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监狱前处长揭秘,谁是最难管教的人物?

健康   2024-09-05 22:25   河南  

作者:中州侠士

只为苍生说人话 为人间正气立碑

在北京小汤山附近,有一座监狱,被称为中国第一监狱,它就是秦城监狱,在外界看来,它始终披着一层神秘外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城监狱的前身为功德林监狱,关押的犯人都是近现代名极一时的大人物,而后变换为秦城监狱后,所关押的犯人也大多是高级别囚犯。

秦城监狱是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157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起初只有四栋监楼,1967年的时候又进行了扩建,增设了六栋监楼。

对于这座监狱中,何人是最难管教的,离休前是秦城监狱监管处的处长的何殿奎肯定是最有话语权和切身体会的。

何殿奎在秦城监狱工作了近40年时间,他在1960年开始在秦城监狱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对于这几十年来进入监狱的时代风云人物,他可谓是一一观察过。

工作时间久了,何殿奎也会有疑惑,他觉得有些老干部怎么能犯了罪呢?在他看来重大冤假错案“青岛案”、“广东案”抓错很多人,所以对这些老干部,必须要保护好,服务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秦城监狱一开始的设施肯定是超过当时普通民众的,有人回忆过当年在秦城监狱工作经历,1980年,他作为预审员在秦城监狱的监房中工作过,“每间监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带脚踏式冲水的抽水马桶”。

据传,这位预审员工作的监房还只是秦城监狱中最普通的监区,更别说有传言有些犯人在困难时期都能吃到远超普通百姓的伙食供应。

关于伙食方面,根据何殿奎的回忆,当时监狱里的204监区,囚犯的伙食标准,是按照部长级的待遇照顾。

他记得,当时204监区还给囚犯们提供海参和鱼翅,当时监狱里没人会弄海参和鱼翅,还特意从北京饭店那边调来了一个乙级厨师刘家雄,专门负责弄海参和鱼翅。

据他晚年所回忆,这204监区所关押的囚犯很少,最多的时候也就15个人,一般情况下,大多就是七、八个人。

何殿奎年轻时曾和一名大人物有过接触,此人就是潘汉年。

潘汉年曾任职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潘案的复查结果,中央向全党郑重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定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这是建国以来的一大冤案,应予彻底纠正。”

何殿奎还记得,看守潘汉年的部队是北京市摩托连调来的一个排,整个监区,只关潘汉年一个人,刚开始时,何殿奎和他住在一起,24小时贴身监护。

无论是入狱还是之后的岁月,潘汉年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天摇地动倒流水,但愿冬寒化早春‘’,这句话是潘汉年在狱中所作。

他坚信自己从未背叛过党,一直期待着党中央能够为他平反,恢复他的名誉。1982年,在陈云等人的努力下,中央为潘汉年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

1976年冬天,潘汉年恶疾缠身,之前的肝病突然恶化,又患上了类风湿症,整个身体都开始浮肿,四肢麻木,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1977年2月24日,潘汉年离世。

当时秦城监狱中最难管教的人物为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

1989年9月20日,陈伯达因心肌梗塞猝死于北京。随后,陈伯达以原名“陈健相”被送往北京八宝山火化。遗体告别仪式上没有讣告,也没有悼词。

他在秦城监狱中是个很特殊的人物,一是因为他曾是教员的“五大秘书”之首,而且在年纪上也是属于比较大的,领导们也有强调,保证陈的人身安全。

在何殿奎的回忆中,有一次陈伯达要撞墙,被哨兵抱住。何殿奎赶到后,叫哨兵放开他:“我今天倒要看看你陈伯达撞个头破血流!”

陈伯达生病的时候会有专门的医生负责给他治疗,即便是不生病也会有专人定期给他检查身体。另外,他的房间里还有沙发、有地毯,各种生活设施是一应俱全。

文末【点赞+在看】
作者:中州侠士,本文系拾壹叔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中州侠士(ID:kywyan),说故事谈观点,前方的那盏灯,照亮美好的自己。

学习纲要
只为苍生说人话 为人间正气立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