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更要点】
1.长篇小说,请大家一定从头耐心读,没有读过的请戳上一章的链接,点击右边蓝色的字:音乐学院的三个女孩/第一、二章《火蝴蝶》
2.连载预计每周4更,三个主人公会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文中的“我”,与现实中的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增设【投票选角】活动,每期文末可投票选择【更想看】的主角。
3.欢迎参加文末互动话题讨论,期待看到大家的想法。
5.写作不容易,特别是长篇写作,欢迎读者朋友们为雅亿点赞、点“在看”、转发、评论支持,每条都会看哦!
|以下内容约7000字
简子其讲述
东京往事
我的生命在异国他乡开始苏醒
30岁,我辞职,去日本读心理学,主攻音乐疗愈专业。
我去日本的时候,日本处于通缩中,生育率低了很多年。
十几年前的日本跟现在(未来)的上海类似。好地段的房子依然贵,东京港区不乏25万人民币一平米的豪宅。但,只要你愿意住偏远的地方,房子就像不要钱一样。
我跟几个留学生们合租在距离校园40分钟车程的郊区,大别墅足200平米,还有个精美的庭院,平摊下来每月租金一千块人民币。
日本老龄化严重,一些小镇子只有老人,年轻人都爱去东京待着。因为老年人们经历过日元的大幅升值,日本是按照工作年限发工资,所以有钱的老人很多。
我打工的高级饭店里,进行高消费的日本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这个情况,像不像今天的上海?像极了,中老年人在高级场所消费,年轻人在精打细算度日。
本地同学们,处于饿不死但不可能大富大贵的状态。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动,压根不想对人生有什么太长远的计划。
日本有很多便宜的吃喝玩乐,类似于今天的上海商场里最热闹的是地下一层的平价美食街。好机会都被大财团大企业垄断了,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者少之又少。当时,创业氛围不好,很多年轻人是躺平的,还有不少人抑郁,所以日本的心理学就挺兴旺,走在亚洲的前沿。
我做课题研究的时候,研究了东京提供亲\密\关\系的服务业。有些店里只卖拥抱,有些店卖膝枕掏耳,还有些店卖陪吃陪喝陪聊天的服务。
在日本年轻人眼里,花钱买一个异性的拥抱,去躺在美女膝盖上小睡片刻,不能算风俗业。年轻人太孤独了——类似于今天的上海年轻人吧?他们极度自尊又非常“独”,害怕进入亲密关系。
他们习惯于花钱买服务,而不是在感情上有太多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