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体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广大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央视网陕西频道承办的2024年西安市“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西安”系列主题活动分别推出系列文化类科普文章,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时代文明新风。
旧年近暮,新岁将至,天寒地冻,万物萌新。1月5日,我们迎来了小寒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一个“小”字,看似不起眼,实则寒冷尤甚,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小寒的到来,标志着大地即将进入最寒冷的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民间甚至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尽管天寒地冻,但文人墨客雅兴不减。陆游在他景致萧瑟的小园里品鉴风霜,诗云“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宋代诗人范成大看起来没那么有兴致,诗云“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明代诗人郭武选择去河边赏景,诗云“轻风小寒吹浪花,新柳茸茸啼乳鸦”;元稹在寒冬中看到了萌动的春意,诗云“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如诗中所言,虽然天气寒冷,但春天也近在眼前。小寒“三候”和“二十四番花信风”都显现着这种春意的萌动。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虽然天地仍然阴寒盛极,但大雁已感天地气息变化,开始飞往北方;二候“鹊始巢”,勤劳的喜鹊欢欢喜喜地为新春的到来修筑巢穴;三候“雉始雊”,雌雄的雉鸟感受到阳气上升而开始一起鸣叫。
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小寒时节,并非是万物凋零,梅花、山茶、水仙在这个节气次第开放。以花应节令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起,至谷雨结束,涵盖八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三种花,从梅花开始,到楝花结束。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自古以来,诗人们对花的赞赏层出不穷,尤其对梅花偏爱更甚。“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寒冬素美,雅致有韵,或踏雪寻梅,或观鸟寻趣。深冬时节,在西安的各大公园里,除了次第开放的腊梅,枝头抱香,还有成千上万避寒迁徙的鸟儿,休憩嬉戏,展现出别样的人与自然和谐胜景。
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大批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它们或三两嬉戏,或群鸟翔集,让萧瑟的冬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昆明池,作为西安首家野生鸟类资源观测点,也是备受观鸟爱好者的青睐。环湖沿线精心设置的9个观鸟点,不仅能让游客饱览湖光山色,更能近距离观察候鸟的翩跹姿态,感受生命的律动与美好。除此之外,诗经里小镇、丰庆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仪祉湖公园、雁鸣湖公园等也都是闲冬时节赏花观鸟的好地方。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古人认为冬天养生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羊肉是冬季进补的重要食材,关中人历来偏爱羊肉,水盆羊肉由商周时代的“羊曛”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曛”,唐宋时又叫“山煮羊”,一碗水盆羊肉的温暖可谓穿越千年飘香至今。
寒冬腊月盼新年。小寒之后,年味渐浓,日子也愈发忙碌起来,“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小寒忙买办,大寒贺新年”。办年货,剪窗花,写春联,买年画,大扫除,备新衣……满眼都是新春的期盼。
大雁北归,飞回远方的家;鹊儿翻飞,垒出一个新家;雉鸟同鸣,鸣唱有家喜悦……寒冬腊月,春运启动,无数人也将准备行囊踏上新的旅程--回家过年。
最冷的日子,有最暖最美好的期盼。小寒虽寒,望春则暖。游子思归,欢庆团圆。
编辑:张金兰 | 视觉:任君雅
校对:王军贤 | 统筹:贾梦寒
审核:常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