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彼无我 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书荐读

学术   2024-09-12 08:57   吉林  



非彼无我

  美美与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书荐读




/ 荐 · 读 /


璀璨星斗,点亮无垠苍穹;多元一体,孕育中华民族。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对团结统一的自主认同、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深情密码。本次图书荐读邀请国家民委专家为大家推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书籍,从历史、文化和交流的角度,向大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密不可分整体的过程,历史共同性和文化包容性所赋予的强大生命力,生动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和时代必然。




01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1







索书号:K207/254

馆藏地:净月馆方册精粹(4楼)、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3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洛邑,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本书从谁是东方、何谓“中华”、“中国”意识从什么时候凸显、如何从历史与现实中界定“中国”等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中华文明。

02中国的智慧


作者: 楼宇烈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年:2023






索书号:K203/1318/2023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华文化的智慧,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世界共享等多角度出发,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核心要义,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中医的直觉智慧、中国人的艺术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生之学等,诠释了醇厚中和的中华文化气象。




03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




作者: 荣新江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







索书号:K203/1294/2022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重点研究“从张骞到马可·波罗”这一时段的历史文化, 包括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上的城镇、丝绸之路上的政权与聚落、丝绸之路上的物质交流、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传播、丝绸之路上的人口流动、丝绸之路上的战事、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存等18个学术问题, 综合运用中外历史文献及考古材料, 以其学者的深厚历史文化学术积淀, 以问题为导向, 深入浅出地阐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辉煌历程和历史作用, 探索“一带一路”的内在动力, 是丝绸之路的权威性科研成果。

04丝绸之路上的中华文明


作者: 荣新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2






索书号:K203/1275/2022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为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中华文明传播史研究丛刊”甲编第一种, 以汉唐之间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的西传为主要研究主题, 在同题工作坊研讨会发表论文的基础上, 经过修订, 汇辑成书。内容大致分三个方面: 一是从考古的角度来研究丝路沿线出土文物和文献中有关中华文化西传的内涵, 其中包括最新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考古发现, 以及中国学者近年来对中亚地区的调查成果, 还有简牍、漆器、纸张的研究。二是从文献的角度来研究汉语、汉文文献、中原的典章制度等沿丝路向东西方传播的情况, 其中包括对新出于阂语文书的最新解读。三是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有关丝绸之路上保存的石刻、钱币以及其他中国文化遗迹的研究, 充分发掘古今丝绸之路探险中的资料。总之, 这是在《中华文明传播史》的总体框架下, 对早期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遗迹、遗物的深入探讨, 是近年来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最近成果。




05  何以中华 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作者: 中国民族博物馆纂,郑茜主编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24






索书号:K870.4/136/2024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建构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有力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06 中华文化公开课


作者: 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






索书号:K203-49/081/2024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组织编写,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文化传承发展主题系列宣讲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樊锦诗、王旭东、王巍、孙庆伟、刘曙光、张志清、杭侃、刘斌8位文化领域名家,现场讲述红山、良渚、二里头、大运河、敦煌、云冈、故宫、中华典籍等热点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与精彩故事。

本书知识性、可读性强,广博开阔的文明视野、生动鲜活的文物史料、深入浅出的文化阐释,258张高清插图、33个精选视频,为你带来8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通识课,带你纵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07 满世界寻找敦煌



作者: 荣新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4







索书号:K870.6-49/003/2024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记述了作者四十多年来在全球搜集和研究稀见敦煌文献的艰辛考察经历,梳理了敦煌学的发展脉络和学术成就,展现了敦煌学学者的使命追求和励志精神。

08 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00讲


作者: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






索书号:C955.2/249/2024

馆藏地:净月馆教学参考书(5楼)






本书以“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选择 100 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话题,阐释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剖析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趋势。意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阐发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09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作者: 黄兴涛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年:2023







索书号:K280.05/004/2023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如何衍生的, 它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社会反响, 各方对此的看法如何? 它又是如何对于形塑民族国家的新动力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者从概念史、新文化史的角度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解读, 为读者了解中华民族的近代历程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画卷, 在新史学领域极具开拓性。

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




作者:马盛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4





索书号:G122/374/2024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本书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全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具体实践、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学理分析,全面介绍中国丰富而独特的非遗资源,深入阐述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系统总结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是了解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11  黄河与中华文明



作者:葛剑雄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0







索书号:K928.42/063/2020

馆藏地:自由馆中文教学参考书(三楼南侧中文文科图书参考阅览室内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那么,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呢?她和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孕育出辉煌的文明,她的独特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呢?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先生撰写《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即讨论、阐述了这些问题。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历史地理领域的一流专家,他师承谭其骧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河流文化领域。本书开首之“引言”部分,即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以下八章,首先梳理黄河地理全貌,随后从黄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各方面娓娓道来,梳理黄河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展现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紧密联系。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年:2023






索书号:C955.2/248/2023

馆藏地:净月馆教学参考书(5楼)






本教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宣传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书共分十六讲。区别传统王朝断代史与族别关系互动史, 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出发, 展现各民族融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其中,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基础, 重点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特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上承第一讲民族理论, 下启“三交史”概要。第三讲至第十五讲从史前讲到新时代, 以大量史实讲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每个历史阶段“三交”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批驳错误史观, 回应理论难点。第十六讲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通过中西比较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意义。这一系列历史书写展示出中华民族从起源、扩大、发展、进步, 到最终形成牢不可破的民族实体的基本逻辑, 体现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谈清了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用具体史实来告诉学生符合历史规律的立场观点方法。



“非彼无我 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专题书架位于人民大街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北侧。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借阅。




来源:业务部

初审:宁贝贝

复审:周秀霞

终审:黄颖

微信合作&加入我们 

ningbb692@nenu.edu.cn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关注东师图书馆,掌握图书馆讲座、资源、服务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