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先点关注,然后再添加星标⭐就可以了
导读
亲爱的读者,微信即将改版,以后只有星标用户才能收到每日的文章推送,麻烦尽快点击下方卡片,先点关注,然后再添加星标⭐就可以了
倘若没有“西安事变”,红军命运是否会改变?徐向前的分析很中肯
如果没有1936年的西安事变,或者说,全面抗战晚几年爆发,红军的命运会怎样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抗战之路愈加艰难。但在国共两党的内部,却存在着相互的不信任和敌意。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微妙的平衡中。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更加尖锐,合作的可能性也会更加渺茫。
没有了抗战初期的西安事变的妥协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更早地爆发,使得红军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更难生存。
1936年,长征的胜利并没有为红军带来即时的安逸。他们虽然会师陕北,但面对的挑战仍然严峻,缺衣少粮的困境笼罩着每一个战士。
毛泽东心系着部队的艰难处境,他坐在简陋的营帐内,烟雾弥漫,沉思着如何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季。红军的损失已经不容小觑,湘江战役的惨烈程度让人心痛,数万名无畏的战士永远地融入了长征的历史。
在陕北,人口稀少,经济贫困,给红军提供支援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他们的粮食和布匹都已经不足以供给本地居民,更别提一支大军的需求。毛泽东知道,仅仅依靠陕北是无法支持红军的,他们需要另辟蹊径。
彭德怀汇报了残酷的现实,要度过这个冬天,至少需要30万大洋,但即便是3万大洋都难以筹集到。毛泽东深知,局势紧迫,他必须想出新的办法。
于是,目光投向了东方的山西。山西拥有相对发达的经济和兵工厂,人口众多,这是一个更为有利的选择。红军决定向山西进军,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新的支持和资源。
东征山西的战役开始了,红军奋勇战斗,一举击溃阎锡山的部队。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包括迫击炮等重要的战备。更重要的是,山西的爱国青年们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西安事变没有发生,红军的命运将会朝着更加险恶的方向发展。
在没有西安事变的情况下,蒋介石将毫不犹豫地命令张学良和杨虎城等将领,全力剿灭红军。这意味着红军将面临来自国民党的更为强大的军事打击。蒋介石甚至调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前去西北,打算彻底消灭红军。
红军领导层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在经济上,国民党将会全力封锁他们,而在军事上,国民党的百万大军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于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毛泽东和红军高层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的战略计划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他意识到,如果红军留在陕北,将陷入蒋介石布下的重重包围之中。因此,他开始考虑进行“新长征”,寻找更为安全的根据地和发展空间。
“新长征”的方案是毛泽东制定的一项长期战略计划。根据具体的战争态势,红军可以选择南下河南湖北,或者北上山西等方向,通过长途作战来壮大自己的力量。这样一来,红军不仅可以避开蒋介石的围剿,还可以在长征的过程中继续壮大自己,最终回到西北地区,建立更为稳固的根据地。
因此,即使没有西安事变,即使蒋介石全力对红军进行围剿,毛泽东和红军也会选择“新长征”的道路。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红军领导层就密谋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被称为“新长征”。他们认识到,面对日寇的入侵,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否则中国将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之中。
毛泽东坚定地领导着这项计划,他意识到红军需要摆脱过去的战略模式,寻求新的生存和壮大之道。新长征的目标并不是仅仅为了避免蒋介石的围剿,而是要在全国范围内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为抗日事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红军首先在陕北展开了这场新征程,他们意识到,要在其他地区取得立足之地,必须先在这里奠定基础。然而,他们的目光并不仅限于陕北,而是将目标放在了更加富庶的山西、河南、湖北等地。
在新长征的过程中,红军展现出了他们的巧思和灵活性。他们利用群众基础,通过革命政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在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地区,他们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和帮助,这为红军的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更重要的是,新长征的战斗地区并非蒋介石的势力范围。红军深知,在这些地方,他们将面对的是与日寇作战的共同敌人,而非国内的内战。即便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他们也渐渐感受到了抗战的紧迫性,对内战的抵触情绪日益增强。
随着日寇的步步紧逼,抗战已经成为全国军民的共同心声。红军在新长征中积极宣传抗日主张,赢得了更广泛的支持。甚至在蒋介石麾下的部队中,也有人开始希望能够加入抗日的行列。
蒋介石面临着严峻的抉择。在日军胃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他必须停止内战,集中力量抗击日寇。尤其是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红军的新长征计划成为了一种外力,推动着国民党政府改变战略方针。
所以就算没有西安事变,蒋介石也会停止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