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金秋时节,“秋韵杭颍 不止西湖”潮新闻2024长三角美好生活季阜阳文旅专区正式拉开帷幕。阜阳六大匠心独具的市集展位,集中展示了阜阳当地的特色非遗、丝绸以及各类文创。
在京九丝绸展位现场,人头攒动,杭州市民被质朴且不失细腻的阜阳京九丝绸所吸引,感慨阜阳丝绸艺术之精美、颍州西湖文化之深厚。
“半壁西湖半壁绸”,丝绸是触摸江南柔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杭州丝绸的美,绝不亚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漫步杭州西湖边,不妨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看看,每一件精美的丝绸制品都仿佛诉说着古老而悠长的西湖故事。作为丝绸之都,杭州丝绸织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州丝绸,如同西湖的水,柔美而细腻,它见证了杭州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到现代国际时尚之都的华丽转身。织工们将西湖的山水之美融入丝绸之中,让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礼物,跨越千山万水,重新沿着“丝绸之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杭州丝绸的轻柔不同,阜阳京九丝绸更多地展现了独特的质朴之美。如同淮北大地,厚重且充满生命力。一根针、几条线、一片绸,颍州西湖的水光潋滟、人文景观,被巧妙地编织在京九丝绸之中,展现出别样的韵味。淡雅的水墨色、浓郁的宝石蓝,色彩明亮的京九丝绸上所隽绣的西湖元素,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复制,更是对西湖文化、西湖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诠释。“颍州西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丝绸产品中,打造出地方特色的丝绸文化品牌,可以迎合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文化内涵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的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京九丝绸负责人马飞说。
继承传统之“技”,拥抱当代之“艺”
从古至今,能工巧匠们将精妙的“手艺活儿”,一代又一代地保留传承下来。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一锤一打,都凝聚着工匠们的智慧与巧思。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杭州在丝绸的基础上,设计了素雅秀美的旗袍、玲珑精巧的手包、富丽细腻的屏风。还有,素有“西湖之花”美称的西湖绸伞,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小巧精致,风格典雅。杭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研究员林敏介绍,杭州传统技艺非遗汇集了剪纸、篆刻、盘纸、丝绣等多种类。“这些非遗的内容性与杭州西湖的文化历史一脉相承,与杭州西湖的文化气质相得益彰。加之与西湖本身的游赏功能叠加,更焕发出持续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知识性、技艺性等多形态呈现,才能演变成为非遗项目的组成部分。同言之,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是让非遗真正走近市民大众的当代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的原因之一。
自成一派的界首彩陶、西湖古韵的阜阳剪纸、行云流水的临泉毛笔,还有柳编、刻铜……这些来自安徽阜阳的“指尖艺术”,不仅成就了一件件非遗文创产品,也成为一系列带有独特阜阳城市元素、市民游客们口耳相传的“阜阳好礼”。具有东方美学的非遗天生就是“时尚宠儿”。杭颍西湖催生的“苏式美学”,造就两地“西湖时尚”,各美其美,美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一座城市的韵味,承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非遗在活态中传承,创新中发展,传播中弘扬,润物细无声地展示文化新气象。各大非遗技艺走过悠久的岁月,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技艺、习俗、曲艺、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主体虽然是人,但人的实践依然离不开对应的空间环境。西湖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所融合的杭阜非遗文化,皆由两种形态的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交织。在保护与传承上,它们所展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共生性,描述着文化长河中独一无二的“西湖气息”。
爱旅游,爱生活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即日起,“阜小游”面向广大游客、文化旅游爱好者以及关注阜阳文旅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阜阳旅游攻略、游记和旅行随想等(只要有趣有料都可以,可配图),被采纳的游记可获得游记中的景区门票6张或者等价文创产品,投稿邮箱:fylyzx@163.com。
来源|潮新闻
编辑|阜小游
转载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