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瓦底的电诈园区快要完犊子了,新闻连续播出,有了“是可忍熟不可忍”的苗头

文摘   2025-01-21 06:19   山东  

兄弟们,妙瓦底的电诈园区快要完犊子了。大家不用担心这个地方与中国不接壤、咱们影响力不够啥的。困难有,但事儿也必须办。

因为这里根本就不单单是电诈犯罪的问题,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中国,触到我们逆鳞的政治因素在。

110号和111号央视新闻相继发布《把中国人戏称为“猪仔”、“行走的人民币” 缅北诈骗到底有多猖狂》及《园区到处都是喷溅血迹 中国人被反复买卖... ... 缅北电诈更多犯罪细节曝光》。

这两个光看标题就触目惊心、是可忍熟不可忍的新闻一出来,我就知道妙瓦底的结局大概会和此前折腾的更欢的缅北一样了。

116号咱们王毅外长又召见了东盟10国的大使。话说的很重,类似的情况是在1962年与印度开干之前,周总理给东南亚各国发出的万字声明,就是动手的先兆。

园区幕后大佬的脑子如果还清醒,现在应该已经开始运作往其他地方转移了。当然了,覆灭的只会是园区,电诈本身一定时期内还是彻底消灭不了的。

没了缅北出了妙瓦底,没了妙瓦底不是还有迪拜嘛,只要它能带来利益,在全世界都消灭不了。

其实历来对于这类伤及我们自身利益、危害中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不论是战争挑衅还是跨境犯罪。

权威官媒基于客观事实的发声如果有了明显的情绪意见流露,以及相关新闻的曝光数量及遣词造句的强度重度都极高,引导着将事态的发展推入到更多人的视线范围内的话,那就是快到清算的时刻了。

比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人民日报》从22号到16号期间发布了几篇文章,版面越来越靠前,篇幅越来越扩大,标题披露的信息越来越令人愤怒。

终于在217号,于头版头条发布了《是可忍熟不可忍》这一篇正告檄文,接下来中方的一切行动都是顺理成章的。

2011105号湄公河惨案发声之后,泰国方面第一时间将遇害的中国船员污蔑为对抗执法的毒贩。

新华社亦于短短数月内以《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诺康集团针对中国船只和公民实施抢劫、枪击等犯罪活动28起,造成26人死亡3人受伤》等为标题进行了大量报道。

而后随着案情真相的逐渐明朗,中国完全掌握了在舆论及跨国联合工作中事实上的主导权,直接促进了各国就建立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共识的达成。

至今,中老缅泰已成功联合执法148次。曾经的毒枭聚集的湄公河,已经成为一条经济走廊。

所以,危害国家利益的事件,咱们的解决办法从来都是为长远计,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不然就像打地鼠,敲下这只又冒出来那只。就如同打仗,要么不打,打就要打出几十年的太平。

打击电诈犯罪,不能就个案办个案,而是寻契机把握契机,抓住凶手、揭露真相只是治标。

如何建立起一个类似湄公河模式的,由中国主导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把打击行动常态化才是治本。

这样的模式实践的越多越稳定,就代表中国为周边各国可提供的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能力越强。那么之后再有此类案件,解决起来效率也就更高。

所以不要在说国家不努力了,真想了解前线情况就多关注关注边境新闻,咱们的武警战士一直在努力。

外人、大侄子带节奏诋毁咱的时候也要骂回去,问问他们,你妈姓啥啊你就管我们家的事儿,没事回你家去吧,我们家大扫除呢,不留垃圾。

进步的熊猫
四流军迷坚定爱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