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高等教育与医疗卫生资源的深度融合,构建医教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我校于10月29日上午在大学城校园第一会议室召开了临床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药学部主任刘世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丘振文,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学部主任王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药剂科主任季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主任黎小妍,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曾英彤,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王颖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常务副主任邱凯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彭晓青,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朱泉等来自医院及企业的10多位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学校校长翟理祥、副校长杨全,教务部、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药学院负责人,临床药学专业负责人、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负责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由杨全主持。
翟理祥首先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长期以来,包括广东省药学会、在座各位专家在内的业界单位及专家为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天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期待各位专家为学校临床药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宝贵建议,共同推动医教研协同育人,进一步提升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研讨会上,临床药学专业负责人刘冰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校临床药学专业历史沿革、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特色优势和卓越临床药师班等情况,并针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发展思路。郑志华介绍了广东省药学会与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合作开设《处方审核》及《外科药学》课程的相关情况,并表示希望未来双方继续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在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外科药学学科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加强临床药学专业建设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认为,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懂医、精药、强应用”的专业定位准确。卓越临床药师班通过专业素质拓展的模式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师知识储备体系和实践能力锻炼,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一模式为培养卓越临床药师后备人才提供了良好范本,值得深入发展并打造成特色品牌。此外,专家们还就高校与附属医院如何融合共建临床药学专业,高校如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医院实习基地同质化建设和管理,企业怎样对迫切需求的理想型人才进行定位等议题分享了宝贵经验和建议,提出需建立健全高校与附属医院深度融合共建临床药学专业的体制机制;通过高校与附属医院双方师资互聘、组织高校老师深入医院临床一线实践等方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共性和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医院实习基地同质化教学标准和学生实习考核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机会,加强学生临床思维、合理用药能力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的培养;将行业最新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医药知识、企业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实际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同时,还需鼓励学生多参与科普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和临床案例比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的历练中成长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翟理祥在总结讲话中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他表示,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要不断激发自身发展的活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传承和创新,既要学习传承好的经验做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做好专业认证、审核评估等专业建设基础性工作,又要改革创新,在社会各界和各位专家的支持下,推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推
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凯来访我校并作专题报告
来源 | 药学院、教务部
撰稿 | 刘冰、徐梦丹
摄影 | 李西贝阳
编辑 | 广药大传媒中心 蔡梓斌 陈韵浠 张馨怡
初审 | 李婷
复审 | 洪爽
终审 | 刘小龙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欢迎广大师生校友、读者朋友与我们分享好经验、好成绩、好故事,我们在投稿邮箱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