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个时期的“贫穷”,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它并不是一场偶然的灾难,而是新中国起步时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
1949年,中国刚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重枷锁,经过了百年的屈辱,国家积弱积贫,废墟遍地。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疾苦,国家一度沦为“东亚病夫”。蒋介石败退台湾时,几乎将所有的国库金银掏空,连基本的财政支撑都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的经济几乎归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百废待兴。那时,全国的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80%的民众是文盲,绝大部分人民还在为吃饭而挣扎。那时,人均寿命才35岁,很多地方连最基本的药品、医疗都无法保证。
可以想象,在那种历史背景下,如何能避免贫穷?然而,这段历史的贫穷,正是我们今天一切辉煌成就的根基!
有些人偏偏只盯着过去的“贫穷”不放,仿佛一切问题都来源于“贫穷”。然而,他们忘了,贫穷只是过去那个历史阶段的外在标签,无法掩盖那个时期的伟大意义。历史的伟大,并非在于一时的富裕,而是在于那段“贫穷”时期里,国家是如何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如何在绝对困境中通过极大的牺牲和奋斗打下基础。
没有那些年人们的勒紧裤带,如何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如何能有今天的崛起?毛主席曾说,“我们要为人民打下基础,哪怕是经历贫穷的日子,也要让我们的子孙在繁荣中站得更高、更远!”
我们看到的是那三十年里,国家虽然物质匮乏,但却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悄然崛起。那三十年,或许有贫穷,但也充满了伟大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那个时期,国民经济在极为贫弱的情况下,逐渐积累,逐步打下了国有经济的基础,建立了工业化的根基。特别是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钢铁、煤炭、机械制造业,逐渐从“洋货”依赖中脱离。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正是从那个阶段的艰苦奋斗中汲取了营养。而今天这些试图抹杀前三十年历史成就的人,简直就是对历史的亵渎!他们好像忘记了,如果没有那个时期的牺牲和付出,今天的繁荣又从何而来?
这其中最令人愤慨的,就是某些人利用所谓“贫穷”做文章,抹去那个时代背后艰苦付出的英雄形象。他们居然把怀念那个时代的人民贬低成“怀念贫穷”,这种说法简直是无耻至极!怀念过去,不是怀念贫穷,而是怀念那段充满血与汗的奋斗历程,是怀念那个时代人民的团结精神、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怀念那个年代,哪怕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仍然有着坚定理想信念、顽强拼搏的力量!他们抗住了国家的贫困,挑起了工业化、现代化的重担,而我们今天的富足,正是站在他们那代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实现。
所以,那些高喊“怀念贫穷”的人,根本就是在为个人利益抹黑伟大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允许这些人歪曲历史、贬低伟大的奋斗精神。没有前三十年那段艰苦的历史,今天中国又怎么可能站起来、富起来?这段历史不容抹杀,它不仅为我们今天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那一代人铁一般的信念和坚韧的精神!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捍卫那段历史的价值,捍卫毛主席在那个年代奠定的伟大基石。我们要让更多人认识到,怀念那个时代并非怀念贫穷,而是怀念那个时代的奋斗精神!是怀念毛主席,怀念那个公平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