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岛”为什么此时提起?一分钟带你了解苏禄国

文摘   2025-01-26 06:18   山东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曾与中国渊源深厚的国家 —— 苏禄国,大家对它有所了解吗?

这个国家的国土曾涵盖了如今被美国称为巴拉望岛(郑和岛)在内的菲律宾多个重要岛屿,所处的地缘位置十分关键。

它连通着南海与太平洋,扼守着中国与阿拉伯、棉兰老岛、维萨亚、婆罗洲之间的交通要冲。

而且,在被美国侵占菲律宾之前,苏禄国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其国王家族甚至有成员加入了中国籍,其中一位番王就埋葬在中国山东德州,永乐大帝还亲自为其赐字。

而现在,美国与菲律宾于 1 17 日至 18 日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了联合军演,所以,此时翻翻旧账,对域内所有国家,我们都有这个责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苏禄国的历史。苏禄国最早出现在中国宋元时期的史书中,在元代的《大德南海志》和《岛夷志略》中,详细记载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物产以及地缘状况。

苏禄国是一个融合了中国人和摩洛人的苏丹国家,其政治结构为政教一体的穆斯林苏丹制,掌握国家大权的家族称为东王,另外还有西王和峒王两个小王。

1417 年,即明永乐时期,苏禄国三王率领眷属及侍从 340 人来到中国,接受明朝的册封

这一行为类似于云南藩王、蒙古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归附,自此开启了苏禄国与中国密切往来的历史。

可惜的是,东王在山东德州病逝,永乐帝赐谥号“恭定”,“恭”即恭顺,“定”为安定,象征着苏禄国对归附中国的恭敬、顺从与安心。

此后,永乐大帝派去世的苏禄东王的长子回国继承王位,而东王的王妃和另外两个儿子则留在德州守墓并定居下来。

于是,苏禄国王的一支便在中国生活繁衍,到了清朝时期,他们彻底加入了中国国籍,姓氏被取为安和温,寓意安定温和。

所以,山东的老乡如果姓安或者姓温,很有可能祖先就是苏禄国王。

可以说,在1578年西班牙入侵之前的数百年间,苏禄国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其国家政治体制乃至国王和大臣所穿的官服都与中国相似,是非常纯粹的中国藩邦。

每当谈及历史,尤其是明史,总是让人感慨万千。一方面,明朝在对藩属国的治理层面达到了历史顶峰。

当时整个亚洲东边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明朝的影响力范围之内,而亚洲西边的大部分地区则是帖木尔帝国的天下。

在历史上,真正能够称得上“天朝”二字的,恐怕也只有明朝和唐朝了。

但另一方面,明朝的封建保守,历任皇帝醉心于权术及权谋斗争,使得中国逐渐走向闭关锁国,错失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机遇,这也正式将中国带向衰落。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衰落始于清朝,其实不然。清朝只是继承并发扬了明朝那套封闭、保守的封建皇权统治模式。而咱们在海权上开始大幅度落后,正是在明朝鼎盛时期就已经初现端倪。

彼时,亚太地区日本海盗崛起,四处袭扰,海权正在快速取代陆权,成为世界经贸的核心。

然而,明朝对此的应对策略却是圈禁近海,守土耕田,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海外之事都是藩邦小国之间的争斗,这些国家无论谁胜出,只要来朝见明朝,奉明朝为主即可。

这种态度导致日本的势力在东亚逐渐做大,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势力也相继在印度洋、南海地区扩张。

由于明朝不重视海权发展,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逐渐演变成了力不从心、管不了的局面。

而清朝则进一步继承了这一政策传统,最终接连丢失了琉球、吕宋、苏禄等一众藩属国的实际控制权,还自欺欺人地称那些是“土人”内斗,从而给了列强可乘之机。

经过400年的实力此消彼长,咱们最终走向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我们不美化历史,因为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让人深刻反思、警醒,这也是新中国得以崛起的重要精神动力。

我们也不能否认那段屈辱的历史,而是要铭记它,并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奋勇前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话说回来,自1578年西班牙侵略后,苏禄人民展开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反抗侵略者的斗争,期间也屡次向东方宗主国求援,但终究寡不敌众,导致生灵涂炭。

到了 19 世纪,大量的苏禄人从曾经的“天朝子民”沦为了摩洛海盗,就如同今天的索马里海盗一样,成为了令人恐惧的组织。

同时,苏禄国也沦为了西方列强进行奴隶交易的中心,其首都裘洛城成为了贩卖被称为 “小黑人”或者“海上吉普赛人”的贸易市场。

大航海时代混乱与机遇并存,人类之间最残忍的抢劫、屠杀和奴役,在这片无法无天的大海上以及各国海盗的争夺中持续上演了数百年。

西方列强和东方的日本成为了这场血腥狂欢的最终胜利者,而中国则在这一时期逐渐衰落下去。

这个世界的发展并非是泾渭分明、按部就班地爬楼梯式发展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就是螺旋演进。

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前400年,其实除了中国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某种程度上退回了奴隶制社会

就连英国国内的大量公民,都被法律转化为奴隶,贩卖给资本家,这使得马克思开始怀念曾经具有宗教礼法的田园诗般的封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扬集体主义,才有了共产主义的畅想。

而苏禄国,就是在这场资本主义奴隶制社会浪潮中被残忍屠戮的小国之一。

直到1899年,美国迫使苏禄签订了名为《巴特斯协议》的卖国条约,苏禄至此沦为美国的奴隶殖民地。

此后,美国又借机殖民了吕宋、棉兰老岛等地,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菲律宾。

二战后,反殖民运动兴起,英法等列强纷纷放弃曾经的殖民地,让这些地区回归到原本的历史位置。

然而,唯独在亚太地区,美国一直没有按照国际法执行,从琉球到吕宋再到苏禄,依旧延续着殖民者的统治,直至今日。

可以说,菲律宾从某种角度上看,就是美国殖民主义的残余,甚至在多位美国总统的演讲中,都毫不避讳地将美国国土势力范围的最西边说成是菲律宾。

这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道义,也是杜特尔特积极寻求菲律宾独立的原始动力。

再来看看苏禄的地理位置,它地处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三国的交汇处,是我们南海向东南进入太平洋的要冲,更是整个南洋岛群的核心。

而处于四战之地的国家,通常只有三种命运:要么像阿富汗一样,沦为恐怖混乱的地狱;要么像土耳其一样,变成四处挑衅以求自保的“疯狗”;

而最好的结果就是像北欧国家一样,在强大宗主势力的保护下,成为获取诸多好处的战略缓冲区。如今的苏禄正处于第一种情况。

如今在苏禄地区存在着几股势力,其中最疯狂的一股是“摩伊解”,全称为摩洛人伊斯兰运动解放组织。

他们是自18世纪开始,被列强海盗行径蹂躏的当地人所组成的本土武装势力。

他们地处苏禄国西边,与棉兰老岛的菲律宾政府持续交锋,而棉兰老岛正是杜特尔特的政治基本盘。

这群“摩伊解”战斗力十分彪悍400 多年来就连美国也拿他们没办法,颇有越南游击队的风范。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以海为生,对各种热带岛屿作战环境了如指掌。

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2014 年《邦萨摩洛协定》出台,菲律宾将郑和岛东南边、苏禄海南端的一片群岛划给了“摩伊解”,让其实现了立法权、自治权甚至外交权,而代价是让他们解散3万人的军队。

与“摩伊解”自治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正是郑和岛和棉兰老岛,由于缺乏可靠的官方信源,暂不讨论所谓郑和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但通过上述内容,大家依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菲律宾其实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国家,而且拼凑的大多是中国曾经的藩属国。其内部各种分离主义势力盛行,与中东那些战乱国家颇为相似。

而这个“散装群岛”最关键之处,就在于苏禄这块地方。这里不仅有杜特尔特和小马科斯家族的地缘政治博弈,还有菲律宾最强大的武装势力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同时还涉及历史主权乃至国际法层面的中美博弈。

总体而言,只要讲国际法、讲反殖民、讲地缘稳定、讲当地人的福祉,中国在这里都站在绝对的制高点上。

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只有在中国传统亚太地缘秩序稳定的时期,这些藩属国及域内国家才是最和平繁荣的,而西方及日本海盗带来的则是数百年的人间炼狱悲剧。

而美国反复在这些核心热点地缘地区搞军演,挑起地缘争端,多年来在这里肆意折腾,就是想要破坏亚太地缘的稳定发展。

明清两朝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一味退让并不会换来和平。毛主席说过,唯有以战止战,逢敌亮剑,才是唯一的正路。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400 多年前,我们曾经因为放弃海权而遭受了百年屈辱,下一个时期,苏禄及其辐射的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乃至南亚、中东地区,将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

而一旦郑和岛回归它的历史定位,打开这个通道,向东望去,整个太平洋将尽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我们走向深蓝。

进步的熊猫
四流军迷坚定爱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