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种源 端稳“中国饭碗”

文摘   2024-10-09 17:29   海南  



海南作为国内外唯一包括农村、农民、农业在内的全岛型自贸港,近年来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热带特色农产品供给为目标,通过种质资源优化、严守耕地红线、推行撂荒地复耕复种等方式,积极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托稳了中国百姓自己手中的“饭碗”,也通过增产增收,鼓起了农民们的“钱袋子”。





昌江黎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林日波:像这个是二化螟危害的,马上加上叶面肥,掺点含钾比较高的,提高我们水稻的饱满率。


这是台风“摩羯”和“苏力”接连带来强降雨之后,昌江迎来的第一个晴天。一大早,种植户张其东就跟随农技专家到自家的一千多亩水稻田里。




台风过后,最怕的就是病虫害和植株倒伏。不过,看着眼前这片金灿灿的稻谷依然挺立田间,张其东很庆幸自己选种了一个优良品种。



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峨港村种植户 张其东:这个品种是海南中科西陆4号,这种品种抗病力强、又抗旱、抗吹倒,所以今年台风那么大,它也还能顶得住。两年前我们就种了,这个品种主要它产量高、好种、好管理。



抗病、耐旱的新品种,大大减少了田间管理的成本,也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供了可能。而这些优势,都来自于实验室里的科技赋能。在“中科西陆4号”的研发源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里,专家们正在培育更多的新品种。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王效宁:水稻样品取了几个样?(288个)288个,那行,这个数量够了,那就可以通过这个多样性分析来进行,筛选出山兰稻的核心种子。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王效宁:山兰稻是我们本地的一个特殊的旱稻资源,它的优势就是蕴藏有比较丰富的抗旱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定位,进行克隆,来加速我们品种选育。中科西陆4号我们是把水稻的高产和旱稻的耐旱,把它的两个优势聚合起来,米质也达到了一级优质米的水平。


除了“中科西陆4号”,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还研发选育了同时适应盐碱地、旱地和水田的“三栖”稻种;更具备经济价值的“公坡香米”;产量提高4倍的“海丰糯1号”山兰稻种等多类别高品质稻种。在王效宁看来,一项项科研成果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年中国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科研扶持不断加强。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王效宁:像以往选育一个品种可能要五到八年,那么现在我们一年加四代,一般五到六代基本上就可以稳定了,所以我们一年半就可以出一个稳定的品系。


小小的一粒米,一头连着研发,另一头则连着农户。为了更好地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带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海南不仅发布了《海南省水稻良种推广暨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举办“海南好米”评选活动,还通过搭建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科技转化全产业链条。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王效宁:这个体系涵盖了我们野生稻资源、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病虫鼠害的防控、机械化和产业经济六个领域方面的内容。分工协作,最后成果是融合在一起。然后我们还有三个试验站(开展)区域的试验示范,就能够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那我们的(科研)成果就能更快地在老百姓地里面开花结果,也就相当于把我们论文写在大地上。


昌江黎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林日波:昌江是干旱少雨的地方,很多荒地、坡地,农田都种不上去,都没有水去种植。2021年我们就跟省农科院对接,各乡镇都小面积示范推广,就觉得挺适合种植,所以这一两年各乡镇都在大力推广,目前达到一万亩左右。


通过推广,如今,抗病、抗旱、还高产的“中科西陆4号”已经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得到广泛种植,除了让撂荒地产生价值,不少曾经改种经济作物的农田,如今也重新种上了水稻。  

    


种子好、收益高,老百姓都愿意种,大国粮仓也越来越丰盈。就在国庆节前夕,张其东的一千亩水稻迎来了大丰收。



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峨港村种植户  张其东:现在我们中国很多大企业搞粮食 它一收 不管你搞多少 一千两千亩 保证给你收完 不丢下一粒的谷子 我们种这么多也有几十万(收入) 以后我们中国年年丰收年 农民的大饭碗就有保障了



来源:海南新闻联播



往期回顾


三亚4年引进260种同纬度热带及亚热带果树品种



为种业振兴插上创新之翼 ——第二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全体大会侧记



省农业农村厅:向种图强,服务“国之大者”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海南农业农村


海南农业农村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官方公众号,权威发布“三农”热点资讯和政策信息,带您品鉴“海南鲜品”、领略和美乡村,海南农业农村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