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文摘   文化   2024-11-19 19:29   陕西  

点击蓝色文字汉江关注我们吧!



文、图:张鹏


甲辰年(2024),父亲已迈入古稀之年。七十大寿,值得庆祝。此刻,作为儿子的我思绪万千。都说父亲大半辈子的人生充满坚韧与奋斗。往事历历,此时如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一张40年前的照片


我家住在汉中城西、汉江北、一个叫龚寨的村子里。父亲张小军,生于1955年冬。那时,国家百废待兴,陕南农村都过得艰苦。我爷张卓生,我婆毛雪琴,他们都老实本分。父亲在家中排老大,其下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听长辈们说,我爷在部队服役时,家中全靠我婆一人务农,维持生计,全家7口人挤在两间土屋里,虽过得清贫,但其乐融融。

后又听长辈们说,我爷正直厚道,民国年间曾在村里当保长。动乱年代,我爷始终坚守心中那份善良,坚守做人底线,暗中保护过很多人,故赢得乡亲们的尊敬。他学了些文化,后来考入黄埔军校汉中分校深造,再后在褒城县政府工作,1949年1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斗。在朝鲜爬冰卧雪,九死一生,因功,升任连指导员。战后,部队领导想让他留下来发展。但为照顾家庭,他带着微薄的抚恤金退役,回乡务农。战争给他留下伤痛折磨,我出生前,我爷已逝去,留下6个未成年子女。

全家顶梁柱轰然坍塌,生活重担全压在年龄尚小的我父亲的肩上!听老人们说,父亲特别懂事,很小时就知道帮助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和妹妹。他上学时学习好,写一手好字。无奈,初中毕业,只好辍学。长辈们还说,我父亲如学下去,日后也能出人头地。每每说起这些,都唏嘘不已。

我爷去世后,父亲挑起家庭重担。他用稚嫩的肩膀,在田野里摸爬滾打,在重体力的付出中度日,打谷子(稻谷),扛拌桶,担挑,运粪,交公购粮,使牛踏耙,吃尽了无数的苦头。

父亲张小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瓦工是门吃香手艺,父亲去公社基建队当学徒,每天早出晚归,回来还要干家中农活。那段日子,他过得很苦,但有苦咽在肚子里,他不说也无怨言。他踏实肯干,师傅很喜欢他。几年里,他由学徒,成了当地有名的瓦工师傅。

爷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未留下什么财产。那时,我四爷张伦明在县砖瓦厂工作。他对我们家的遭遇很同情,看到每次烧制的砖头有些次品废弃,就帮忙收捡起,然后转告我父亲,让其约和着弟妹,用架子车拉回家。积攒积攒,在亲友帮助下,我家建起三间瓦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那年,父亲才22岁。

父亲就是在这样的辛勤艰难的劳动中长大成人的。听说我父母他们结婚时(我母亲叫侯小菊),我父亲在家里连件新衣服都置办不起,还是借穿别人的。我出生后,大家庭在长辈主持下分家,兄弟仨均分,我家间半房,另分1口箱子、1个水缸。

为改变面貌,父亲只好到外面世界去闯荡。他到过新疆伊犁,去过山东日照等地。然而,外出务工的路也不平坦,人生地不熟,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再加上遇过老板的克扣,出去几年,不得已又回到家乡。


我祖母和他的三个儿子


日子得向前奔!他开始独立接活,为乡亲们建房。逐渐,在四邻八乡小有名气,慕名拜师者越来越多。父亲曾先后收了八九个徒弟。他在老道寺一带建筑行业站稳了脚跟。

干小工程是艰辛的。有时工地远,1辆自行车就成了他的交通工具。无论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季,他早出晚归,在工地上常常加班加点。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那么的忙碌,那么的经年累月地在忙乎。但坚强的他从不抱怨,默默地承受着苦与累。有时,会因工程质量问题与工友争执,但无论怎样,他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对工程质量绝不马虎。他的辛勤付出,使我家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我们也建房,住上了二层小楼。这成绩的背后,是父亲无数个日夜的劳作和艰辛付出!

20年前,政府组织编纂村志,曾将父亲的事迹收录其中,这也是对他造福乡里做出贡献的肯定。


一张大合影


父亲在辛劳中,始终不忘大家庭的责任。长兄如父。他铭记并做到,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时间从工地返回,看望自己的母亲和弟妹们。他关心母亲的生活,关心大家庭成员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祖母去世前,他晚上陪送在年逾耄耋的老母亲旁边。对于我的教育,父亲也倾注大量心血,鼓励我刻苦学习,不敢偷懒懈怠。在他的关爱下,他的三弟(我三爸)师范中专学校毕业后,先教书,后从政,在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乡镇和县林业局等单位任领导;他的二弟和三个妹妹先后成家,并通过努力,现今都过上了丰衣足食、幸福美满的生活,也都在城市里买房、买了车;几个侄女、外甥也都学有所成,供职于政府、电力、银行、国企等部门,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我也顺利考上师范院校,毕业后,现来到我爷曾学习过的地方,投身当地的教育事业。

父亲一辈子勤劳节俭。他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岁月,深知每一粒米、每一寸布来之不易。有时放工晚,顾不上做饭,宁可饿着,也不在街上买饭吃,坚持回家自己做;衣服穿旧,仍舍不得扔;即便生活好转,也从未改变简朴、节俭的习惯。父亲教育我们,要感恩图报。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我明白,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如何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拥有。在父亲言传身教下,我立誓将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如今父亲脸上已布满皱纹,头发变得花白稀疏,双手因长期劳作而粗糙不堪,腰椎也常常疼痛。父亲已不再年轻。他为我们付出太多,付出太多的心血与汗水!同时,他的坚韧不拔让我感动,他的勤奋和奋斗让我敬佩不已。他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家如今过上幸福的生活。在父亲身上,我看到一个顶天立地大男人的担当和责任。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什么是奋斗、拼搏,我们晚辈该如何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父爱高大厚重。他不善言辞,却一味默默付出;不善表达,但每一个关怀的眼神、每一次寒喧或交谈,都传递着爱。他教会我很多。他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做晚辈的过失或过错。父爱的博大中,也藏着一份温情,给予我们的是一种人间难得的温暖的陪伴。


伴随我父母一辈子的农家小院


回忆父亲已走过的路,他的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他成为瓦工、成为包工头,他释放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与精神,他平凡人生中蕴含着的伟大,我发自肺腑地想对他说一声:“爸爸,您辛苦了!感谢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感谢您为儿子付出的心血!”我要向您表达最诚挚的敬意,祝福您今天生日快乐!并祝愿您未来的日子过得幸福、充实、天天高兴!

父亲是灯塔,是榜样。我将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卓越;我要用行动回报父亲的爱,用成绩让父亲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本微信公众平台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汉江人物档案

张鹏,原籍勉县,80后,大学文化,教育工作者,现在南郑区某教育单位供职。在省、市级刊物上有多篇文章发表。现居汉中。


往期精彩  点击阅读

美利坚的零元购
朱鹮格格
歌赞诗友叶甲文
乡愁是一碗浆水面
悬空寺
夏侯惇文史之鉴映
青木川
家有三宝
长按识别二维码   支持关注投稿荐稿

汉江微信平台

传播地域文化 展现家乡之美

投稿邮箱:

1343357932@qq.com

联系微信:Hsgqsg

欢迎关注支持 投稿荐稿

汉江阅读微信平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投稿邮箱:

1343357932@qq.com

联系微信:Hsgqsg

欢迎关注支持 投稿荐稿

喜欢就点「在看」呗
▼ 快戳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汉江
传播地域文化, 展现家乡之美! 欢迎惠赐各类原创作品, 投稿邮箱:1343357932@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