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怜人境无车马
信有山林在市城
母亲去世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由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由中国著名教育家傅雷翻译的《欧也妮葛朗台》。
之所以选择阅读这部经典,原因在于:聆听了李蕾老师的解读后,她对葛朗台作为社会人和作为父亲双重身份所具有的双重人格那种既客观、又温情的评价,激发了我阅读原著的渴求,我想,只有认真阅读原著,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认知与感悟。
这本书不算太长,总共148000字。从6月24日至7月24日,我专心致志地每天读一点、每天记一点、每天悟一点,历时整整一个月时间,我确确实实地受到了震撼:首先是源自于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语言的畅快、思想的深邃、文笔的犀利,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其次是源自于中国的伟大教育家傅雷——他的翻译与理解对读者起着引领入境、深入其中、反躬自省的作用,尤其是作品本身,通过对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所涉猎的人物故事的描写,你会感到:这就是一本描写人性的书。直击灵魂的触点就是: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与此同时,你还会感觉到:人类的历史一直都在不断地进步,唯有人性,原地踏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该书所出现的人物并不繁杂:葛朗台、葛朗台太太、葛朗台女儿欧也妮、女管家拿侬,三位克罗旭(父亲、儿子、神父叔父),这一家人代理法务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三位台·格拉桑(父亲、母亲、儿子),这一家人对银行事务管理在当地也是众人皆知的。这两个家族的儿子都百般取悦欧也妮,想娶她为妻。他们看中的并不是欧也妮本人,而是她背后的万贯家财。尽管这两个青年都很优秀,但欧也妮从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却是那“突如其来”的“惊喜”——从巴黎来的、欧也妮的堂兄查理的出现,彻底搅乱了这个姑娘平静如水的心。
葛朗台是一个非常有城府的人,他出身也并不高贵,但凭着他的精打细算、勤奋经营,他从三位长辈那里继承了三笔巨额财产,拥有了索漠城最大的葡萄园,酿出了最好的葡萄酒。正因如此,他在索漠城很有名望,也很受尊重。在拿破仑当政期间,他还曾担任过索漠区的区长。靠着用心经营,他的财富也不断增长,但究竟有多少,除了他的公证人克罗旭和他的放债人(银行家)台格拉桑,谁也不知道。
索漠城很小,比较闭塞,人的视野、气量、格局也都不是很开阔。这里的人基本都经营葡萄酒相关的产业。他们都把葛朗台这个当地首富所做的一切都视为“风向标”。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做,他们都密切关注着葛朗台这个如同他们天气晴雨表的人。
葛朗台做人有底线,从不盘剥别人;做事有分寸,从不欺负仆人;说话有考量,从不轻易表态。但他做生意的那种精打细算、谨慎经营、多维谋划的能力,的确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妄想从他的口袋里拿走一文钱,也是痴心妄想的。周围的人都暗地里称他为“守财奴”和“吝啬鬼”。然而,也正是这个“守财奴”辛辛苦苦地积累起来的家产,成了检验他人人性多元化的试金石。
葛朗台为什么如此爱财如命呢?原因在于:首先,他曾经过过苦日子。他是靠自己独立积累的本事,一步步从底层社会挣扎出来的,他比任何人都深知金钱的来之不易。其次,他把挣钱作为他人生的乐趣。他把经营的道行和勤俭的传统耳濡目染地传授给她心爱的女儿,因为他知道,女儿,才是他将来离世后,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尽管在妻子病危之际,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将她们母女所拥有的各自一份财产,采取“主动放弃”的方式全部转移并聚拢在他的名下,这种做法让外人都觉得他是无情无义的,但恰恰相反,那是因为,他既看到了母女俩善良的天性是非常容易被欺骗与利用的,同时,也看透了围绕他一家人身边的那些想通过与欧也妮联姻,来瓜分他家产的人的险恶用心和卑劣人性。对那些人来说,婚姻,就是金钱的交易。
葛朗台爱他的女儿。从她十岁起,每年女儿过生日的那天,他一大早就闯到女儿的床边,每年都送给她一枚稀有的金币;遇上新年和葛朗台自己的生日,他也会送她一两枚金币。十三年下来,到了欧也妮23岁时,也成了拥有五六千法郎的“小富婆”了。但她从来不乱花钱,性格和母亲一样安静,生活同父亲一样俭朴。就在这个女孩儿在爱与宁静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的时候,“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扰乱了她的生活,但也成了她孤独成长的催化剂。
这致命的打击来自于她叔叔的儿子、她的堂兄查理。查理从巴黎来到索漠,他是个从小就被娇生惯养的花花公子。穿着“尚品”、装扮“入流”、长相“儒雅”,看似柔柔弱弱,实则缺少“根基”。他混迹于“风月情场”、厮扯于“轻佻少妇”、专心于“上流社会”……他的气质、谈吐、做派,与索漠这个小城的人相比,是格格不入、与众不同的。也正因如此,欧也妮这个没有任何见识的简单纯洁的女孩儿爱上了她的堂兄查理。她默默地帮助查理能够在她这个简陋幽暗的家庭环境里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待遇。
这让葛朗台很生气。因为葛朗台在巴黎的弟弟,也就是查理的父亲,在让儿子去大伯家度假启程的当天,就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他深知:在巴黎那个“以金钱为最高利益”的薄情社会里,不会有任何人去帮他化解危机的。所以,他只有把儿子委托给他的哥哥葛朗台,恳求他帮助查理去印度重新创业、重新积累、重返巴黎后,开枪自杀。而这一切,查理却全然不知。他还真的以为是父亲让他到索漠的伯父家去旅游、度假、体验生活。
欧也妮的父亲葛朗台还是将当地媒体报道出的查理父亲因欠债、无力偿还而自杀身亡的消息告诉给了查理,并把他父亲生前写给葛朗台的恳求帮助查理的遗书转给了查理。当查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时,他的情绪与状态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经历了一夜的哭泣、挣扎、思考,他那张没有人不认为是年轻、单纯、优雅的脸,却掩饰了他经历了痛击后所产生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阴谋之心。他首先给他曾经的情妇、曾经的同乡、曾经的伙伴们写了无数封信,目的是表明他虽经磨难,但决不放弃的决心。然后,他又利用表妹对他的一片痴心,用“欲擒故纵”的方式骗取了她的情感、她的信任,尤其是骗取了她爸爸葛朗台给她的全部积蓄6000法郎,奔赴印度,开启了“创业”“淘金”“重塑”的生涯。
他在印度,通过贩卖人口,挣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还通过经营其他的生意也逐渐有了一些财富积累。他原本答应欧也妮在他“发迹”后,回来娶她。但流逝的光阴,让他早已忘记了他的“诺言”。在他的眼里,欧也妮就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见识、没有能力的乡下丫头,她根本配不上他。
有了转机的查理,削尖脑袋地想挤入上流社会,但当时的法国社会是不允许家庭有债务的人和贵族联姻的。因为他父亲的债务还没有偿还。当查理的状况传到欧也妮那里,在伤心欲绝后,善良的欧也妮却“理性”地拿出了父亲葛朗台留给她遗产的一部分,足额地替她的叔叔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让他那个背信弃义的堂兄查理如愿以偿地登上所谓的贵族宝座。而欧也妮却嫁给了那个时刻都算计她家产、并不相爱的克罗旭律师。或许是苍天有眼吧,全能的上帝却替她把他丈夫的居心叵测全部推翻,结婚不久,克罗旭律师一命归天了。
如今,上帝把大堆的黄金丢给了被黄金束缚的女子,而她却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是向往天堂,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地暗中援助受苦受难的人。
“欧也妮变成了寡妇,富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虽年近四十岁,但依旧很美:白白的脸、安闲、镇静。声音柔和而沉着,举止单纯。她有痛苦的崇高伟大,有灵魂并未被玷污过的圣洁……但她依旧过着父母在世时的那种俭朴生活,她的穿着永远都和当年的母亲一样,她依旧住在索漠的老屋子里,没有阳光、没有暖气、总是阴森森的……凄凉的屋子,便是她一生的小影。”
她把所有的收入谨慎地积攒起来,但在善举面前,她却慷慨解囊:办公益、做事业、建学校、修教堂、建图书馆……很受人敬重。她虽然依旧饱有善心、饱有温情、饱有宁静,但这个感情丰富的女子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给我了如下的启示:
1.天下的父母,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爱孩子的心,都是无条件的。书中的父亲葛朗台,在外人的眼里就是个守财奴、吝啬鬼,那是因为他对人性的自私与贪婪有着更深刻的洞察——善良的人,往往会被有心机的人利用。正因如此,葛朗台不惜一切代价,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聚拢在自己的名下,目的是避免外人利用了女儿的善良,同时,等他离世后,女儿也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但年轻时,女儿不懂父亲的心;受骗后,方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2.所有的“爱情”,都是年轻时无惧犯错成本之青春期的奢侈品。这个世界,除了天地自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人一旦有了追求“永恒完美”的动意,那离“完蛋”也就不远了。欧也妮就是在对人世间的“算计”全然无知的状态中,用飞蛾扑火的爱情烧伤了自己的内心、烧毁了自己的脏腑、烧灭了旺盛的激情……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就是青春啊!青春,不就是用来“试错”的吗?
3.欧也妮的美,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庄重宁静、不染风尘的美。这与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去教堂接受教化的洗礼有直接关系。所以,当她遭遇堂兄背叛的时候,她身上的那种不同寻常的“定力”,让她用微笑掩饰了痛苦。鉴于此,人,总是应该有一点信仰的!宗教是信仰、创造是信仰、学习也应该成为信仰,它会让我们“每逢大事有静气”“每遇动荡有定力”“每遭重创有方寸”。
4.这世界上有一种单纯的爱,叫欧也妮对她堂兄的爱;这世界上有一种无悔的包容,叫欧也妮对待生活;这世界上,有一种不变的定律,叫“当历史照进现实,你会发现:人类,一直在进步,唯有人性,原地踏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