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乐学善思,是精进臻善的排头兵;他们潜心科研,是勇于突破自我的先锋官;他们全面发展,是服务社会的生力军。他们,是武汉工程大学最美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工大精英奖学金获得者……是化工与制药学院红“磷”先锋优秀学子的“代言人”。 一直以来,化工与制药学院积极构建红“磷”荣光1245党建工作体系,大力开展红“磷”先锋行动,选树优秀师生典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研究生舒逸帆奋斗成长历程。
获奖情况
2024.12 | 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国家奖学金 |
2024.11 | 第十二届研究生“探索杯”辩论赛亚军,最佳人气奖;“工大研途故事汇”征文比赛二等奖 |
2024.10 |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征文类一等奖 |
2024.4 | 优秀共青团干 |
2023.11 | 二等学业奖学金 |
心怀信仰,坚定前行
“无论做什么事情,信念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舒逸帆常对身边的同学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始终保持初心,砥砺信念。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担任组织委员期间,她主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协助策划支部活动,把支部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
她深信:“只有不断学习,坚定信仰,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在学校举办的“青语讲堂”思政讲座中,她积极参与,感悟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在繁忙的科研学习中,她仍然坚持抽出时间阅读党史,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成为政治过硬、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
求知若渴,精益求精
在学习上,舒逸帆始终抱着一颗谦逊而执着的心,她常说:“越深入学习,就越感受到知识的广博和自己的渺小。这种不满足的状态,让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她将这份信念付诸实践,用心钻研专业课程,以学位课平均成绩86.7分、综合测评班级第一的优秀成绩交出了一份无愧于自己的答卷。
舒逸帆坦言:“化工专业的学习,需要深度思考和严谨的态度。”她对每一个实验、每一次研究都投入了十二分的专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于2024年在中科院二区期刊《Molecules》发表了一篇高水平科研论文。这篇题为《A Novel Modified ZIF-8 Nanoparticle with Enhanced Interfacial Compatibility and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in a Mixed Matrix Membrane for De-Alcoholization in Low-Concentration Solutions》的文章,不仅是她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更是她用汗水与智慧铸就的骄傲。
实践为基,服务为本
“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要去服务他人。”这是舒逸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研究生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第十二届研究生“探索杯”辩论赛的化药院辩论队队长,她带领团队一次次讨论辩题、优化策略,统筹安排每一次比赛。她的热情与坚持感染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最终他们斩获亚军和“最佳人气奖”。她说:“我从不觉得这些付出辛苦,反而因为能够带领团队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成绩感到充实和骄傲。”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她的征文作品《化梦清心》在“党纪学习教育作品征集与展示”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她的文章《恩师情深,携手前行》在“工大研途故事汇”中荣获二等奖。作为团支部书记,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评价她:“无论多忙,她总能及时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耐心且细致。”
谦逊感恩,不懈追求
对于获得国家奖学金,舒逸帆感慨万分:“每一份荣誉都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这背后有老师的悉心教导、家人的支持和同学们的帮助。未来,我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科研的道路上,她坚定信念,愿意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在服务他人的实践中,她始终以热忱和责任温暖他人;在未来的规划中,她心怀感恩,决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结尾寄语
舒逸帆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名优秀学子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份激励全院师生的榜样力量。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怀信仰、砥砺奋进,就能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无悔篇章。
END
采访对象 | 舒逸帆
排版 | 刘佳城
校对 | 张洛豪
责编 | 常琬笛
主编 | 刘悦薇
审核 | 周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