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发朋友圈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
截至2023年底,微信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2亿,每天却只有3亿人发布朋友圈。
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不发朋友圈似乎才是一种潮流。
察觉到变化之后,也有不少网友感慨如今的朋友圈没有以前热闹了。
520没有人发朋友圈秀恩爱、求脱单。
曾经喜欢分享琐碎日常的朋友,一个个也开始设置仅三天可见。
以前大家能够无话不说,如今到了朋友圈无话可说。
他们逃离朋友圈的原因很简单,离开浮躁的生活集锦,获得片刻宁静。
当然,当越来越多人开始退出朋友圈,也有人正在反其道而行。
再苦不能苦了朋友圈
前段时间,“毛坯人生,精装朋友圈”的朋友圈形式突然在网上走红。
文字图片处处精美,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沐浴海风的恣意浪漫,背后是海鸥的一泄了之。
“下辈子我还想当你妈妈”的母慈子孝,上一刻正上演着鸡飞狗跳。
一张爬山登高俯瞰群山的英姿美照,可能是强撑着疲惫,跋山涉水,趟着一路的泥泞爬出来的。
腰部以上用文字标榜着“永远自由”。
腿部以下因为一双鞋两斤泥,变成了“无法走动”。
秉着再苦不能苦朋友圈的理念,他们略去所有的千辛万苦,只晒出当下最美好的瞬间。
因为美好人生,重在包装。
或许这样的行为在一部分人眼中,是只要面子,不顾里子的虚荣表现。
害怕展现丑陋的现实,只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
但对于他们来说,炫耀人生的最佳时刻也没什么不好。
生活的苦可以自己尝,拼尽全力得到的甜晒一晒也无妨。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俗语之下,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人崭新有趣的生活体验。
他们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关注,也可以找来自己的观众。
在朋友圈开始变得冷清之后,有一批人在网上找起了自己的“朋友圈互赞搭子”。
自己乐于分享,也不排斥他人表达。
在每一篇大段文字和精美九宫格照片下,都能送上一个单纯真诚的赞。
让每一个愿意表现自我的人,被看到。
总的来看,在大多数人都推崇“收起表达欲”的时候,坚持表达也谈不上一件错事。
积极的生活状态,总归是一支情绪上的强心剂。
曾经看到一个问题:
“你最讨厌朋友圈什么行为?”
有一个回答获得了2.7万人的认同:
“共同的朋友相互点赞会有提醒,有时候真的觉得这个功能很烦。”
在共同的好友圈里,分享本是一件不用对谁设防的行为。
朋友之间的相互夸赞,也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
但朋友圈最令人心情复杂的情况莫过于:
看见好友点赞评论了,但与你无关。
朋友之间的亲疏远近,都能通过这小小的点赞评论行为显现出来。
担心人不赞,更担心人跳赞。
以至于偶尔想发个朋友圈都有着种种顾虑。
怕被人看到,私底下会对自己指指点点。
又怕没人看到,觉得对方是故意视而不见,自顾自地失落或生气。
发点美好的日常,怕被人说自己是装的,那都是人设。
说点烦心事,又怕朋友们觉得自己把朋友圈当做情绪垃圾桶。
更难免担心,自己的那点生活,在朋友圈中能否拿得出手。
晒的图片是否过于简陋,写的文字是否不够有内涵。
简简单单一件事情,都能引起人性之中那点微妙幽暗的复杂情绪。
或是羡慕嫉妒,或是不甘与自卑。
作家诸富祥彦提到:
“被认可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
而社交媒体,恰恰放大了人们被认可的欲望。
心情随着朋友圈的状态跌宕起伏,这些消极的负面情绪,无法向人倾诉,更不能为己所容。
逃离朋友圈,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当然,在这些人里,有人是厌倦了朋友圈的浮躁,主动离开。
也有人是被迫的逃离,求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安定。
网上有一位博主便选择关掉朋友圈自救。
起初她总是容易被朋友圈里形形色色的生活状态所影响,嫉妒他人的生活。
后来为了摆脱这样的负面情绪,她选择“断社交”,重新开始和自己相处。
那些原本用于社交的时间,被她拿来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去读书,去学习,去运动,去一个人静静地发呆。
一个月后,她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了。
离开不代表逃避,而是象征着找到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脱离那些情绪内耗,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
如今的朋友圈潮流无非两种:
要么是留下来精装朋友圈,要么是关掉朋友圈,就此离开。
前者需要花费诸多精力为自己的生活创造诸多体验,精进文字和拍照技术。
后者又需要有一走了之的决断和勇气。
两者都很难做到,以至于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在留下和离开的选择里徘徊。
偶尔心血来潮想看看他人的现状。
偶尔兴致冲冲回归朋友圈,记录下自己的生活瞬间,先设私密,过几天再偷偷打开。
这样一看,似乎玩个朋友圈必须得如此勾心斗角。
但比起“精装朋友圈”将过程隐藏,早已有人开始不吝啬于展现自己的真实生活。
因为精装的朋友圈需要用力维护,毛坯的文字图片才是生活常态。
身边有一位朋友便喜欢在朋友圈发布自己凌乱的生活日常。
没有一丝不苟的精致美照,多是一些记录真实情感和生活的文字,和自己滑稽搞怪的照片。
这些图片并不美观,但与她的日常息息相关。
被领导突然加塞任务的烦躁,对日常琐事的抱怨,都在一张张表情包里活灵活现。
偶尔路上看到一株小花小草。
偶尔跟朋友聚餐时笑得面目模糊的合照。
没有摆拍的漂亮,但足够生动。
她也曾坦然提及自己对于他人精美生活的微妙嫉妒。
最后她选择接纳自己的情绪,做好自己。
每一次记录,也是一次对自我的梳理与经营。
这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不是精美生活才值得记录,每一个平凡时刻也足以成为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忆。
它代表的是你我身上发生的某个瞬间,都带着认真生活的气息。
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能找回对生活的感知力,已经足够有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里,分享日常这件事会被不同人赋予不同的定义,
或是觉得不发朋友圈是自卑的表现,爱发朋友圈才是一个人热情生活的姿态。
或是有相反的意见,关闭朋友圈,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爱发朋友圈则是一个人表现欲旺盛的具象化。
受到这些标签的影响,让偶尔难得想发个朋友圈的人,都得三思而后行。
这让我想起一位女性网友提到自己因为发朋友圈被人议论的经历。
当她听到这样的话语时,多少会觉得沮丧尴尬。
但她并不会被这些言语左右,她喜欢记录日常,也希望分享给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会被人讥讽,也能收获别人的赞美。
其中有一位网友特地告诉她,她记录下的生活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她难免为这样的话所感动:
“生活其实很小,小到一个表情,一朵花,一个笑就可以满血复活,充满力量地走下去。”
掌声和嘘声,是日常片刻的状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说过:
“即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对方如何看你,那是对方的课题。”
生活终究是给自己过的,朋友圈也是属于自己的日常记录。
我们应当有的态度不过是一句话:
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给不发朋友圈的朋友留一个私密的空间,或许他们更喜欢自言自语。
给爱发朋友圈的朋友一个祝福,或许他们很需要一份关心。
没有谁对谁错。
当我们打开朋友圈,那里有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和各种酸涩难言的情绪。
当我们放下朋友圈,亦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无论是构建出来的完美假象,还是真实得总离不开一地鸡毛的人生。
都不曾缺少我们想要好好生活的信念。
正如电影《海蒂》里的奶奶所说:
“如果生活中的某件事带给你快乐,你只需要去做它就行。”
愿圈里圈外,都能安享自在人生。
作者简介:微微。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本文有不妥之处,可微信联系jiner009或通过公众号菜单栏进行投诉举报
☞还记得被“禁止整容”的小芈月吗?2岁出道年入百万,当红时退圈,如今15岁的她怎样了?
☞ 4河南一男子花49万买了法拍房,三年后换吊灯时,天花板掉出5700万现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点亮【赞+在看】,
点亮【赞+在看】,
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见!
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