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一)实践成效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平台支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进行动员部署,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深入覆盖县(实践中心)、乡(实践所)、村(实践站)各个层级,切实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得到了保障。强化形势政策法律宣传教育,农民群众对国家前途命运充满信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农民的形势政策教育和新闻舆论宣传工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舆情引导、组织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强化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农民群众精气神、凝聚力发生可喜变化。自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政部门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农村社会大力营造重信守诺的良好氛围,同时强化典型模范引领,充分发挥道德榜样激励示范作用。强化科学文化培育教育,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专业能力逐步提升。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每年组织“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持续推动农村科学知识普及,有效满足农民群众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强化农村法律宣传教育,农民法律意识、农村法治氛围日趋浓厚。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开展“送法下乡”等农村普法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农民的法治观念与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能力。强化农村移风易俗力度,农民陈规陋习、农村不良乡风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文明村镇创建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提供了一批示范样板。
(二)问题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因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利益格局调整、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一系列挑战,既包含长期性问题、也包含阶段性问题、更存在长期问题的阶段表达。
1.乡土社会失序,乡村文化失调。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来,但“统”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缺位的根源。加之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长期缺乏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也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衰落和农民道德素质的滑坡。移风易俗工作是兼具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新时代阶段性问题最显著的便是部分地区存在的高价彩礼现象。
2.干部缺乏认识,队伍建设不足。部分地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够、财政资金投入和工作力量配备不足,“只要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会文明”等错误观点在乡村振兴阶段仍然存在。目前,农村从事意识形态与文化教育等相关从业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属于乡镇管理,但乡镇任务重、人员少,精神文明建设又并非是优先级高的工作,难以得到长期重视。对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干部队伍的管理、考核、晋升不重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保障精神文明工作的正常有序推进。
3.精神文明工作体制机制不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本阵地建设较为薄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农村精神文明与移风易俗工作“条块分割”是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长期性问题,相关工作责任涉及宣传、政法、教育、民政、文化旅游、宗教等诸多部门,权责不清、政出多门,各类规制时常存在重复或矛盾。县乡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通常是以自上而下的标准推广,往往不切合当地现实条件,多数地区仅开展志愿服务类组织业务,其他诸多制度设计流于“墙上挂挂”,难以落地。
4.农村精神文明基本活动开展成效较低。精神文明活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表达。村民调查问卷显示,现阶段村民参与率最高的三类活动为传统节庆活动(71.3%)、政府宣传教育(64.2%)和村庄文艺演出(58.5%),农民最喜欢的三类活动为传统节庆活动(29.7%)、文艺演出(21.0%)和农业技术培训(11.5%)。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长期性的宣传教育虽有较高的参与度,但其推介形式与内容表达难以适应村庄治理结构和村民实际需求的变化。
二
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独立孤立的,应该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文化娱乐、休闲体验,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领域、诸环节、全过程,实现具体化、形象化、日常化、生活化。改善村容村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是现阶段农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内容。
三
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精神文明的基本队伍。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由县级党委牵头抓总、总结设计,乡镇党委具体规划、发现典型,村基层党组织落细落小、探索经验。各级基层党委政府需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绩考核制度。重视对农村精神文明工作队伍和乡村文化专业人才的激励,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纳入县(市、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发动各类人才参与理论宣讲、社区服务、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
(二)夯实新时代文明基本阵地。完善“中心—所—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用好用活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保护性激活革命遗址资源,发挥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覆盖面和传播力。探索推广信用建设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融合路径,有效整合涉农主体相关数据,逐步完善信用志愿等文明评定机制,探索向信用承诺、信用融资、信用赋能等应用性工作转变,建立数字化志愿和信用信息公布查询平台,优化志愿形式与强度,促进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文明传播平台,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两条主线,不断引导公共参与,鼓励短视频与各类图文网评作品创新创作,对优秀社会创作者予以公开奖励表彰和宣传推介。
(三)打造喜闻乐见的基本活动。开展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的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趣味性和形象化,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积极回应热点问题,做到观点简明、表达通俗、乡言乡音。深化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完善地方性的激励奖惩手段。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活动,组建城乡一体、镇村协同的移风易俗工作活动组织机制。坚持农民主体参与,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鼓励家校社区多方合作,开展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等活动。大力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村超、村BA等体现农民精神风貌的文化体育活动。
(四)推广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深化细化、充分挖掘、有效发挥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中的功能作用。推广建立红白理事会等移风易俗的长期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相结合。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掘当地特色文化与精神谱系,深化文化治理。通过民办公助、宣传推介等措施,鼓励民办文化机构开展多种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文化经营活动,规范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向互促。 (作者:温啸宇 林思成 彭 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3006);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项目;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振兴重点课题;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院级课题(R202306)。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摘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5期
监制:张晓燕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