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周五)19:30
西安·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
180-280-380-480-580元
音乐会上半场为中国声乐作品,包括新创作的和已经饮誉行业内外的古诗词声乐作品,以及少数民族经典民歌;
下半场为西方经典剧目选段,其中穿插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以及旋律浪漫的意大利拿波里民歌。其曲目之丰沛、范畴之宽泛,在同类专场中颇为罕见。
尤其是两首意大利歌剧二重唱偏重戏剧性风格,人物角色反差强烈,在音乐的诠释上不仅需要高难度的歌唱技巧,还需要两位首度合作的歌唱家之间默契的舞台表演。
《忆长安》
蜀主王建假借教官女作词之由,将韦庄的美姬从韦庄的怀中拢了过来。自此王建躺在了美人的温柔乡中,而爱情被生生剥夺的韦庄,痛苦不已,便作下这首悼亡词。
词中说道: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念之中,一直到夜深人静,漏断更残,凝望着那一轮令人伤心的明月,我久久地依凭栏杆,想必你也思念着我,感到了锦被的冷与寒。画堂近在咫尺,但是像海一样深,要渡过,难!回忆往日,只好把共同阅读的旧书翻来看,不知何时再见,一起携手进入长安。
该词抒发了主人公自从与心上人分离之后,令人朝思暮想,彻夜无眠的心情。月下凭阑,益增相思。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携手共入长安。全词叙离别相思之情,含欲言不尽之意。缠绵凄恻,幽怨感人。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这首词是李清照名篇,抒发了作者伤春惜花的情绪,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韶华逝去的感叹。短短三十三个字,却集人物、景色、对话三种元素于一体,像一篇叙事散文,却比散文更加含蓄隽永;像一幅生动的仕女赏花图,意境韵味却更超出图画之外。
曲作者史小亚将李清照词中的意境与情感通过音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融合的美妙。
《忆秦娥·恒山月》
这是范曾创作的一首意境开阔、内涵高妙的词。作品以绝壁、寺庙和明月勾勒出时空苍茫的意境,由此寄托君子之间的离别伤感,并对人生发出感叹。旋律吸收了雅乐音阶元素,造成十分贴切的古朴、清冷之感。把对人生、心灵的思考融汇在高山的苍茫与永恒之中。
《幽兰操》
根据韩愈的《猗兰操》改编而成。其歌词最早相传是孔子所作,表达了他对兰花的赞赏和追求。在歌曲中,兰花被比喻为王者之香,所有的花香都黯淡无味,并成为兰香的一部分,众多的花香拱卫着兰香。表达了人们对兰花的喜爱和敬仰,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品质和优雅生活的向往。
《幽兰操》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孔子通过兰花来寄托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追求,兰花在这里成为了孔子精神的象征。歌曲中的「文王梦熊」等典故,反映了孔子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贤才的重视表达了孔子拥有兰一样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
作曲家赵季平先生透过对中国古典文学独特的艺术感悟,创作出艺术歌曲《幽兰操》,曲调优美婉转,抒情性强,是对传统古诗词和现代艺术歌曲的完美结合。
《多情的海鸥》
「多情的海鸥,你是把我当做栖息的礁石?还是把我当作觅食的渔舟?我枕着浪花静静地漂流,胸前落下了一只海鸥」,歌词虽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思考。
作曲家韩兰魁运用舒缓流畅中包含着跌宕起伏的韵律美,既抒情又富戏剧性的旋律,与歌词的情感变化相得益彰。整首音乐结构较为自由,频繁的调性转换及丰富的和声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
《远情》
作为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曲为剧集增色不少,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一首经典的声乐作品。
作曲赵季平在创作前多次赶赴山西采风,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戏曲等,在山西省晋剧院找到了晋胡演奏家李保青、二股弦演奏家尤建明,将具有浓郁山西地方特色的晋胡与二股弦等乐器运用到主题曲中,使配乐晋味十足,与电视剧所讲述的晋商故事相呼应,生动地展现出晋商乔致庸的形象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
整首歌曲旋律如泣如诉、深邃优美,融入了山西民歌因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使歌曲富有独特的韵味,让听众感受到山西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歌曲表达了人生的沧桑变幻、世事的无常以及对情感的眷恋等复杂情感,与电视剧所传达的晋商在历史变迁中的兴衰沉浮、爱恨情仇相契合,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钗头凤》
陆游三十岁左右创作,记述他与原配夫人唐婉被迫分离后于沈园偶遇的情景。许久未见,陆游相思之情翻涌,惆怅之感溢于言表,便在沈园墙上写下这篇传世佳作,将情、景、人融合在一起,表达悔恨交加复杂情感,情景凄美催人泪下。唐婉读后写下词曲作为应答,抒发二人怨恨苦楚。
《山中》
徐志摩的诗词一直是有着浓厚的浪漫唯美风格,词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月色、松影都是生活中的日常景象,更能贴近生活。而月夜下有多宁静优美,内心中的情感流淌就有多浓烈,越平静安宁越凸显情感深沉。
诗人将自己化作「一针新碧」,思念到深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唯有寄相思于「月色」「清风」。曲作家陈田鹤使音乐与诗歌完美融合,达到了雅俗共赏、清新自然的效果。
《燕子》
1944年,阿合麦特·居巴诺夫在哈萨克斯坦根据一首哈萨克民歌旋律重新谱曲,用于哈萨克歌剧《阿拜》中的一段男女歌舞情节,随后伊巴迪·马塔对其重新作词,使之成为了哈萨克语版情歌《燕子》 ,50年代在苏联留学的吴祖强又将之改编为汉语版本。
歌曲旋律运用羽调式、清乐七声音阶,旋律悠扬,具有鲜明的哈萨克族音乐特色,生动展现了哈萨克族的音乐风格与文化底蕴。歌词以燕子为喻,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如「你的性情愉快亲切又活泼,你的微笑好像星星在闪烁,啊~~眉毛弯弯眼睛亮,脖子匀匀头发长」,表达了哈萨克青年对爱慕姑娘的思念与赞美之情,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充满了诗意与浪漫色彩。
《Regna il sonno su tutti
一切都已沉睡》
《Regna il sonno su tutti》是歌剧《麦克白》第一幕中的一首二重唱。《麦克白》由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根据皮亚韦的脚本创作于1847年,其故事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讲述了麦克白在女巫预言和夫人怂恿下弑君篡位,最终众叛亲离的故事。
《Regna il sonno su tutti》讲述了国王及贵族成员到麦克白的城堡过夜,国王入睡。麦克白在夫人的催逼下,杀死了国王。麦克白感到非常害怕,陷入失控状态。麦克白夫人不齿麦克白的懦弱,冷静地为事件善后,她将国王的血涂在熟睡中的守卫身上,并将凶刀留给他们,企图嫁祸给守卫的段落。
旋律营造出神秘、压抑且阴森的氛围,与剧中麦克白夫妇谋杀邓肯国王后的紧张不安相呼应,增强了戏剧效果。此首作品为男中音与女高音的二重唱,通过两个声部的交织,展现了麦克白夫妇在犯罪后的复杂心理与情感交流,如恐惧、愧疚及对未来的不安等。
此二重唱是歌剧中的重要唱段,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及烘托悲剧氛围起着关键作用,充分展现了威尔第歌剧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也体现了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深刻理解与精彩诠释,成为了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Ammore 爱人》
葛塔塔·多尼采蒂的声乐作品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最丰富、最完整、最有意义的作品。
这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民歌风格作品,通过一些轻松诙谐的比喻或者小故事,来揭示男性可能会用的一些甜言蜜语欺骗的手段让女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警惕。
《Nedda! Silvio! A quest’ora
奈达!西尔维奥!干嘛急着这时候来》
《Nedda! Silvio! A quest’ora》是意大利作曲家鲁杰罗·莱昂卡瓦洛(Ruggero Leoncavallo)创作的歌剧《丑角》(Pagliacci)中的一段著名二重唱。这部歌剧于1892年首演,是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的经典代表之一。
歌剧《丑角》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庄,讲述了一个旅行剧团的演员之间复杂的爱情与嫉妒关系。剧中角色Canio(丑角)发现他的妻子Nedda对他不忠,悲剧由此展开。
这段二重唱由Nedda和她的情人Silvio演唱,表现了Nedda与Silvio之间炽热而又充满矛盾的爱情。两人约定私奔,逃离Nedda不幸福的婚姻。
此作品旋律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音程的跳跃和节奏的变化都非常丰富。作曲家通过急促的音符组合来营造紧张的氛围,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剧中人物激烈的情感冲突之中。
这首二重唱推动了Nedda和Silvio这两个角色之间的故事发展,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与其他角色(如剧团中的其他成员,尤其是Nedda的丈夫Tonio等)之间的矛盾冲突。此首作品选段的情感张力和戏剧冲突为整个歌剧的高潮部分做了铺垫,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动机和情感,是展现《丑角》这部歌剧悲剧色彩的关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