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巾帼就业工厂拓宽妇女致富路

民生   2024-12-20 08:01   甘肃  

眼下,正值仲冬时节,大山深处的环县车道镇群山披雪,寒意袭人。走进车道镇苦水掌村北区的“乡村就业工厂”生产车间,“哒哒……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铺布、裁剪、缝制、包装……700平方米的车间内,35名女工正在各自岗位忙而有序地赶制订单,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充满活力的生产景象。

来自车道镇朱吊渠村39岁的姚元玲之前赋闲在家,专门照顾三个孩子。去年元月份进厂上班后,聪慧的她,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裁剪技能,如今已成长为大家眼中公认的“裁剪大师”。“在厂里一天上班8小时,时间相对自由,有事了随时请假,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既能补贴家用,也能给自己挣点零花钱。”姚元玲言语间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满意。

车道镇“乡村就业工厂”拥有各种加工设备60台(套),主要从事中小学校服、军训服等各类服装服饰制造,服装零售,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业务。

“我们这个办在‘家门口’的就业工厂让全镇就业困难户、尤其是搬迁至苦水掌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留守妇女能够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自由,实行按劳分配、计件工资,务工人员月收入2000元至4000元之间,留守妇女既可以赚钱补贴家用,又可以兼顾一家老小生活。”乡村就业工厂负责人武永鹏介绍,自2020年3月建厂以来,累计用工300 余人次,目前稳定在岗人员35人,使广大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的美好愿望。

工厂建在家门口,致富路上有奔头。早上7点,甘肃精谷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浓郁的麻花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车间内,20多名妇女正身穿工作服、佩戴食品手套和口罩,井然有序生产着麻花。只见原本普通的发酵面团,通过搓揉、拉伸、拧花等一系列动作后,一根根“麻花”便瞬间成了形,放入热油锅后,不一会儿,金黄酥脆的麻花便出锅了。

32岁的马晓旭边麻利地在油锅前忙活,边说,“我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每天早上8点上班,中午11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6点下班,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家门口挣钱的同时,也能接送孩子,照顾家庭,是一份不错的工作。”马晓旭说出了大多数妇女的心声。

小麻花“拧”出大幸福。“我们食品厂不限用工年龄,上班时间比较灵活,主要以家庭妇女为主。从2005年建厂开始到现在,务工人员相对比较稳定,夏季销货多,用工人数在 40到50人,冬季销货相对少一些,用工人数20到30人,这些年,先后有近五百人在食品厂实现就近就业。”甘肃精谷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耿雪琴说,公司今后将继续在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开拓市场方面下功夫,助力更多的妇女上岗就业。

有产业才能富民,有事业才能兴家。近年来,环县按照“政府主导、妇联引导、企业联动、妇女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妇女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及时与企业精准对接,合作建立“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和基地”,全面提升就业工厂吸纳妇女就业能力,多措并举帮助她们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让企业和妇女实现“双赢”,使“巾帼乡村就业工厂”真正成为最温暖最可靠的“妇女之家”。

 “通过在全县开展走访调研,深入挖掘符合创建‘巾帼乡村就业工厂和基地’条件的优势产业,先后在服装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巾帼电商等不同行业挂牌命名国家级巾帼示范基地3个、省级基地2个、挂牌成立县级基地10个,充分发挥‘妇’字号创业基地的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女能人、女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积极吸收周边妇女就近就业3000余人。”环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耿春玲介绍说,近年来,全县共争取省列“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巾帼就业工厂”奖补资金50万元,先后开展基地妇女之家建设、女工技能培训、困难女工慰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广大妇女实现创业致富梦搭建有效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记者:郭海霞


总监制:文  璟
监   制:郭    李   
责   编:刘吉富
编   辑:张  婷  张  
创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举报电话:0934-6456982
举报邮箱:632189706@qq.com
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址:http://www.gsjubao.cn


环县融媒
聚焦环州发展,服务广大百姓。这里为您分享环县融媒精彩节目,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关注本土民生民情,展现环江文化风情,讲述你我身边的故事。@环县融媒,让您随时随地听广播、看电视。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