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过渡性思维+尺度思想 !复习的重点、命题的高频考点!

教育   2024-11-04 20:17   浙江  
【地理百科】认真聊一下当前欧洲的天然气危机!












































标星★或者置顶本公众号才可以收到最新鲜的文章哦 ! 

本公众号资料都存在知识星球上哟! 加入会员可自主下载的! 需要发票的知识星球提供发票! 

选考地理资料库(学生)! 欢迎同学们扫码加入会员自主下载资料的! 

一、过渡型思维
地理“过渡性”思维

(一)地理过渡性思维的产生
1.地理学科特征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特征,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新课标地理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性思维就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两大核心素养结合体,所以在高考中越来越重要。

地理学家运用单项或综合指标来划分区域,从而在地图上确定区域之间划分的界线,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抓手,自然地理界线一般是由重要山脉(界山)、河流等组成。

2.自然地理界线
地球表面没有这些界线,界线两侧的地理差异也没有特别明显。


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亚寒带,从上图根本找不到。因为从热带到温带,亚热带只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同理从温带到寒带中,亚寒带就是过渡带。

区域界线所处的位置往往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地带,地理差异具有渐变性。
在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中,往往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而对区域之间过渡性的关注相对较少,甚至把区域界线绝对化。

(二)地理过渡性思维典型案例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为例
要确定一条地理界线并不简单。通过降水量、温度和植被这3个主要指标,才能基本确定“秦岭—淮河”线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
1.降水量
通过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发现,“秦岭—淮河”线基本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指标。下图为四大干湿地区划分标准和分布图。

2.温度(热量)
“秦岭—淮河”线也基本上是我国1月份零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以南区域1月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河流冬季基本上不结冰,而在“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冬季河流一般结冰,且越往北河流结冰期越长。

3.自然带(典型植被)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

通过以上3个主要指标,才能基本确定“秦岭—淮河”线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但是秦岭—淮河一线不是实实在在的一条线,而是一个呈带状的有宽度的过渡区域。

同样,秦岭不只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众多山脉,而是南北纵横数十、数百千米的庞大山系,因此淮河两岸相隔的空间,自然景观、气候、农业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说明我们自然地理界限(地图上显示为一条线)不是一条线,而是明显有过渡性。

(三)地理过渡性思维对于地理高考的重要性

1.过渡性地带成为高考热点区域的原因
过渡性地带的区域环境条件复杂多样,能体现出区域内部差异性显著,便于考察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过渡性地区一般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多样(例如处于农牧交错带);由于热量和干湿的多样性造成生物多样性显著(陆地自然带多样);过渡地带由于自然条件不稳定性,往往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是重要生态治理区,也是选必二和选必三典型案例去区,因而高考命题专家喜欢以地理过渡区为命题背景区域。
2.最近几年高考题体现了区域过渡性
如2020年全国卷1治沟造地;2020年全国卷2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2020年全国卷三37题毛乌素沙地;2021年甲卷37题祁连山等。

如:地理高考中总有一座山脉需要我们翻越。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理高考出镜率高的山脉---祁连山。

祁连山,在地理高考中出镜率之高,快成为近几年各省地理试卷的“老熟山”了。2021年全国甲卷祁连山西段地质地貌、2021年湖南卷祁连山冰川、2021年全国乙卷祁连山自然带、2019年海南卷祁连山山谷风等,这些都在说明祁连山的重要性。频繁出现的原因在于,祁连山位置的过渡性。
(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和地下水等。
祁连山在近期高考中频率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它位置的过渡性。它处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又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祁连山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对河西走廊的影响。祁连山地抬升气流,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山地海拔高,发育了众多冰川;夏季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及地下水,为绿洲提供水源;河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为绿洲提供肥沃的土壤,最终造就了河西走廊。由于降水的差异,祁连山东、中、西三段形成不同景观,即森林、草原、荒漠;由于东北坡基带海拔低、垂直高差大,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并且为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蒸发较小,使得东北坡山地垂直带谱比西南坡复杂。

一、尺度思维

(一)尺度思维的由来

1.尺度概念

在地理学中,尺度是指地理事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即空间范围大小和时间间隔长短,又可指观察和研究地理事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和时间单位。“尺度”是地理学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层级性、相对性、关联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2.尺度分类

(1)划分标准不同可以分为时间和空间尺度


(2)尺度思维在区域地理中地位图



3.尺度思维构成要素

尺度思维是通过尺度的透镜观察和理解地理事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观念, 包括尺度划分、尺度匹配、尺度关联、尺度效应、尺度选择和尺度推绎等思想内容(如图1) 。

(二)“尺度大小”是尺度思维灵魂所在

尺度思维是地理思维中的重要思维,尺度思维可以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大尺度一般关注整体,忽略细节;注重“普适性”;小尺度一般关注“特殊性”,注重细部特征的探究。

以大气运动为例,按照尺度大小来划分三种类型的大气运动。

1.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

大尺度大气运动就是全球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是全球性大气运动,建立在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无海陆差异),还有太阳直射点永远直射赤道理想的全球大气运动模式。


三圈环流产生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是分析天气和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的最主要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是选必一最核心知识点,也是高考选考高频考点,考前复习必须重视起来。

2.中尺度大气运动(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成因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包括热带气候(南亚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东亚季风)。在南亚地区由于季风环流产生的洋流季节性变化也是高考常查的高频考点。

3.小尺度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小尺度大气运动就是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例如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等。

(三)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尺度思维关键点

1.地理规律有尺度大小限制

地理规律是建立在一定尺度大小上才成立的。没有尺度大小的一般地理规律不能解决具体区域地理问题。离开了尺度,区域规律就是错误的。

例如中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但是福建省降水是西多东少,而新疆则是北多南少。

2.地理解题思想:宏观(大尺度一般地理规律)把握,微观(材料情境设问等小尺度限定词)切入

从宏观(大尺度)地理规律出发,关注微观(小尺度)的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

做题时候,我们同学可以向上(大尺度)去思考,也要学会要下(小尺度)去想想有没有特殊地形,洋流等影响因素存在。


大尺度上的地理事象规律是小尺度上地理事象产生的背景。例如我国北方1月份湖陆风就需要考虑大尺度的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势力大改变小尺度湖陆风了,造成湖陆风出现没有昼夜差异这一特殊情况。
3.审题核心思想:时空位置和时空尺度大小

地理试题审题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设问时空位置和时空尺度。地理位置(空间纬度和海陆位置,时间的所处发展阶段)是地理思维起点,是解地理试题第一步,不能犯错,不然后面都错了。

试题设问主语的时空尺度越大,越关注宏观和整体;试题设问主语的时空尺度越小,越突出微观和细节,即就是小切口问题(本公众号全面有文章专门介绍,可以去查看)。

典型例题:


【试题解析】本题组以南美洲秘鲁人口分布图和安第斯山脉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图为区域背景,考核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第1小题:人口分布主导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地形、水源等。安第斯山脉西侧水源少人口密度高,排除B;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均为平原(沿海平原和亚马孙平原)排除A。秘鲁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再加上西海岸秘鲁寒流影响导致该纬度西部地区形成非地带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属于亚马孙平原局部)。
本组题关键点是要明确南纬10度在南美洲秘鲁西海岸不是地带性热带雨林,而是由于秘鲁寒流形成了非地带性热带沙漠气候。故答案为:1.D   2.A。

(四)非地带性就是小尺度分布和大尺度一般规律不匹配
1.局部地形导致的非地带性

地势高度、坡度、坡形、坡向等
地形变化→气温或水分或干湿状况变化→矿物及盐分变化→土壤变化→构成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植被生态系列。
地形导致的一般原理举例: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谷地山坡晴朗无风的早晨易产生逆温。
c迊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落在半山腰;背风坡气流下沉较干热,产生焚风效应。
d阳坡光热足但蒸发强,阴坡光热少但蒸发弱,土壤水分状先应看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额。一般我国北方的北坡是阴坡,蒸发较弱,在降水少的情况下,阴坡土壤含水率高于阳坡,植被生长条件好于阳坡

2.小气候因素
①坡向、坡度、高度、坡形不同→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湿度、通风条件(山谷风、海陆风,盛行风与热力环流的叠加)差异→水分条件差异植被或土壤差异。
②中国南方湿润→南坡光热水足→植被生长优于北坡;北方降水少→北坡阴坡→光热水比南坡少→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生长好。
③大湖效应可使运动旳气团变性;
④山体效应使同高度山体内部气温偏高,蒸发加强,水分条件减弱。
⑤热岛效应
⑥两极区域注意冰雪反射率,气候变化对下垫面的改变及产生的效应。
⑦绿洲风影响局部热力环流
⑧受地形影响,背风地带气流下沉,降水少,形成干热河谷的环境特点。
3.岩性和土质因素
①岩石风化状况差异
→土壤矿物质、土酸酸碱度、土质机械组成差异→生物生境差异。
②坡度差异→沉积相差异→植被差异。
③土质不同→沉积物机械组成不同→地下水分布差异→土壤性状差异→植被差异异。
4.自然灾害因素
小尺度时间内的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虫灾等自然灾害使自然环境产生地方性的改变。
5.人类活动因素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状况→地貌及水文变化→植被覆盖率、湿地面积、土壤等自然要素改变→形成独特地理环境。例如爱尔卑斯山麓自然段带不是地带性植被而是人工山麓牧场。

6.地理位置导致的非地带性

偏僻、封闭或远离大陆的孤岛,物种传播弱,生物进化慢,物种独特古老。


序: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在备《高考地理中的水平衡原理》一节公开课时,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一些研究,又是在整合网上的资料基础上完成的,上完了公开课但总觉得工作远远没有结束,今天中午就乘着刚上完课就把前一段时间整理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关于平衡的理论,比如水量平衡、海-气热量平衡、河流的冲淤平衡、生态平衡、人口迁移(城市化)、产业转移中的动力和阻力平衡等等。

u考查内容:自然地理平衡原理类

热量平衡,如地气辐射平衡、海气收支平衡等,热量交换一般有三种形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水量平衡,如河湖等水体演化过程、盐度变化。

冲淤平衡,如纵向平衡、断面平衡、平面平衡等。

一、水量平衡原理

定义: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原理:收=支

水循环是地球上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水量平衡是水循环内在的规律。水量平衡方程式则是水循环的数学表达式,其方程式为:

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径流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所以:

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

地表水下渗到地下之后,一部分会储存在地下的土壤当中、一部分会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为生物水,再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散发的大气当中转化为大气水,一部分也会直接从土壤当中蒸发掉转化为大气水,所以:多年平均下渗量>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

下渗的水越多,地下径流量也就越多,但下渗的水没有完全转化为地下径流量,没有转化为地下径流量的那一部分,大部分通过植被蒸腾和土壤水蒸发循环到了大气当中,所以:

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下渗量和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

下渗量越多,地表的水就越少,所以:下渗量和地表径流量呈反相关关系

或者,我们可以再用上面的几组关系来推断。下渗量越多,蒸发量就越多,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可以推断在降水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蒸发量增加,必然径流量减少。虽然径流总量减少,但是下渗量又和地下径流量呈正相关,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量也是增加的,根据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地下径流量,可以推断当径流总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时,地表径流一定是减少的。依然得出:

下渗量和地表径流量呈反相关关系

不同尺度的水平衡

探究一:大尺度下的水量平衡

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

探究二:中尺度下的水量平衡


 原题呈现

水平衡的应用

课后探究:小尺度下的水量平衡

结语:水平衡原理是高考地理的一个热点问题,只要涉及水量平衡或变化的问题都可以用水平衡原理来分析。由平衡到失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都涉及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收入与支出,从“失衡”视角探究原因,从“促衡 ”方向寻求对策,这就是本的核心思想—“平衡”思维。但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稍有偏差,则谬之千里。

二、热量平衡

热量收支平衡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分析海—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热量平衡,如地气辐射平衡、海气收支平衡等,热量交换一般有三种形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潜热传递是指水在蒸发(或冰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相反,水汽在凝结(或凝华)时,又会放出热量。如果蒸发(或升华)的水汽,被带到别处凝结(或凝华),通过水相变化,就会伴随着热量的传递。 

热量传导是指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内部热量由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过程,是固体物质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当地面与空气之间,或者空气团与空气团之间有温度差异时,也会以传导方式交换热量。 

辐射传递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的放射和吸收而进行的热量交换方式。大气增温主要依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同时大气也通过其放射出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这种以辐射方式交换热量的现象不仅在地面与空气之间,而且在空气团与空气团之间也一直存在。

意义:全球总体热量收入和支出是动态平衡的。在低纬度地区收入>支出,高纬度地区支出>收入。所以大气环流和洋流使不同纬度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维持了地球热量平衡,避免低纬地区越来越热,高纬度地区越来越冷现象出现。

结语:地—气之间、气—气之间经过不同方式的热量交换和传递过程,其热量收支状况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影响着各自的温度。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其热量有收入,也有支出。如果其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则热量盈余,气温上升;如果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则热量亏损,气温下降;如果热量收入等于支出,则热量平衡,气温稳定。综上所述,高考对热量收支平衡原理的考查较为频繁。虽然此类问题与物理学科密切相关,但高三师生在备考时,切不可本末倒置,一味加大难度,将地理课堂变成物理课堂,只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主干知识,将此类问题梳理归纳,转化成地理问题,用地理思维进行解答,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三、冲淤平衡

1.冲淤平衡概念

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

2.冲淤平衡视角:时空角度

根据定义,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上游来沙量,二是河段的水流携沙力(河段泄沙量),当这两个变量基本相等时,即冲淤平衡。然而,现实情况中,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冲淤平衡需要有空间视角(上游来沙量和本河段水流挟沙力)能力。
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有的时期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河床则发生淤积;也有的时期则是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时,河床则被冲刷。所以冲淤平衡还需要时间视角能力。
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时常态。
当然,就较长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来说,河床形态经过调整有可能与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河段趋于相对的冲淤平衡状态。

3.“冲淤平衡”的三个原理

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注意: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河口处由河流潮汐共同决定海岸线进退变化。

四、思维

1.逻辑思维是模型的基础

地理学习必须具备逻辑思维,可以说这是所有学科都具备的思维。讲到一种地理现象的时候,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研究清楚为什么,因为什么导致了什么,然后再导致了什么。比如:渔场的成因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等。

2.时空思维

时空思维是地理学科的独特思维,研究一个区域,既要研究该区域在时间序列的变化,又要从区域的尺度上看它在整个大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之间以及与整个大区域的关系。比如研究一个区域的气候,既要研究历史时期该气候的变化,又要研究该区域气候变化对其他区域甚至是全球的影响。

3.尺度思维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在地理学中,尺度是指地理事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量度,即空间范围大小和时间间隔长短,又可指观察和研究地理事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和时间单位。“尺度”是地理学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层级性、相对性、关联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尺度大小”是尺度思维灵魂所在尺度思维是地理思维中的重要思维,尺度思维可以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大尺度一般关注整体,忽略细节;注重“普适性”;小尺度一般关注“特殊性”,注重细部特征的探究。以大气运动为例,按照尺度大小来划分三种类型的大气运动。

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尺度思维关键点

1.地理规律有尺度大小限制地理规律是建立在一定尺度大小上才成立的。没有尺度大小的一般地理规律不能解决具体区域地理问题。离开了尺度,区域规律就是错误的。例如中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但是福建省降水是西多东少,而新疆则是北多南少。
2.地理解题思想:宏观(大尺度一般地理规律)把握,微观(材料情境设问等小尺度限定词)切入从宏观(大尺度)地理规律出发,关注微观(小尺度)的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做题时候,我们同学可以向上(大尺度)去思考,也要学会要下(小尺度)去想想有没有特殊地形,洋流等影响因素存在。

总结:大尺度上的地理事象规律是小尺度上地理事象产生的背景。例如我国北方1月份湖陆风就需要考虑大尺度的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势力大改变小尺度湖陆风了,造成湖陆风出现没有昼夜差异这一特殊情况。

五、总结:地理平衡类答题思路

1.探寻对立是运用“平衡”思维解题的起点。

2.结点是系统构建地理演变的“知识立项”——要进行过程拆分。

3.落点是规范地理演变的个性表述

结语:地理学科作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帮助学生构建人地和谐关系的学科任务背景下,探究地理事象的时空演变规律、成因和应对措施就成为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任务,成为学科检测的一项基本地理技能和素养,涉及自然领域的大气运动、水文变化、地貌变迁、生物演变及自然灾害,也涵盖人文领域的人口增长、资源调配、环境整治、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等地理事象,对这些地理事象可以从“失衡”的视角探究原因,从“促衡”的方向寻求对策。事实上,在面对认知、分析、解决上述普遍存在的地理演变类问题时,学生常常出现答题表述片面、随意,地理解答能力的发挥明显受到制约。造成这种困局的主要原因是在普遍的“师教”“生学”活动中,缺乏一种思维统领下的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即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也不能组织成切中题意的答案。因此,建构抽离知识或试题现象的学科辩证思维在帮助学生提升地理问题的解题能力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方法论上讲,一次演变就是一种原有平衡的打破,而平衡就有对立的双方,按照对立的双方进行综合思维,就能够找到问题的多方面成因;从此消彼长的失衡切人有利于找到演变的形成原因;从扶“弱”抑“强”的促衡着手就能自然地找到应对措施。这就是提高学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平衡”思维。

..........

免责声明:数据来源于网络,容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QQVIP群:882321613/615444974/700527739(试卷、课件、技巧、知识整合为主,加群先加微信13735334348或13615757828咨询)一次加3个群,2个为已满的10G资料库,永久使用。

资料介绍:





如何加入高中学考选考地理QQ会员群:只要扫一下以下二维码加微信1373533434813615757828,再转年费会员270元;永久会员另议,然后加我QQ好友280779546,我就邀请你进会员群群!

微信1

微信2

QQ

QQ会员5群:

知识星球:https://t.zsxq.com/JmYnYJm(试卷、课件、技巧、知识整合为主

选考地理资料库(学生):https://m.redring.cn/ex-group/10412?uid=676019&f=2(试卷、学习技巧、知识整合为主

公众号试卷及答案、重点解析wordPDF文本见会员(VIP)版

想同步发你资料,助你教学和学习的!就加入VIP

请加QQvip群:615444974/882321613

温馨提示

地理选考原始分差1分,赋分差1-3分!!

想试用公众号word或PDF文本的,请写邮箱!

想同步发你公众号试卷及答案、解析的!就加入VIP!

可留言或加微信13735334348或13615757828聊!

QQ群VIP:请输码615444974/882321613加入,资料同步共享!

自主下载已发资料!可扫码加入学生群(小红圈)或教师群(知识星球)!

加入知识星球(教师群)可由知识星球提供发票!

欢迎师生、家长们咨询!!

欢迎备课组长、课代表垂询!!

高考路漫漫,我们陪你一起走!


高中地理资源交流联系小编13735334348引导进群、加VIP) 


叙利亚在巴以冲突中赢了!收回了部份戈兰高地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及命题趋势分析

可叹!郑州女教师工作仅3个月跳楼自杀,212字遗书曝光!

从地理视角看日本核废水排海的影响?首批症状是.....

2023高考再次证明: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真正拉开孩子间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家长都读一读)

高三该不该严管孩子?家长到底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至关重要一年

改口真快!举报新东方的网红带货“翻车” ,回应称暂时不触碰教培领域……

逼疯张雪峰:高一选科没选好,考研、考公时才发现竟无路可走……

2023年十大“铁饭碗”出炉!公务员跌至第八!教师第九!第一你肯定不知道!

北大博士毕业后当城管,被群嘲“读书无用”,看到薪资后集体闭嘴了!

做地理教师有多难?还有官方吐槽!

2024届高三高考大事件时间一览表!含全年复习规划,建议收藏!

“3010”职称制度,或是一线教师的福音

教育局通知:教师“淘汰制”正式实行!取消绩效,调岗退出!

悲痛!又有学生跳楼!致家长:暑假请不要再以各种名义给孩子配手机了!(转给家长)

【地理百科】“水稻上山”?究竟是回啥事?关于“水稻上山”限定条件的权威解读!配水稻上山实景图

【地理百科】卫星视角看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全民总动员 | 拒绝日本海鲜乃至食品,从现在开始

【地理百科】经典艺术文化类纪录片(地理、历史、生物),假期必看!可收藏!

【地理百科】做地理教师有多难?还有官方吐槽!

【地理百科】《看见台湾》,号称台湾省史上最贵纪录片

【地理百科】天上西藏,人间天堂!西藏这20处宝藏地,你去过几个?

【地理百科】2023年春晚全是高考考点!各科名师连夜整理,今年一定考!

【信息】2023年1月首考预测:物理8.8万人,化学6.2万,地理19.4万,各科会有多少100分?

【地理百科】高考中的地膜——给大家总结12种

【地理百科】图像形象如何巧记中国各省区轮廓图?

【地理热点】热点时事最新整理!2023高考题目素材都在这!

【地理百科】高中生选科应该选地理?数据告诉你!附地理学专业排行榜

【地理热点】冬季风暴席卷美国 “大气河流”是主因

【地理热点】浙江省2023年1月选考科目地理学科命题思路及试题评析

【地理百科】那么离谱的推理题,地理老师是如何破解的?

【地理热点】先睹为快!2023年1月浙江地理卷考了什么?

【地理热点】治沙利器 “沙漠魔方”草方格

【地理热点】2022卡塔尔世界杯!卡塔尔地理试题汇总

【地理热点】横穿喜马拉雅山:中尼铁路,意义有多大?

【地理百科】为何要尽力避开第一波感染?附新冠地理考点!

【地理百科】川藏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与挑战

【地理百科】法国人,为啥自称高卢雄鸡?

【地理百科】世界上最美的峡谷,在中国!

【地理百科】中国最有故事的10条老街,值得走一走!

【地理百科】雪后的中国,到底有多美?

【地理百科】高考地理常考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分布,赶紧收藏!

【地理百科】究竟什么样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地理百科】全国各地新教材“优质地理视频课”,仅供各位学习!(在线视频)5

【地理百科】全国各地新教材“优质地理视频课”,仅供各位学习!(在线视频)4

【地理百科】全国各地新教材“优质地理视频课”,仅供各位学习!(在线视频)3

【地理百科】俄罗斯领土扩张史

【地理百科】突然宣布!抗疫三年,风向终于变了!

【地理百科】全国各地新教材“优质地理视频课”,仅供各位学习!(在线视频)2

【地理百科】全国各地新教材“优质地理视频课”,仅供各位学习!(在线视频)1

【地理百科】今日23时08分!出征!“他想把飞天所有的感受记录下来,送给全国的孩子”

【地理百科】历史上的气象战—涿鹿之战

【地理百科】钢铁动脉为雪域高原插上腾飞翅膀

【地理百科】中国-老挝铁路开通快周岁了!附相关试题及解析

【地理百科】地理视角看卡塔尔世界杯32强球队!

【地理百科】北上广2022薪酬数据发布!哪些行业高薪?哪些专业抢手?

【地理百科】中国的底牌:万一战争爆发,我们能否顶住?(绝对干货)

【地理百科】央视再次聚焦!这条海外高铁意义重大

【地理百科】好山好水好风景!

【地理百科】中国再一次让国人骄傲!速看!

【地理百科】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地理百科】中国再一次让国人骄傲!速看!

【地理百科】世界最美菊花,80朵终于集齐,太珍贵了!

【地理百科】一叶金黄 温暖深秋

【地理热点】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附相关试题

【地理百科】高考地理常考的主要农作物和水果分布,赶紧收藏!

【地理百科】阿拉斯加,俄国永远的痛!

【地理百科】欧洲告急!超强新冠变异毒株突袭!!

【地理百科】认真聊一下当前欧洲的天然气危机!

【地理百科】震后求生17天!甘宇是史上遇难求生纪录第一人吗?

【地理百科】去了珠峰才知道,这里的路标是尸体;去了夏威夷才知道,女人不用穿bra;去了泸沽湖才知道,女儿国是真的存在!

【地理百科】“中国不能也不会躺在歼20运20直20的功劳簿上”

【地理百科】地理视角看被炸的“克里米亚大桥”!

【地理百科】失去乌东四州,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

【地理百科】中国唯一3000年不改名的古代的超一线城市

高考地理为啥越来越难(玄)?考生应该怎样应对变得越来越难的高考?

【地理百科】100张地理动图,帮你搞定所有地理难点! 简单易懂, 速转!

【地理百科】秋天最值得去的14个旅游目的地,你去过几个?

【地理百科】今天,俄罗斯给中国狠狠地上了一堂课!

【地理热点】北溪一号、二号天燃气管道被炸,你认真了解过这些项目吗?(附相关试题)

 【地理热点】洞庭湖降至有记录以来九月最低水位(附相关试题)

 【地理百科】俄占领下的扎波罗热核电站到底有多危险?

 【地理百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三个全国中学生地理奥赛!

  【地理百科】是国家公园,也是我的公园

  【地理百科】天赋觉醒!中国人刻在DNA里的种菜技能,种出绿的红的黄的白的粉的……

   【地理百科】新疆的秋天,美到窒息!

  【地理百科】杭州的秋,看一眼,惊艳一整年

  【地理百科】北京出上联,上海对下联!各省市对联,真是绝了!

【地理百科】世界最美菊花,终于找齐了!

  高三3轮复习应该怎么规划?这几步看完受益匪浅!

【地理热点】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导图与图解重难点(人文地理部份)

【地理热点】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导图与图解重难点(自然地理部份)

【地理百科】纪录片《行星地球》第一集:两极之间

【地理百科】内蒙古也太长了吧 !

【地理百科】台湾地区 - 台湾省 - 台湾岛

【地理百科】现场直击!解放军联合演训48小时

【地理百科】“吉林一号”带你看遍中国田野,原来大地如此美丽,田野如此多样!

【地理百科】地理高考试题中的33种植物

【地理百科】适合中学生观看的15部励志电影,迷茫时点燃你的学习激情!

【地理热点】人文地理23个核心考点整理汇总

【地理百科】最强航拍!中国空间站视角下的蓝色行星

【地理百科】“东数西算”与“南水北调”有什么不同?

【地理热点】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过程类难题?

【地理百科】那些年坑爹鬼畜有趣的地理题目,超冷!神题!

【地理百科】高中地理易混淆地理概念辨析,别再混淆了!

【地理百科】俄罗斯与欧盟博弈的焦点:天然气

【地理百科】春天咋还这么冷?原来都怪倒春寒!

【地理百科】知乎高赞:躺平之后, 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地理百科】东航MU583空难亲历者的自述:九死一生,噩梦一场!

【地理百科】春天挖野菜,送你一部“野菜大图鉴”,教你轻松识别18种野菜!

【地理热点】“十四五”规划中的地理知识点!

【地理百科】为什么中国必须守住加勒万河谷?

【地理百科】新疆最美风景排行榜,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地理百科】世界各国国旗图案的寓意,太全面!


目前2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高考中考路上和您在一起!↓↓↓


高中学考选考地理
分享最新的地理考试信息和模考卷、系列精练,新教材及综合复习等课件,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能力培养,延伸地理课堂,拓展地理百科,是提升素质和取得满意的成绩的必备资源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