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榜样 |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得者风采展示——牛晓猛

文摘   2024-11-30 22:45   四川  

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科学精神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西南交通大学和坚永公司联合面向西部地区27所“双一流”高校设立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第七届评选工作现已完成。我院牛晓猛、刘蓉蓉荣获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牛晓猛同学!

牛晓猛,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物理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汉族,中共党员。

获国家奖学金、感恩中国近代科学家奖学金、校级单项奖;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三等奖,第二十五届五一杯数学竞赛三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四川省三等奖;专注学科前沿,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围绕长白山火山地壳结构进行研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带领团队开展三下乡活动一项;曾获第二届四川省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向阳而生,一路繁花

时序更迭,奋斗者身姿永驻;历史长河,奋斗者足迹清晰。铭记“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我始终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回望过去,从山东到成都理工的跨越,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我内心世界的深刻变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初入大学,那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世界,我的内心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好奇,又伴随着迷茫与孤独的交织。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充满了艰辛,我曾因沉迷于游戏而荒废学业。然而,我并未沉沦,而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计划。通过合理的规划,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最终让我在大一下学期的考试中平均分跃升至90,高等数学分数为99,大学物理分数为98。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也一直坚持努力认真的学习态度,保持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志愿担当,服务社会

在学习之余,我勇于突破自我,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在大一期间,时值新冠疫情,我主动承担学院配饭任务,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大二暑假,我带领团队前往资阳市雁江区进行地震科普宣传,并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大学世界的窗,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之火。这些宝贵的经历,无疑促进了我自我人格的完善,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学海无涯,科研探秘

对于地球物理学这一学科的认识,我的旅程可以说是一段从懵懂初探到深刻领悟的心路历程。最初,我对地球物理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其作为寻找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等实用工具的层面,认为它不过是地质勘探的一个技术手段。然而,随着我一步步深入这个专业,学习那些看似抽象却又充满奥秘的理论,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物理学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远不止于此。那段在课题组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与收获。我们时常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而熬夜奋战,那种与朋友们并肩作战、共同迎接黎明的场景,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正是这些努力,让我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科研课题,更在过程中加深了对地球物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段经历让我成功申报了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这不仅是对我科研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我投身地球物理学这一领域决心与信念的坚定。


劳逸结合,以竞促学

在追求卓越学业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持着全面发展的理念,不仅致力于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还积极投身于各类竞赛活动中,以此作为提升自我、挑战极限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学习数学建模的精髓,我掌握了将复杂问题抽象化、定量化的技巧,这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解题思路,也增强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代表学院出征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杯”地球物理知识竞赛时,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精英学子交流切磋,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那里,我见识到了不同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感受到了学术研究的无限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的决心。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时光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回首往昔,顿觉大学时光是分外珍贵,好像有千言万语如鲠在喉,不得言。

 


学弟学妹寄语

在准备感恩中国近代科学家奖学金期间,我系统的学习了中国近代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和优异称号,当然这是考试要考的内容,肯定要牢记。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在科学家们的事迹中感受他们的精神,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一颗爱国爱党,钻研实干的种子。


END

编辑 | 罗楠 丁雨晗 陈祥瑞 李浩瀚

责任编辑 | 詹凯

地球物理学院新媒体中心

热度 × 温度 × 跨度

=

地物青年志

地物青年志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成都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是我国较早开办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少数院系之一,办学历史悠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