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川市正在将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精准发力。
————————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之一,今年,银川市深入开展柔性引才工作,接续做好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等各类人才培养选拔,积极锻造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各类科创人才尽显其能,科技成果不断转化,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刚柔并济引人才
近日,宁夏首家新型研发机构——六盘山实验室部分投入使用,这是自治区科技厅和银川市人民政府共同牵头建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银川市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六盘山实验室将承担起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任。
上世纪60年代,因三线建设而迁移到宁夏的众多工厂和随迁的大量技术人员、工人,为宁夏工业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有制造业基础,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变化,其发展脚步没有跟上,与先进地区有一些差距。”六盘山实验室副主任刘海波提到,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如何吸引人才为我所用?六盘山实验室有着独特“解法”。
“我们采用了刚柔并济的方式,既有自主招聘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也有柔性引进的高校教授和行业专家。”刘海波提到,目前实验室有刚性招聘全职人员109人,柔性引进人员41人。研发队伍中,博士45人、硕士42人、本科28人,基本形成了博硕士为主体、多层次人才集聚的人力资源格局。
两地携手育新种
10月上旬,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走进宁夏农林科学院永宁望洪综合实验基地,“闽宁1号”试验田一片金黄,微风拂过,稻浪翻涌,稻穗饱满低垂,尽显丰收的喜悦。
这些水稻外观与普通水稻并无两样,但产量更高、抗病性与抗倒伏性更强,在宁夏种植更具优势。“‘闽宁1号’品种融入了福建鲜稻的抗病资源,通过将优势品种的抗病基因导入其中,让新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病性,同时抗倒伏性也大幅提升。”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孙建昌介绍,该品种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米粒香味浓郁、适口性好,非常适合日常食用。
2018年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与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开展长期合作,重点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抗病水稻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开展优质、抗病种质的引进及新材料的创制和品种选育,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合作。多年来,研发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较好的种质进行种植,“闽宁1号”就是在多项成果中脱颖而出的“001号”优质品种。
水稻育种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从选定材料,到杂交选配再到生产应用,不仅需要技术与科研的反复试验,更需要闽宁两地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实际上,在和福建农科院正式达成合作之前,我们在技术探讨、人员合作方面就已经开展了多次合作交流,引进了大量福建的优质资源进行杂交组培,前前后后合作了近10年才选育出了最为突出的‘闽宁1号’。”孙建昌说。
时间跨度大、样本材料多,让“闽宁1号”的培育困难重重。“要快速将南北两地水稻的优良基因聚合起来,需要从大量的株系样本中不断选优。研发工作启动后,我们每年都要从大约3000份到4000份材料中挑选最合适的样本进行组合培育。”孙建昌表示,为突破技术瓶颈,宁夏与福建农科院院士专家团队多次通过电话沟通、跟班学习等,探索适合宁夏大田种植的方式,逐个解决种植难题。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和福建农科院携手,引进更多优质资源拓宽宁夏水稻种质资源,不断提高宁夏水稻的抗病性,同时加强青年骨干育种力量的培育,充实宁夏育种人才力量,提高宁夏水稻育种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宁夏水稻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孙建昌说。
目前,银川市正在将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围绕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精准发力。以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为载体,积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新模式,实现了精准、灵活、高效引才引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紧密融合,为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注入科技动能。
以上内容转载自银川新闻网(记者: 闫茜 刘嘉怡),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