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考研狗之家】关注公众号,获得考研真题大礼包
见面大礼:
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388万。这一数字较2024年的438万再度下降了50万,连续两年出现报名人数的下滑趋势。从2023年的474万到2024年的438万,再到2025年的388万,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仿佛进入了一场“冷却期”。
不少同学可能会觉得意外:为什么我在图书馆没见几个人认真备考,身边的朋友也没怎么提考研,报名人数还是这么多?这场考试的真实状况是什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份数据,来探讨当下考研背后的趋势与思考。
考研报名人数为何下降?
从2014年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几乎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直到2024年首次出现下滑,再到2025年继续下降。那么,这两年下降的背后有哪些现实原因?
就业压力的逐渐缓解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术型人才的重视,考研似乎不再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唯一出路。国家推行多元化就业政策,逐步缓解了应届生“唯学历论”的焦虑。这可能使得部分同学选择直接就业,而非继续学术深造。
随着研究生扩招力度加大,学术含金量和就业竞争力的边际收益逐渐递减。不少学生质疑:考研究竟是否是“高回报”的投资?两三年的投入能否带来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许多应届生选择暂时不考研、不就业,而是选择间隔年、自我提升或在家庭支持下延缓步入职场的节奏。疫情后,这种趋势尤为显著。
报名人数下降≠竞争压力降低
尽管从数据上看,2025年的388万人数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研的竞争会显著减弱。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连续两年人数下降,但388万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相比2014年200万左右的报名人数,考研群体的规模已经翻了一番。而且,这一数字的背后,还包括了部分往届生的累计“回流”。
考研的核心竞争在于录取率,而并非仅仅看报名人数。近年来,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名额相对固定,但报名人数却大幅增长,导致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考研气氛“降温”,但压力并未减少
在今年的考研季,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校园里似乎没有了往年的紧张氛围,图书馆也没那么满,同学们在朋友圈中分享考研计划的内容越来越少了。
这是否意味着大家真的不考了?未必。这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变化。
考研备考从“作秀”变为“低调”
过去几年,我们常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各种“晒考研”的内容:清晨的图书馆、深夜的自习室、桌上摆满书本的照片。这些“秀努力”的内容塑造了一种考研氛围,让人觉得“人人都在学,只有我在玩”。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审美疲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闷声干大事”。他们不再晒学习,而是在宿舍、家中或其他私密空间中默默努力,减少无谓的比较和压力。
考研气氛的“隐形化”
与“低调努力”相伴随的,是一种考研气氛的“隐形化”。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包括:
1.同辈间的“去焦虑化”倾向
大多数同学不再主动分享自己的考研计划,既是为了避免被问“考哪所学校”这种敏感问题,也是出于“去焦虑化”的心理需求。
2.家庭对考研的支持方式更加“温和”
过去,家长往往对考研抱有极高期望,总是将“上名校”作为唯一目标。而如今,随着就业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家庭对孩子选择的容忍度也在提高。
为什么还是有388万人选择考研?
虽然氛围“降温”,数据却告诉我们:考研依然是许多同学的现实选择。这背后有哪些支撑力量?
毕业生基数庞大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突破1100万,再加上近两年疫情期间未就业的存量人群,考研仍然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重要路径。对于许多人来说,“升学”是延缓就业压力的一个实际选择。
学历“军备竞赛”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效应愈发明显。特别是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岗位,对高学历的要求让本科生感受到“被淘汰”的危机感。
热门专业吸引力增强
近年来,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教育等领域的“硬核”专业受到广泛关注。考研成为进入这些行业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写在最后
虽然2025年的报名人数下降,但这一趋势未必会持续。事实上,考研人数在未来有可能迎来“破500万”的局面。今年的“冷淡”气氛可能只是暂时的。
当社会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再次提高时,考研将迎来新一轮高潮。随着国家对高端科技人才的重视,以及研究生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考研人数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长。
每到考研报名结束时,总有人会感叹:“为什么我觉得身边没人考,结果一出数据还是这么多人?”其实,这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错觉。
你所感受到的“氛围降温”,并不等于竞争的真正减弱。在这场考试中,或许没有太多需要互相比较的意义。真正值得做的,是专注于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努力。
2025年考研的战场已经开启,祝愿每一个考研人都能在这条路上有所收获!
你的考研故事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