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是总书记的牵挂

文摘   2024-11-06 09:29   福建  

国有林场是总书记的牵挂

国家林草局老干局望京支部 张健民

二零二三年七月八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业改革和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林草事业和生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自己有幸经历和参与了这场伟大的改革和发展历程,特别是在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决策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无数次深入林场林区引导推动改革和发展,心系林场林区职工群众的动人情景时常在脑中浮现。

      我国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培育森林资源,由国家投资在集中连片的国有宜林荒山荒地建立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事业单位。林场广泛分布于全国 31 个省份的1600 多个县(市、旗、区),大多地处江河两岸、水库周边、风沙前线、黄土丘陵、硬质山区等区域。至 2014 年,全国国有林场已发展到 4855 个,经营总面积 11.5 亿亩,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8%,其中林地面积 8.7 亿亩,森林面积 6.7 亿亩,森林蓄积量 23.4 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总蓄积量的 19%23%17%。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国家财力不足,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的管理体制,国家许多政策难以覆盖到国有林场,国有林场逐步陷入“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的尴尬境地,无力承担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繁重任务,大部分国有林场发展陷入困境,职工生活极度困难,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林地被侵占、蚕食现象十分突出。在全国各行各业风起云涌的改革发展浪潮中,林场的发展裹足不前,林场的改革难以突破,职工的生活水平无法提升。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已成为全国林业战线广大职工群众多年的热切期盼,是林场、林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5 年 月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这份改革的重要文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关心和亲自指导下出台的。2013 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改革方案应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原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起草了《方案》和《意见》,先后 次征求国务院等 30 多个部委的意见。2014 年 12 月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12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方案》和《意见》。在审议文件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他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他要求,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印发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文件。随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文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总书记亲自主持研究一个行业一个方面的改革,并以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全面部署,这充分说明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的关心和重视。

      总书记不仅亲自研究部署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工作,更是多次深入国有林场国有林区视察指导工作,看望林场职工,引导和推动国有林场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发展。

       2019 年 月 15 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总书记顶着烈日,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走进林区,察看林木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护林员们交流。他勉励大家: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以每年 7.5 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村庄。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2019 年盛夏,八步沙林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治沙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林场,和林场职工一起翻沙开沟,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习近平赞誉道,“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那一年,细心的人们发现,总书记的书架上新出现一张照片,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内心无比激动,他讲,总书记新年贺词时身后的那张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他叮嘱我们要把身体保护好才能把沙治好,把日子过好,治沙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几十年来,这里几代人接续奋斗,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2021 年 月 23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入绿意盎然的无边林海,赞誉荒漠变绿洲的精神力量。总书记在海拔 1900 米的月亮山,远眺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林场情况介绍,对林场打造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一体化资源管护体系,守护森林资源安全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强调,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这是非常伟大的成绩。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希望你们珍视荣誉、继续奋斗,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切实筑牢京津生态屏障。月亮山上建有集防火望和资源管护为一体的望海楼。总书记亲切看望驻守望海楼 13 的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并登上望海楼,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饮食起居情况,称赞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护了塞罕坝生态安全。总书记和他们共话林场沧桑巨变,共谋林场未来发展。总书记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2023 年 月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国营新华林林场,了解“三北”工程建设和林场治沙造林情况,并实地察看正在治理的沙地。新华林场在 1960 年建场前,地貌以沙丘、荒滩、盐碱地为主,植被稀疏。1978 年起,林场大力治理耕地盐碱化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三代人的接力奋斗,累计造林 3.9 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 65%。作为临河区唯一的林场,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改善水源的作用,同时,保护了周边农田,减少了冰雹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使林场周边形成了小气候。总书记的到来让林场干部职工倍感振奋,在这里总书记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林场职工的生活如何,也始终是总书记心里的牵挂。林场场长回忆“总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他就和拉家常一样,询问了林场改制和林场职工的待遇等问题。”场长将林场生态持续改善,林区职工收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一一向总书记做了汇报,他请总书记放心,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立足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引导和推动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发展,心系林场林区职工群众,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写照。我们林业人应该十分珍惜总书记的关怀,系统梳理总书记在林场林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发展实践进一步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追青逐绿,层林揽梦。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发展的情景,令人难以忘怀。总书记的谋划,是巨笔擘画的雄韬伟略;总书记的牵挂,是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如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行动指南,一幅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美的大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发展必将成为大美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中国林场协会

务林人
2004-2011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科院学习林业经济管理专业; 2016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2019年取得证券从业资格,从多个视角关注自己的专业。本公众号致力于林业经济政策研究,与大家共同分享林业政策;做一个有热度的务林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