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科普 | 登革热的知识知多少?

政务   2024-08-30 17:48   海南  


登革热的知识

知多少?


登革热科普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经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二、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现在已进入登革热流行的季节,福建属于登革热流行地区,提高登革热的防控意识势在必行。


三、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图为伊蚊,俗称花斑蚊)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水缸、水盆、罐及其他小型积水容器中。每隔3~5天洗缸换水,翻盆倒罐,清除小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因此,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清除室内外积水,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清除室内外积水

保持室内清洁,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

(1)清除或倒置室内外各种可积水容器,如各种水生植物、脸盆、可积水的垃圾等。

(2)及时打扫卫生,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地面积水等,必要时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二)防蚊灭蚊

(1)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可使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睡觉时放好蚊帐。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三)加强自我防控意识

登革热潜伏期为3~12日,平均为5~8日左右。如近期有蚊子叮咬或到过疫区,并出现发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等症状,应怀疑是否患上登革热,需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五、诊断原则

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登革热地区居旅史,急性起病,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即可诊断,同时需要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相鉴别。


六、治疗

目前还没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1. 退热: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物,以防在G6-PD缺乏患者中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 补液:出汗多,呕吐或腹泻者,应及时口服补液,非必要时不滥用静脉补液,以避免诱发脑水肿。

  3. 止血: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洛、酚磺乙胺、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予奥美拉唑。

  4. 镇静止痛:医生还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镇静药物等对症处理,常用地西泮、颅痛定等。

  5. 其他:脑型病例医生会使用甘露醇l静脉注入脱水,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医生还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镇静药物等对症处理。


七、预后

登革热为一种具有自限性倾向的感染病,患者通常预后良好,登革休克综合征预后不良,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导致重型患者死亡。本病通过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治愈。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当再次接触病原体时可再次发作。





来源:平南卫健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琼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琼海综合行政执法的工作动态、政策宣传、通知公告、投诉咨询等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