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邱川浩 贺劭清 岳依桐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7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大会开始前,来自16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学者、文化名家来到四川,在行走中品读中国。
古典学如何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古代西方思想对现代东方社会有何价值?夏目漱石、村上春树等日本文人如何从西方经典受到启发?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宫城德也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长期从事古典学研究的学者,您如何看待世界古典学大会等古典学学术活动?
宫城德也:全世界不同民族、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哪怕是全世界的学者研究相同的经典,学者所处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导致其研究水平、研究倾向有所差异。
西方古典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东方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学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但东方学者仍可通过翻译文章、学术论坛,将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介绍到本国,为世界古典学作出贡献。东方学者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与西方学者不尽相同,甚至可能产生西方学者从未有过的识见,对西方古典学研究产生互补作用。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中国举行。哪怕是大会前期的四川省走读活动,我们也能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古典学家沟通交流,了解前沿古典学研究动向以及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让学者找到合作契机,推动世界古典学进一步发展。
11月4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四川行”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四川,感受巴蜀自然、文化。图为宫城德也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走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遥远的古典学对现代社会有何意义?
宫城德也:支撑现代社会的许多理念,其渊源可以在东西方的经典中找到。各民族的经典,藏着塑造这个民族个性的“密码”。甚至这些经典还可能影响其他民族和国家。
比如,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在其本国并未成为主流,日本文化却深受佛教影响。
经典由古人的智慧和思想所凝聚。研究经典,不仅对构建现代社会有重大意义,对未来社会的建设也同样举足轻重。重视自己的经典,才会尊重其他民族、国家的经典。不同民族、国家经典的交流互鉴,将带来新的发现,并促进新文化的形成。
11月4日,宫城德也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走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新社记者:古代西方思想对现代东方社会而言有何价值?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日本文人曾如何从西方经典受到启发?
宫城德也:同西方学者相比,日本学者研究与自己母语结构完全不同的希腊语、拉丁语经典,显然存在劣势。如果日本学者对古典学的研究目标,是成为高水平的西方古典学研究者,这条科研之路可能会十分艰难。
但东方学者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能更好地将西方经典用我们的语言,介绍给该语言的使用者。
当然,研究古典学应以超越国家的水准为目标。但我们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向本国介绍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方经典,提供形成新文化的契机。
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多和田叶子等日本作家曾受到西方经典的启发,创作了《我是猫》《狮子》《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文学作品。这也是日本的西方古典学学者翻译、研究西方经典的成果。
中新社记者:古典学可以为东西方文明互鉴提供什么助力?
宫城德也: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研究西方经典不可或缺。同样,理解东方文化,也需要建立在理解中国经典等东方经典的基础上。
通过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学习其他民族、国家的经典,必然会加深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相互理解。
由于个人不可能全面学习东西方所有经典,因此更应推动世界古典学研究。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典,不仅由本民族、国家的学者参与研究,还应有其他民族、国家的学者共同参与。通过对各经典的交流互鉴,共同创造一个对人类而言更美好的社会。
刘小枫:古典学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
波兰学者尼温斯基:以古鉴今方可通达未来
中华文明的古史序列可推演至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