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和美乡村丨石湾镇街道番村村:开展“空间革命”打造生态人文和谐发展的城中村景观

旅行   2024-11-01 21:36   广东  

番村村面积约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58人,非户籍外来人口约9000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村党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把美化乡村环境和传承乡村文化相结合。在土地资源稀缺,可绿化面积较低的情况下,凝聚广大党员干部、辖区企业家、乡贤、民兵、村民等多方力量开展“空间革命”,在村主干道、房前屋后以及“四旁、五边”等地方见缝插绿,打造生态人文和谐发展的城中村景观。


利用河涌和鱼塘自然空间

提升生态环境




河涌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番村村党委的高度重视,针对番村涌及番村内涌,开展了全面的治理行动,不仅清理了河道、进行了污染治理与淤泥清除,还进一步美化了内涌的岸线环境。精心打造了400米的亲水平台,使民众能够近距离地领略河涌的秀美,也让河水重焕清澈,熠熠生辉。同时,对辖区内的鱼塘实施了生态浮岛种植项目,选取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进行栽种,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了景观,让绿色风景线延伸至水面上,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了多重效益。


德明里池塘生态浮岛种植


另一方面,番村村充分利用云眼视频监控、区域入侵AI+智能播报联动场景等功能,构建起一套严密的监视预警机制。该系统能够精准捕捉跨越虚拟警戒线、擅自下水等危险行为,并立即通过前端摄像头配备的音柱自动播放警示语音,有效劝阻人员远离潜在危险的水域。同时,这一预警信息会实时同步至村委会值班大厅的工作人员及监管人员的手机发送告警提醒,确保迅速响应。


云眼视频监控


这一做法巧妙地将生命安全防线与河涌鱼塘的生态提升工作相融合,不仅彰显了生态之美,更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运用村内闲置空间

打造特色“小园”“农场”和“议事厅”




运用“榕树下议事厅”和新市民乐融圆桌议事会机制,充分收集村民和非户籍人员的意见建议,整合辖区闲置空间建成15个“四小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通过种植绿植280棵、增设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打造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和村民共商议事的室外“议事厅”,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番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


红星村见龙社公园


村党委以打造美丽庭院为抓手,旨在通过小小庭院挖掘并创造更大价值,不断优化与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如今,这些庭院已成为村庄中一道崭新的亮丽风景线,不仅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还为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共享乐趣的活动空间。此外,它们也为城市的绿化与美化事业添砖加瓦,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番村村美丽庭院


番村村美丽庭院


另外,在村办公场所楼顶建设“空中小菜园”,并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屋楼顶种植各类花草、瓜果、蔬菜等,不仅美化居住环境,更合力开发家庭“空中农场”,探索创新都市“微农业”。


番村村“空中小菜园”


文化赋能,活化古旧建筑空间

打造“网红打卡点”




村党委积极响应乡村文化振兴的号召,致力于充实与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一方面,村积极申报传统民俗活动“禾花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巧妙地将禾花诞与醒狮表演、文艺演出融为一体,使传统文化传承成为紧密连接村民情感的桥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番村成功举办了华语流行音乐金曲演唱会(佛山站),这一盛举不仅为当地企业搭建了品牌展示与知名度提升的平台,也极大地丰富了村内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禾花诞巡游


禾花诞晚会-醒狮表演


华语流行音乐金曲演唱会(佛山站)


在致力于村内环境美化与绿化的同时,番村高度重视开发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精神文化新领域。通过巧妙活化古旧建筑,并引入特色文化空间和餐饮产业,成功将云庐、乡公社等地标性建筑打造成了备受欢迎的“网红打卡点”。这一举措不仅增添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新景点,还极大地丰富了辖区的产业形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让乡村历史与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传承下去。


乡公社


云庐

— END —

编辑:禅城美丽乡村编辑部
来源:禅城区委组织部


禅城美丽乡村
禅城美丽乡村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