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花”样闹新春:“扭”出年味儿
2月3日,“拉花浪漫迎春来——河北省2025非遗·爱情井陉盛典”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举办。活动现场,由十对金婚老人组成的井陉拉花表演队格外引人注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与喝彩。
在“拉花浪漫迎春来——河北省2025非遗·爱情井陉盛典”活动中,由十对金婚老人组成的井陉拉花表演队登台表演。
这支表演队的总教练高香瑞,是井陉县文化馆的退休干部,也是井陉拉花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这次活动,她一个月前就带领着老人们展开排练。作为河北三大民间舞种之一,井陉拉花是一种流传于石家庄市井陉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最早源于民间节日、庙会时的街头广场花会,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春节是一年中井陉拉花表演最集中的时段,也是高香瑞最忙碌的时候。
井陉拉花在当地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是传统庙会、民间花会、文艺汇演等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在井陉,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的说法。
每逢春节期间,井陉各村都要举行热闹的传统庙会、民间花会、文艺汇演等庆祝活动,井陉拉花一直都是保留项目和压轴节目。高香瑞表示,“井陉拉花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拧肩、翻腕、吸腿、撇脚、马步等,可以说是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而且每一种道具都有象征意义:比如,伞象征着风调雨顺,包袱象征着丰衣足食,太平板寓意四季太平,霸王鞭寓意文治武功,花瓶象征着平安美满,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井陉拉花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香瑞为青少年教授井陉拉花动作,为井陉拉花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受访者提供)曾经,井陉拉花主要是以祖传孙、父传子侄的传统保守方式流传。如今,井陉县文化馆在中小学免费教授井陉拉花,面向全社会开办免费的拉花培训班。
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研究井陉拉花三大流派的风格与特点,改编出既不失传统精华又相对简单的健身操和广场舞。这种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与这座千年古县的发展紧密相连。(作者:曲澜娟、段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