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谱绘民族团结教育新篇章 推动新时代西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5-02-11 16:41   青海  


城西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工作体系,努力创新教育特色,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实际行动汇聚民族团结正能量,共同谱写民族团结教育新篇章。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政课程,依托“1+2+N”思政育人模式,打造“七彩”思政课堂,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赋予新的内涵和寓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措并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特别是青色省情课堂,围绕“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主题,积极参与“走进青海”社会实践活动,探访青海博物馆、盐湖研究所、青海图书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及西路军纪念馆等场馆,亲身体验青海的独特风情与深厚底蕴,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胜利路小学架构本校“三色”校本思政课程中的橙色两路课程,将新时代以传承和弘扬青藏公路精神铸牢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与探索,讲好青藏公路的故事、讲好青藏公路第一校的故事。
提升教职员工素养。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知识作为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全面深入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开展创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组织各学科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晒课”活动,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努力突破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模式,对全体教职工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入心入脑,切实指导全体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步创建融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不断尝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开展形式丰富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载体,结合教学大纲和标准,研究民族文化课题,加强多民族合作与交流的教学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
全面优化育人环境。强化环境育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阵地和宣传栏。在校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亭——石榴亭。强化班级文化建设,从不同角度举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读书角活动,广泛展示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知识内容,包括讲述民族故事、民族歌曲演唱、民族诗歌朗诵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深入学生心中。校园文化以正确鲜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步工作导向引导教育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构建了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促进师生“三交”融合。深入实施各民族交流交融“十项”行动,选派青年优秀教师到湟源、玉树进行支教,开展手拉手帮扶、结对子、参观交流、微研学、同课异构、爱心捐赠等活动,覆盖各族师生1000余人次,让民族地区老师接触到先进教育理念和水平,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西区优质资源辐射民族地区能力不断提升。全区各校以教育集团为核心,通过党支部、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合力携手各集团校积极开展城乡学生之间校园学习、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互动式、体验式的交流互访活动,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活动覆盖面达到各校师生90%以上,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入脑入心。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线上”和“线下”同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举办民族团结成就微型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普及民族知识,宣传民族政策,切实营造浓厚的创建宣传舆论氛围。文汇小学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地雕这一独特资源,开展“文雅小讲师”—“弘扬青藏高原精神”活动,积极培养“红领巾讲师团”。通过选拔和培训,共培养出20名优秀的“红领巾讲师团”成员,成为校园民族文化知识传播的小使者。近两年,兴海路小学被评为全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点,行知小学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兴海路小学、文汇小学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华小学评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兴小、行知、光华被评为市级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


来源丨区教育局


投稿地址:cxqwxcb@163.com

魅力西区
魅力西区信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