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蘇|在这里,害草除、湿地红、群鸟归!

政务   2024-10-15 08:00   江苏  

在盐城东台市条南垦区大堤外,原先被互花米草侵占的位置,被成片的碱蓬草逐渐“补位”。秋风吹拂,碱蓬草由绿变红,远远望去火红一片,鹭类、鹬类在远处时起时落。



这里是东台市互花米草治理后生态修复试点,面积约1100亩,位于方塘河口北岸高滩区域。该试点为2022年翻挖深埋的试验区,对互花米草除治后,通过人工播种碱蓬等本土植物进行修复。目前,该区域籽播的碱蓬覆盖率超60%。


“通过治理修复,‘绿色沙漠’变成‘红色地毯’,曾经不见踪影的鸟儿也回来了。”东台市林业中心副主任陈世荣说,两年来,试点区域本土植物得以重新生长,已形成碱蓬、芦苇等13种植物共存的生境,招潮蟹、弹涂鱼、沙蚕等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为鸟类提供更多丰富的食物资源。



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已成为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盐城是全国互花米草治理工作的主战场,治理任务为23.3万亩,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花德政介绍,针对“防治范围广、治理成本高、斩草难除根”的三大难点,盐城市精准打出“三个一”组合拳,即“一盘棋”强势推动、“一股劲”合力攻坚、“一张网”动态监测,全力投入互花米草的防治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盐城已完成互花米草除治面积25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提前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


充分考虑“国际湿地城市”的定位以及市域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盐城市各地分类精准施策,探索防治效果好、环境影响小的治理路径。


大丰区在大面积高滩面区域创新采用“围堰隔水+翻耕筑垄”方法,通过围堰隔断海水滋养,翻耕破坏活性根茎,筑垄压实阻断阳光和氧气供给,高效灭杀互花米草。东台市在地势平缓区域使用“刈割+旋耕+围淹”的综合除治方式,通过刈割阻断种子繁殖,旋耕破坏根系,围淹断绝氧气传输消除互花米草;在高滩面区采用“降水暴晒法”,通过围堰隔离海水,刈割阻断种子繁殖,旋耕破坏根系,分区实施纵横开槽排水和降水,使互花米草根系断水消亡。


秋风起,黄海湿地蒿红一片,美不胜收。在这片“红地毯”上,野生麋鹿成群结队,觅食、嬉戏、奔跑,不远处的候鸟展翅翱翔,悠然自得,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野趣的自然画作。


盐城市生态环境局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主编:孙健
审核:刘萍
编辑:李夏菁
版式:张晨

2024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开幕

全文实录|新闻发布会:江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和成效

共绘长江绿,第六季“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再启航

加快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
江苏省第二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大赛暨2024年江苏省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在宁举办

好文!请您点赞

江苏生态环境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省内外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及公众参与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