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吹浪立、麋鹿漫步美,这是石首境内独有美景。近年来,石首市天鹅洲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区组建湿地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尽心竭力保护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奋力描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让国宝精灵快乐健康成长,进一步擦亮石首“中国江豚之乡”“中国麋鹿之乡”金字招牌。
“捕鱼人”变“护豚人”
位于石首境内的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7.77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水质优良,且无工业污染源,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地理、水文条件适合江豚栖息繁衍。江豚的生活习性最渴望安宁,要减少人为的打扰。保护区渔民退捕上岸,恢复生态,摆在了江豚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2018年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实施禁渔,天鹅湖湖区300多名渔民面临转产安置。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走村串户,悉心交谈、宣传引导、落实政策、帮扶结对,1年内实现了渔民全部就业创业。如今的退捕渔民安置区呈现出一派“千亩西甜瓜、万亩鱼稻虾”的喜人景象,其人均年收入达7.5万元。13名退捕渔民主动要求加入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争当江豚志愿巡护员,共同参与“共同缔造·清渠洁岸”行动,为保护江豚沐朝阳而行,向垃圾宣战踏晚霞而归,常态化清漂捡废的面积、断面就有10万平方米、20公里。石首成为世界首个鲸类迁地保护的成功案例,为全球濒危动物保护贡献了中国力量。
“种地人”变“巡护人”
石首麋鹿保护区位于长江与长江天鹅洲故道夹角处,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草林木丰茂,植物种类繁多,是麋鹿栖息的理想家园,保护区内的麋鹿数量已接近保护区承载量上限,分流迫在眉睫。麋鹿的生活习性最渴望坦荡,要给予更多的空间,迁村腾地,扩增多样,成为麋鹿保护工作的紧迫之举。麋鹿保护区经过两次扩容,面积从最初的2000亩先后扩大至1.5万亩、2.3万亩。天鹅湖1000多亩周边田地流转,志愿者们争资争项、耐心化解,1月内全部妥善移交。湿地如梦泽、麋鹿现奔腾,保护区现有面积超过3.5万亩。令人感动的是,19名村湾群众加入湿地保护志愿服务队,争当麋鹿志愿巡护员,志愿者们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 流域综合治理”活动,奋战守护天鹅洲一线,迎着风扬起帆、披着衫天际返,仅摩航救解的里程、种数就有139573.26公里、70余只,“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巍峨竖立,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志愿者”变“筑梦人”
江豚是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麋鹿是世界珍稀物种的回归典范,江豚、麋鹿是大自然对石首最大的恩赐,留住江豚的微笑、拯救麋鹿的爱情,让“长江最迷恋的地方”石首焕发光彩是每个石首儿女的美好梦想。一批批热心社会公益的志愿组织、志愿者应运而生,主动加入到保护江豚、麋鹿和生态环境的行动之中,全市近万名党员志愿者和群众积极投身绿色生态环保建设,掀起全员参与“长江大保护”的热潮。志愿服务队里的江豚饲养员丁泽良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名单,麋鹿管理员李鹏飞被评为“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正是有他们这些志愿者们的守正创新、勇毅笃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中,绿色,已成为石首县域高质量发展一道鲜亮的底色,《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如今的天鹅洲生态湿地已有野生动植物568种;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数量由最初的5头发展到101头,并累计对外输出43头;麋鹿从最初引进的64只发展到3800余只。“空中观鸟、水中观豚、岸上观鹿”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岁月铭刻奋斗,时代印证脚步。石首市天鹅洲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区将以志愿服务助力生态环境保护,让这里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范、成为长江流域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示范区,让这块“长江最留恋的地方”更加出圈出彩。(通讯员向璐 彭超)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