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把头条留给自己!
没有仪式,一切如常;奔赴现场,记录时代;裁剪素材,伏案执笔。在这样一个传统媒体被有些人唱衰的时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刻,长天秋水、鱼龙混杂、目不暇接,这可能是记者最难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时光荏苒,而日子已不是往常。据了解,中国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在2024年9月达到12.44亿。每天,无数的信息碎片在我们眼前闪烁,每时,浩瀚的海量资讯在指尖翻滚。信息传播互动越来越快越多元,好的一面是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但繁杂的表象之下,真相却往往被掩盖,事实也时常被扭曲,翻腾的虚假信息误导公众,撕裂社会。李佩霞父亲实名举报、迁西退休干部马树山匿名举报后被查等等,假假真真,真真假假。流量的激流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专业记者!
这是一个科技筑梦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让诸多媒体人感到“恐慌”,AI的写作速度让体育赛事等领域记者位于下风,媒体人也迎来了技术素养和知识结构“升级换代”的新课题;这是一个算法和人造热搜娱乐霸榜的年代,主流媒体是否也在被“流量”裹挟,是否在流量的洪流中动摇了初心和主体价值?
这是灵魂之问。
纵观新旧媒体,无论屏幕纸张,记者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和尊严,仍然在于满足社会对真相的需求,对新鲜信息的需求。在于用专业精神记录时代,在于有勇气揭露喧嚣背后的本质,在于面对时代变化的深刻洞察和秉笔直书。
流量背后,隐藏着大量泡沫和陷阱,各种乱象、怪象从未绝迹,各类热搜、热榜甚嚣尘上。抢速度、博眼球、蹭热点,比比皆是。我们要“流量”更要“留量”,追“速度”不忘“温度”,不被流量裹挟,这是新闻媒体的价值坚守,这是新闻人的从业伦理,这是记录和表达者的价值底色。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每一个投身于新闻事业的从业者来说,内心都有一份对主流价值、对公平正义的执著与追求。当蒙冤者遭遇不公,当弱小者惨遭欺凌,当失聪者茫然无助,当悲观者黯然伫立……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权势威胁,惟有专业记者用勇气和智慧,为公众揭示真相、传递能量,惟有新闻人凭着情怀理想和责任担当,激励自己打好背包再次出发,穿越互联网的关山重重,以融合的力量,广泛连接起听众、用户和群众。
今天,我们也把镜头对准自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广播记者们,这其中,有的刚刚加入这个行业,也有奋战几十年的新闻老兵。
我们聚焦天开园科技企业初创,追踪跨国企业亚太总部落子天津,发现中国经济和天津经济的巨大韧性。
我们报道文化传承,寻找“苏格兰飞人”李爱锐与天津的奥运渊源;推动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的保护修缮对外开放,呈现河海津韵;我们分析“东疆看日出”、“ 西北角吃早点”的热点现象,挖掘带火天津文旅的流量密码。
我们直播“天马”,我们直奔燕郊爆炸现场。我们记述“肘子西施”流量背后不为人知的奋斗,我们溯源耕地被毁过程中管理的层层失守。我们展示城市烟火,也亮出监督之剑。
风雨中奋力奔走,深夜里字斟句酌,在流量的喧哗中将真实呈现给受众,把现场传递到万家。
谨以此文献给声音、文字和镜头背后的广播人,见证我们的“记录”,感谢您们的陪伴,祝福所有记者节日快乐!
致敬热爱
致敬理想
致敬担当
致敬每一位时代的记录者!
出品 | 天津广播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