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甲骨文
看三千多年前“在商言商”
临近“双十一”,线上线下不少商家发力促销,消费者开启“买买买”模式。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商代人就已经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在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海贝货币,证明商王朝时期的商业已经相当繁荣。
“商人”与商朝
做买卖的人被称为“商人”,不少研究者指出,这与商朝有关。《尚书·酒诰》记载: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妹土,指商王朝旧都之地。周公要‘妹土’的人民在农闲之时,牵牛赶车到远方去做生意,孝敬赡养父母。作为西周王朝宰辅重臣的周公,鼓励商遗民去做买卖,这就说明对商朝人来说,经商活动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浩解释,商朝人会做买卖,商亡后,西周的统治者还鼓励他们做买卖。后人把做买卖的人称作“商人”,将做买卖的行业称为“商业”。
已故中国先秦史专家杨升南曾在其著作中说,商部落在灭夏建国前,其首领王亥就进行远程贸易活动。王亥驯养牛马,并发明牛车作为运输工具,拉着货物,到周围的一些部落开展交易活动。由于从事商业活动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是商部落的人,所以周围一些部落的人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认识,一见做买卖的人便认为是商部落的人,称他们为商人。
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认同了一点:“商人”一词的起源与商朝有关。
游客在殷墟博物馆参观妇好墓出土的海贝。杨之甜 摄
商朝以“贝”为货币
殷墟妇好墓出土了海贝6800多枚。古人以“贝”为货币,常见于古文献记载。《史记·平准书》:“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商代甲骨文及金文中常见的“朋”,是贝的计量单位。王国维考证,以10贝为一朋。贝以“朋”计作为货币,具有购买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商代铜器铭文。目前发现晚商赏赐贝的铜器在20件以上。
直接使用多少“贝”制造一件青铜器的例证,见于西周早期《遽伯睘簋》,此簋铭说:“遽伯睘作宝尊彝,用贝十朋又四朋。”意思是制造这件铜簋,用了14朋贝。商末铜器铭文中,常见用贝若干朋而制作某一铜器,这说明当时贝已具备货币的一大职能“支付手段”。
殷墟出土的戍嗣子鼎,其铭文上说,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荣宠,制作了这件祭祀父亲的宝鼎。
商朝的商业活跃
在商业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考证,盘庚武丁时有7万余人,文丁前有14万余人,帝乙及帝辛时大概有23万人。
杨升南认为,王都的人口可凭借出兵人数推断,商朝武乙时拥有6万人的军队,以每家出1人、每家5口人计,其人口总数为30万人。
由于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分工不断细化,大规模手工作坊逐渐增加,生产的物品日益增多,促使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起来。安阳殷墟出土过不少和田玉制品,专家推断,玉石原料是从新疆和田辗转运到商朝都城的。
商代的平民阶层在商品交换中也很活跃。殷墟西区发掘的939座中小墓(即平民墓)中,就有340座有贝随葬;1958—1961年殷墟发掘中小墓302座,其中83座有贝随葬;白家坟西B区第49号墓为小型墓,出土贝385枚。
据古文献记载,商代城设有“市”“肆”一类的交易场所。《六韬》云:“殷君善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帝王世纪》中记载殷纣王大造宫室,“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从对安阳殷墟近百年的考古发掘看,这座商代晚期的王都,分布有宫殿、普通民居和各种手工业作坊。(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关注安阳融媒,设为星标
安阳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丨陈玥 责编丨芦珅 审核丨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