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农业强市,“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16亿元,是建国初期的23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4元,是建国初期的417倍。2023年陇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考核成绩双居全省第一,被评为“优秀”和“好”等次。
一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陇南市曾经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着穷日子”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典型代表之一。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贫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8年的集中攻坚和不懈努力奋斗,建立了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组织保障体系、驻村帮扶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和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部实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不断夯实,乡村面貌及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改善,啃下了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攻克了最后的贫困堡垒。2020年,全市83.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0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确保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几年来,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方针,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3229”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强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加大产业帮扶和稳岗就业,深化东西协作帮扶、中央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2023年,全市1.66万户6.45万监测对象消除风险,风险消除率68.4%,脱贫人口年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国消费帮扶工作现场会、第三届鲁企走进甘肃·陇南投资洽谈会、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相继在陇南召开。
二是粮食生产稳步向好。市委、市政府坚决扛牢粮食和耕地安全政治责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推广运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科技增粮措施,创建粮油生产百亩示范田62个、千亩示范方22个、万亩示范带10个,实现“稳面积、提单产”目标。2023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7.94万亩,实现粮食产量92.7万吨,是建国初期的3.9倍。截至2023年,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97.91万亩,综合农机化率达到51.13%,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平均防效达到90%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三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特色山地农业三年倍增行动和畜牧养殖“11421”增量行动,着力培育“药椒油核畜、菜果菌蜂茶”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加快构建“5+5+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规模化。2023年,全市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326亿元。出栏畜禽1091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20.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2%。陇南油橄榄面积、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一,花椒、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二、全国领先。产业链条化。推进中药材、花椒、油橄榄、核桃、苹果、茶叶、食用菌等7条产业链建设,道地中药材、苹果、生猪进入全国产业集群,创建全国产业强镇5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4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建成“五有”农民合作社10313家、家庭农场3263家,每年打造特色产业振兴示范村10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营销品牌化。认定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318个,培育“甘味”品牌10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礼县大黄、武都花椒、成县桔梗,康县黑木耳、成县核桃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康县太平鸡入选全国特质农产品目录,“陇南油橄榄”成为全省首个气候好产品。大力推进“甘味”出陇,产品实现“六覆盖、两倡导”。借助网络赋能,高规格举办油橄榄、茶叶、花椒、核桃、苹果等农业节会,参加中国中部投资贸易洽谈会、兰洽会、天水麻辣烫节、定西宽粉节等产销对接活动。依托“数商兴农”,积极打造“拾味陇南”品牌,做大陇南电商平台,培育电商网店1.5万余家、域外门店34家、海外店海外仓4家,备案跨境电商出口企业29家,年电商销售额70多亿元,陇南农特产品大量进入成渝、青岛、京津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市场。农旅融合化。建设陇南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茶旅融合康养休闲产业带和两当乡村振兴全域农旅融合康养示范县等,开发农业产业多元价值,促进农文茶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06.62万人次、实现收入67.21亿元。
四是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陇南山水资源禀赋,升级放大“康县模式”,建设和美乡村,探索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全域提升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擘画建设蓝图。聚焦“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好、乡风和、集体强”目标,划分“三区三类”类别,实施“百千万全”和美乡村创建工程。从2023年起每年创建省市县级和美乡村150个以上,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000个,评选和美家庭10000户,整区域、整片区、整乡镇、整县区全域推进。确定建设导则。制定和美乡村创建“395666”导则,确定“乡村规划三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九改”“农村人居环境五化”“公共服务提升六优”“乡村经济发展六强”“基层乡村治理六好”等指标体系,差异化指导建设和美乡村。完善投入机制。探索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市级财政每年筹措1500万元专项资金累加支持和美乡村创建,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创建和美乡村。2023年,认定省级“和美乡村”12个,数量居全省第1,认定市级“和美乡村”30个。累计建设“5155”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301个、清洁村庄2799个,建成康县花桥村等一批生态旅游型、文化传承型、产业培育型、生态地灾搬迁型美丽乡村示范村,探索形成 “十重十不”的乡村建设经验。成县陈院镇梁楼村入选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康县入选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试点试验名单。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实施“五大革命”和“九改”工程,建成农村卫生户厕43.96万座,常住农户普及率达到86%。完善基础设施。2023年,完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499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38座、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47公里、农村供水项目16项325处、新建改造农配网线路1035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不断提高。健全公共服务。2023年,建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个、村级幸福互助院40个,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5所,3160个建制村实现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覆盖,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进一步提高。
五是乡村治理深化创新。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和“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三年行动,在广大农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农民丰收节喜庆活动和村BA、村晚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两当县云屏镇棉老村先后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擦亮乡村治理品牌。持续开展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创树品牌”行动,2023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07万余件、办理7.77万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1万余件。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先后被新华社、半月谈、农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入选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行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幼等新风尚,建成全省首个开放式婚姻登记场。康县迷坝乡“办理群众微心愿构建大和谐”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成县店村镇“做好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的必答题”入选第四批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开发保护具有陇南特点的农耕文化,文县傩舞池哥昼、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两当县、文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武都区张坝、文县草河坝等2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数量居全省第1。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选树活动。2023年,建成“巾帼家美积分超市”3159个,开展积分兑换活动5.91万场次,受益家庭40.2万户147.65万人。
六是科技改革双轮驱动。农业科技全面推广。市委、市政府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陇南核桃产业专家院、礼县苹果科技分院揭牌成立。创建花椒、茶叶、油橄榄、酒业产业创新联合体4个,培育省级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14家,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8个。首次建设全球小麦高海拔适应性遗传解析实验基地、国家级西北春玉米展示评价基地、省级早熟玉米展示评价基地。“白及种子直播高效栽培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秦巴山片区花椒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荣获全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2023年,全市村均收入19.33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16.48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村达到99.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康县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两项试点、礼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等进展良好,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来源:陇南农业农村)
监 制:张 飞
审 核:文 平
编 辑:刘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