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之际,中国市场已崛起为极具潜力与机遇的战略要地。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这三大汽车巨头,正以前瞻性的眼光全力加注中国市场,在中国实现战略转型、深度融合与携手共赢,对其未来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2024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交付量呈暴跌趋势:第三季度为大众-15%、宝马&MINI-30%、奔驰-13%、中国乘用车市场-2%;第一至第三季度为大众-11%、宝马&MINI-13%、奔驰-10%、中国乘用车市场3%。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的高级分析师Alexander Brown和Andreas Mischer指出,三大车企正在布局持续快速变化的市场。回首过往数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有所起伏,面临巨大压力。大众在2023年的中国市场销量比2018年减少了100万辆,短短五年内下降了25%。梅赛德斯-奔驰、宝马这两大豪华汽车品牌表现稍好,于2022年创下历史销售佳绩。然而自2023年起销量相继下滑,2024年更是大幅下降,可见过往的强劲业绩在动态变化的市场面前难以持久。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9个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长率约为3%,而三大车企同期交付量平均下降12%,这一数据背后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持续加大投资,深化在华布局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德国汽车企业在2024年仍持续加大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投资力度,其市场规模相当于美国与欧洲汽车市场总和。大众和宝马分别向合肥创新中心、沈阳生产基地追加25亿欧元巨额投资,梅赛德斯-奔驰携手中国合资伙伴北汽集团(BAIC)共同注入18亿欧元,这一系列重磅投资是在2022年已宣布创纪录的110亿欧元投资基础上的再度深化布局。在中国这片创新热土上,德企与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及当地强大的研发力量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毫无疑问,中国仍将是德国汽车制造商长期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在电动汽车(EV)竞赛中起步缓慢,这意味着溢价不再是必然。同时,中国向电动汽车和数字化的快速转变,也让他们低估了中国在质量和创新方面的快速进步。在此背景下,德国汽车制造商应重新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定位,适时扩大在华业务,并强化在增长前景更好的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外资乘用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从2020年的62%下降到2024年1-9月的36%。
中国汽车市场瞬息万变,国外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浪潮汹涌来袭。中国消费者的购车偏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新能源汽车(NEV)领域倾斜,涵盖纯电动车与混合动力汽车。其市场份额自2020年的5.4%一路飙升,至2023年已达32%,截至2024年1-9月,更是高达39%,本土车企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牢牢把控大部分市场需求。在上汽大众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商阵营中唯一的(部分)德国血统企业,在2024年1-9月期间,仅以2.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十,而除特斯拉这一特例之外,市场上的头部车企几乎清一色为中国全资或部分中资掌控,这无疑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崛起的强大力量。
全球战略布局:多方协同发展
面对这一澎湃浪潮,德国车企高管们目前正加大在华研发和生产投入,此外,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都在与中国伙伴合作,大众与小鹏携手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宝马与百度联手攻克自动驾驶领域,梅赛德斯-奔驰联合吉利探索新能源前沿科技,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前沿技术(如软件)领域的全球领航地位中汲取养分,进而探寻重振往昔辉煌之路。
诚然,过往凭借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深度协作与巨额投资,它们已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树立威望,但随着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断进步,并坐拥本土市场优势,德国车企亦深知,唯有持续创新、深度融合,方能在这场激烈角逐中砥砺前行。
不过,也有一些德国智库及研究机构认为三大车企过于依赖中国,并呼吁扩充第三方市场。从2022年到2023年,大众在欧洲的交付量增长了20%,在北美和南美的交付量增长了15%以上,而在中国的交付量增长不到3%。这家中国最大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证明,在其他市场实现强劲增长是可能的。但同时,不少德国汽车专家也认为,德国汽车制造商不应因此而退出中国市场,而应重新调整预期,以确保长期成功,并提升其全球业绩。相反,那些未能实现其雄心壮志的企业可能会将中国作为出口基地——尽管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不断上升的贸易壁垒将提高这一战略的成本。
预测:中国电动车销量2025年将超过燃油车
总体而言,电动汽车市场的璀璨前景聚焦在中国。中国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个电动车销量超过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国家。据瑞银、汇丰,晨星(Morningstar)和伍德麦肯齐等四家投行和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有望突破1200万辆大关,实现约20%增长,届时将大概率超越传统燃油车销量。此外,传统燃油车销量预计将在明年下降超10%,降至1100万辆以下,相较于2022年的1480万辆降幅近30%。与此同时,2024年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份额降至37%的历史低位,远低于2020年的64%,而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却以接近40%的年增长率迅猛发展。
研究机构晨星指出,包括大众在内的跨国车商预计要到2025年底甚至2026年才会在中国推出新款电动汽车,相较之下,汇丰则预测中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约90款新车——近乎以每天一款的速度上新,且其中近90%为电动汽车。由此可见,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