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这首诗。
重阳节又称“重九”,因为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
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重阳节期间,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比如登高、祭祖,佩茱萸、簪菊、赏菊、饮菊花酒,放风筝,食重阳糕,尊老敬老等。
重阳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习俗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登高避灾传说;其二是缘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三是在秋日草木凋零之际登高“辞青”,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三节,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登高也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古时耕地资源少,加上讲究的人家要堪风水,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至今,在浙江桐庐、福建莆田及台湾、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们在农历九月九日仍“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重阳扫墓祭祖,切合山区实际。因为山区的墓葬大多位于山边、岭上,周边草木丛生,清明时节行走多有不便。重阳则不同,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雨水偏少,这时扫墓不仅出行方便,还可登高远眺,欣赏各处美景。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人们要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或佩戴于臂,或制成香袋,把茱萸放置其中,还有的插在头上。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还能消积食,治寒热,抵御初秋之寒,被人们称作“避邪翁”。
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比如在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为节日里一项重要内容。正如晋朝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中提到在重阳节看到“秋菊盈园”便“寄怀于言”。除了赏菊,在重阳节时人们还会饮菊花酒,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之功效,被誉为“延寿客”。古时的菊花酒,讲究头年重阳节时酿制,等到来年重阳节再饮用。
重阳放风筝的习俗多在南方。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风力适中,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于是人们便养成重阳节放风筝的习惯。
传说,重阳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与之相对,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着,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点蜡烛灯,如此点灯、吃糕,替代“登高”之意。
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重阳节敬老习俗的典型代表有山西皇城村重阳习俗、河南上蔡重阳习俗,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农历九月九日,在山西省阳城县,以皇城村为中心,全县所有乡镇与沁水、泽州的相关村镇都有丰富多彩的“养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重阳节有天时(秋高气爽)、人和(敬老)之利,已是“尊老敬老”的代名词。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 其中流传甚广的是“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虽然有古代烙印,但其崇尚孝道、教化晚辈敬孝父母、不忘生育之恩的本意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注:本文《二十四孝图》为崔自默先生临摹陈少梅先生作品,作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