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巍巍哀牢群山,滔滔元江巨浪,元江这片热土不仅养育着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元江各族人民,也哺育了“云南人民自卫军”这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元江各族人民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下,这支革命队伍以元江为革命根据地,转战滇南,北上滇中,南下思普,浴血奋战,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滇南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为解放滇南乃至解放云南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
一
站
“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旧址”在元江县咪哩乡小柏木村,从县城出发,沿着国道213线向西南前行37千米即可到达小柏木村子。来到村子边,远远望去,在众多土掌房中间有一间瓦楼房如鹤立鸡群般傲然矗立其中,它就是在滇南革命武装斗争史上赫赫有名的“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旧址”。这是一幢二重檐瓦楼房,土木结构,有正房3间、厢房2间、下厅房3间,原为咪哩村民族上层人士李和才的私家粮仓,建成于1946年。站在这么一幢现在看来并不起眼的老房子前,听听前辈们讲述发生在房子内的故事,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原来还藏有这么深远的革命故事:1947年底,元江被确定为滇南武装斗争的发动点后,中共云南省工委和滇南地下党组织不断从各地派出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元江,与元江县的革命工作者一道,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开展统战工作,团结争取了当地民族上层人士李和才,并在李和才的支持和赞助下,于1948年3月在这里开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训练班直属中共云南省工委和滇南工委领导,其学员多数为云南省工委从昆明派来的教师和学生,少部分是石屏、建水等地党组织派来的党员和进步青年,他们大多数为共产党员、“民青”成员和进步青年,也有少部分群众骨干。先后共有70余人参加了训练班培训,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知识。训练班学员在学习之余还深入到当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同群众谈心,宣传革命道理,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为开展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培训结束后,这些学员大部分被派到元东北地区参加了“朋程建军”的工作,有一部分被派到元南地区和思普地区开展革命活动,还有少部分留在咪哩开展革命工作。小柏木军政干部训练班的成功举办,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素质的政治、军事人才和革命干部,它不仅为发动革命武装斗争准备了骨干力量,还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为夺取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全面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干部基础,对推进滇南及云南的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
二
站
“撮科起义”旧址位于元江县甘庄街道撮科村委会团山东麓,距元江县城48千米。撮科位于元江、新平、石屏三县接合部,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小坝子。来到撮科坝,远远地就可看到一座纪念碑高高矗立在一个小山包上——那就是撮科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就建在当年发动撮科起义的团山村遗址上,这里依山傍水,满山翠绿,是一个环境优美、视野开阔、适于瞻仰的好地方。来到遗址处,放眼望去,前面是一马平川的撮科坝子,清澈见底的撮科河犹如一条小龙蜿蜒穿过小坝向前流去。遗址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由此可看出,当年元江地下县委将撮科起义的地点选在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便于撤进山里打游击战。看完起义的场景,再来看看纪念碑,那碑上的铭文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战斗故事:1948年3月,驻石屏的国民党中央军一个营突然从石屏开来进驻撮科小寨布防,并在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群众恨之入骨。为此,中共元江地下县委根据中共云南省工委“以元江作为滇南武装斗争发动点”的指示,决定就此机会组织革命武装力量,联合当地开明士绅刘士纯的武装,举行武装起义。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强硬进攻难以取胜,便决定用设宴请客的办法将敌军官灌醉后捆绑起来,用武力威胁敌军官下令缴械。1948年4月3日下午,敌营长、副营长和两个连长带着两个卫兵大摇大摆地前来约定地点就餐。敌军官入席后,因我方一名突击队员未等到行动信号发出就提前开枪打死一名卫兵,迫使起义计划改变,战斗提前打响。驻扎在小寨的敌人听到团山枪响后,立即向团山扑来。我方埋伏在路边的突击队员立即开火阻击敌人。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相持到天黑,共击毙敌人37人,击伤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而我方除一名擅自行动的突击队员牺牲外无一伤亡,取得了战斗胜利。起义后,为了保全力量,起义部队趁天黑撤入村子后面的密林之中。撮科起义,打响了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它鼓舞了滇南各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意志,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使革命战争最终获得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撮科起义后,原团山村子被敌人焚毁,村民搬迁到了撮科大寨。为了有效保护好撮科起义遗址,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元江县人民政府于1997年4月在原村址处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该纪念碑建成以来,每年都有许多县内外游客到此参观、瞻仰,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场所。
第
三
站
上述革命遗址和纪念碑都是在元江县甘庄街道办事处朋程村委会朋程村,距元江县城27千米。中共滇南工委成立地旧址、其房舍原为国民党乡公所驻地,是一幢三坊一照壁三合院落,土木结构瓦楼房。因风吹雨淋、年久失修,原旧址房屋已被毁坏,但从残留的房屋遗迹中,依然能够想象出当时发生在其中的激动人心的历史画面:1948年4月撮科起义后,中共元江地下县委书记范嘉乐带着撮科起义武装,离开撮科,在朋程一带开展革命活动,推翻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1948年7月,为适应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统一领导滇南地区的武装斗争。中共云南省工委就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组建成立了中共滇南工作委员会,它所领导的地区包括今红河州、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等滇南的广大地区。这一领导机构的成立,为滇南革命武装斗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它领导滇南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政府英勇斗争,为解放云南做出了重大贡献!
“云南人民自卫军朋程建军纪念碑”位于朋程村旁边距村子约200米的一块小草坪处,这里是当年云南人民自卫军召开成立大会的地方。纪念碑占地面积370.02平方米,旁边有一块720平方米的停车场,每年都有许多县内外游客到此参观、瞻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纪念碑的碑文中详细记述了云南人民自卫军成立的整个过程:撮科起义后,滇南地下党所掌握的各地秘密武装都集中到元江东北部,与范嘉乐、方金城领导的起义武装会合。1948年7月,中共滇南工委根据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示,决定将集结在元东北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为“云南人民自卫军”(后发展成为滇桂黔边纵队第九、第十支队),并于7月25日在此地召开了建军大会。自卫军下设一个支队和一个地方中队,支队共有150余人枪;地方中队由元江地下县委书记范嘉乐领导,共有50余人枪。云南人民自卫军的建立,为建立滇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可靠保障,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滇南第一支人民武装,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杀敌,功勋卓著,光耀千秋,对滇南革命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及云南的和平解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第
四
站
元江“红色之旅”的第四站,是去参观滇南革命武装斗争史上有名的一场战斗猪街伏击战遗址。
该遗址位于元江县那诺乡猪街村委会水井村和营盘村北边山林间,战场遗址地处丘陵地带,在战场核心地带建有一个标志性纪念牌坊,详细记述了猪街伏击战的战斗经过:云南人民自卫军在1948年8月20日连夜奔袭洼垤并取得了自卫军成立以来的首战胜利之后,乘胜向元江南部地区进军,以便扩充部队,巩固元江南部地区的统一战线。此时,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接到自卫军袭击洼垤的报告后,急派国民党新平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陈宇铭和新平专员公署视察员王力健率保安独立大队150余人来元江追击自卫军。自卫军闻迅后,利用有利地形,在猪街镇政府所在地与猪街赶集场(草坪街)之间的山林地带设下了埋伏。9月14日,当国民党保安独立大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自卫军从前后左右密集交叉向敌人猛烈射击。经过1小时的激战之后,敌人全部缴枪投降,活捉了保安副司令陈宇铭和视察员王力健;共计缴获轻机枪12挺,长、短枪100余支,子弹1.6万余发,还有一些军用物资,大获全胜。这就是滇南革命武装斗争史上有名的猪街伏击战。猪街伏击战的辉煌胜利,壮大了自卫军的声威,改善了自卫军的装备,震惊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鼓舞了滇南各族人民打倒反动派、翻身求解放的斗志,为自卫军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
五
站
元江“红色之旅”的第五站,是去参观云南人民自卫军因远整编旧址。
该旧址位于元江县因远镇政府内,距元江县城约40千米,原系当地一座庙,现存正房、左厢房两个房间,占地面积269平方米。看着这么小的一间房子,很难想象出,这里曾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首脑中心,在云南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队整编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49年1月至2月,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和滇南工委的指示,云南人民自卫军七个支队先后到达元江县因远坝,在这里进行了全面的整训、整编。在整训中,召开了党员干部会议,全面总结了自卫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自卫军面临的形势,着重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同时,还开展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素质。整训之后,将部队番号改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并召开了庆祝大会。因远整编后,云南人民自卫军分两路向车(里)、佛(海)、南(峤)进军,去开辟新根据地。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自成立以来,在滇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浴血奋战,不断为人民建功立业,其足迹东抵滇越铁路,北至滇池之滨,西达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山区,南近国境一线。到1949年底,共计解放20余县并建立了人民政权,使滇中、滇南、思普三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在解放军野战部队入滇追歼国民党军残部的滇南战役中,配合野战部队,从元江东岸直到澜沧江畔,尽歼国民党残部3万余人,把红旗插到了祖国南疆的边境线上。元江的山水哺育了这支部队,它不仅为元江人民求得了解放,还为滇南和整个云南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元江各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第
六
站
看完“中国大陆最后一战”遗址后,就可以回到元江县城,去瞻仰一下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的云南人民自卫军元江建军纪念碑。该纪念碑是元江县人民政府为饮水思源不忘历史、昭示后人而设立的。纪念碑位于元江县城新区元磨高速公路联络线与文化路延长线交会处,占地6亩(4000平方米)。整个纪念碑以主体雕塑为中心,主要表现人民军队、元江和滇南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拿起武器,吹响号角,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元江、滇南、云南乃至全国大陆的解放而英勇战斗的场景。主体雕塑置于7米x4米x4米的碑座上,高8米,碑座与主体雕塑总高12米。碑座正面及背面为大型汉白玉浮雕,表现元江革命过程中的历次重大革命事件、战斗场景以及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场景。左侧和右侧为纪念铭文。瞻仰平台第一层直径为40米,既起到烘托主体雕塑的作用,又便于游人观赏。第二层平台直径为19米,碑座高4米,主体雕塑高8米,正面汉白玉浮雕长7米,高2.5米,几个外形尺寸分别为1948、7、25,意示建军时间“1948年7月25日”。主体雕塑后有2个圆形小广场,代表“二纵”,其中一个圆形小广场装有9盏庭园灯,代表“9支队”;另一个装有10盏庭园灯,代表“10支队”。正圆形的瞻仰平台,象征着先辈们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革命事业的圆满成功;常青的树木,象征着先辈们的业绩万古长青、与世长存;盛开的鲜花,预示着元江的今天和明天,繁花似锦、欣欣向荣。
编辑:方瑾瑞
初审:张 荣
复审:刘政佳
终审:杨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