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醒”传天下 川味在罗江

时事   2024-11-27 18:48   四川  


12月11日至13日,第七届世界川菜大会将在德阳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龙头、学术专家、餐饮企业代表、名师大厨、美食爱好者将齐聚德阳,共话行业趋势、共赏川味盛宴。


德阳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和餐饮产业发展前景,是“川菜之父”李调元故里,还是川菜第一部烹饪著作《醒园录》的诞生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众多技艺精湛的名厨,为德阳川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连山大刀回锅肉、中江挂面、广汉缠丝兔等特色美食,更展示了德阳川菜古朴与现代融合、兼收并蓄的独特风采。



罗江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降水充沛,物产丰饶,美食文化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出生于罗江的李调元,是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根据其父李化楠搜集整理的饮食资料,编撰了川菜第一部烹饪著作《醒园录》,被誉为“川菜之父”,是四川第二批历史文化名人。
罗江因水而得名。明曹学铨《輿地名胜志》说,“罗江,两水相蹙成罗纹,县因以为名。”罗江水丰物饶,罗江人对水产也“情有独钟”。生长在罗纹江里的鳜鱼,肉质细嫩无细刺,味道清甜鲜美,是制作罗江醉鱼的主要材料之一。
罗江醉鱼的做法源于《醒园录》。先将花椒、辣椒、八角等配料放入洗净的鳜鱼中,用米酒灌下腌鱼寸许,再放上烧酒,放入坛中腌二日后拿出,翻面再腌二日,最后装入坛中用泥封口,数日后拿出,晾干水汽即可食用。烹制好的醉鱼闻上去有一股淡淡的酒香,鱼肉口感紧实、咸淡适中。
此外,外酥里嫩的红烧鳜鱼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清蒸、灌汤、黄焖等吃法也颇为流行。
由半张猪脸烹制而成的罗江名菜“金面子”,原是《醒园录》中的一道大菜“蒸猪头”。据书中记载:“将里外用盐擦遍,暂置盆中二三时久,锅中才放凉水,先滚极熟,后下猪头……”罗江名厨金剑锋对此菜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做川菜既要遵循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古法。《醒园录》中的“蒸猪头”,初加工猪头用的是腌制。金剑锋多次尝试,变“腌制”为“卤制”,后又改为先炸后卤,成菜香味稳定、皮糯肉烂、糯而不黏、肥不腻口、入口化渣,加上蘸水,更是五味俱全,给人以特别的味觉体验。由于创制者姓金,原料为半边猪脸,同时据说请客时上此菜显得颇有面子,遂定名为“金面子”。
糯米咸鹅蛋,做法来源于《醒园录》中禽蛋食品加工方法。书中记载:“用本地芦草灰拌黄土,每三升土灰配盐一升,酒和泥,塑蛋,大头向上,小头向下,密排坛内,十多天或半月可吃。”后李氏祖辈在炊烟中不断探索,在时光中不断改良,制蛋技艺日趋成熟,然历经百年,不见于市。2016年,谢玉蓉(其母为李氏族人)重拾儿时记忆,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糯米咸鹅蛋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得以优化定型,味道更加稳定。
如今我们吃到的糯米咸鹅蛋采用罗江当地林下养殖的鹅产的散养鹅蛋,新鲜鹅蛋经过挑选、清洗、消毒然后延用坛罐土法腌制几个月,加入糯米、青豆、玉米等食材,经过16道以上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蛋黄出油而不腻,外形美,味醇厚细腻,营养丰富。2023年,糯米咸鹅蛋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除此之外,罗江还有罗江豆鸡、天府花生、糟汁醉肉等特色美食。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通过罗江的特色美食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源 |德阳日报       

HISTORY
/
猜你还想看

又宽又靓!罗江这条路即将拓宽完工啦



免费!青春 “篮” 不住!罗江这个公益课堂开课啦~



周末罗江这里有演出,快来看!

罗江发布
传递党政声音,沟通政民桥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为民办事,展示罗江形象,这里是中国幸福家园---罗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