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天眼”巡天、“双龙”探极……一个个重大科技成果,标注着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
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研发人员、高水平论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一个个“世界第一”的背后,是创新者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勇攀科技高峰。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科技产出量质齐升,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发力,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正向着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车辆行驶在深中通道上(2024年7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加速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
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这一年,我国持续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速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破除“唯论文”评价,用研究成果“说话”;不看“帽子”看方向,让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让青年才俊挑起“科技强国”大梁。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破解“不敢转”“不想转”“不能转”难题,加速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仅2023年,40家试点单位对科研人员的现金股权奖励就高达9.33亿元。
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持续加快,以良好制度安排和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创新。比如,既给补偿又给订单的合作创新采购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创新积分制”助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让企业创新动力更足。与此同时,更多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支持力度等。
这一年,我国坚持涵养优良学风作风,厚植支持全面创新的沃土——
促进科技类社会团体发挥学术自律自净作用,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科研单位科研诚信管理制度示范文本》则为健全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提供指南;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进一步厘清“可为”与“不可为”,力促科技向善。
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人才;22年来首次修订的科普法筑牢大国科普基石,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向发力,共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一个个瞬间定格在不平凡的2024年。2025年,让我们在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把每一份弥足珍贵的付出凝聚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合力。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来源:锐科技
排版:沈嘉宝
校对:黄晴
审核: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