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吉林长春的张慧荣,1958年从吉林工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银川起重机器厂,参与到三线建设的热潮中。近日,记者来到张慧荣老人家,聆听她讲述三线建设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火热的青春,炽热的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青年人的至高理想。张慧荣回忆,1958年初夏的一个下午,放学后所有的学生都被留在学校大礼堂,大家围成一团,班主任拿着一份名单念起了通知。“王礼、张慧荣,去银川!”他们的去处,是银川起重机器厂。这个2000公里以外的城市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张慧荣的眼前。随后,张慧荣和同伴们从大连出发,经过北京先到内蒙古包头,辗转绕道甘肃兰州,最后到达银川。火车越往西北走,景色也越荒凉。但他们心中都有一种信念,既然决定了,就要坚持到底。抵达银川后,张慧荣得知被分配到宁夏通用机器厂(银川起重机器厂的前身)。来到厂区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建造住所。“在银川建房子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建房子使用的是土坯和黄泥。我们在厂区附近建了一排小平房作为宿舍,这才有了安身之所。”张慧荣说。每天清晨,宿舍外开始热闹起来。公用水池边,刷牙、洗脸、洗痰盂、洗拖把,他们一天的工作从哗哗流水声中开始。洗漱完毕,吃完早餐,步行不到十分钟便是厂房,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夕阳落下,宿舍墙外如早上一般热闹起来,吃过晚饭后,换下工作服,大家在院子里拉拉家常、洗洗涮涮。这个距离东北2000公里的西北城市,无数的“三线人”命运在此交集。
“在1958年9月之前,宁夏几乎没有机器加工厂。马鸿逵留下的一个枪械修理所成为了通用机器厂的筹备处,在此基础上筹建新的宁夏通用机器厂。”张慧荣说。1959年动工,1961年投产,产品包括16行播种机、喷灌产品以及牛头刨床和小车床。投产时工厂有300多人,到1965年,已发展到1300人。在三线建设的大背景下,大连起重机器厂的一部分设备和技术人员迁至宁夏。迁来的技术人员约300人,设备齐全,各工序各工种人员都配置完整。1965年宁夏通用机器厂和大连起重机器厂合并成为银川起重机器厂,张慧荣的丈夫王礼成为该厂的第一任厂长。“银川起重机器厂的产品销售基本覆盖全国。”张慧荣骄傲地说。当时除了西藏、贵州和新疆,银川起重机器厂的产品在其他各省都有销售。其中,400吨重的门吊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当时全国起重机器生产厂家实力排名中,第一是上海起重机器厂,第二是大连起重机器厂,第三就是银川起重机器厂。银川起重机器厂主要生产起重机和减速器,起重吨位从5吨发展到400吨,减速器从重200公斤发展到四五吨,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更新。值得一提的是,张慧荣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曾去工业技术发达的德国学习起重机产品制作。“我是做技术工作的,主要制作齿轮,制作齿轮需要特殊的刀具和夹具,正好厂里当时要从德国引进一个新的减速器,就派我们几个技术人员到德国学习了1个月。”张慧荣回忆说。学习回来后,他们制作了两台试件,广受好评。张慧荣长年坚守在生产一线,不断试验,不断改进……
年复一年,身边的一起来宁的“老伙计们”有的已经回了老家,张慧荣夫妇选择留下来。她告诉记者,来到宁夏60多年,这里发生的变化她们都看在眼里、参与其中,对“第二故乡”的爱,早已深深扎根在心中。“现在的生活很好,邻居们都是曾经的老工友、老伙计,一招呼就能一起聚聚,在银川生活很幸福。”张慧荣说,“如今,除了还保留些许乡音外,我早已和这里融为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宁夏人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教育三个女儿时,她总是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融入家风家训和日常言行中,女儿们在他们夫妇的影响下,积极努力工作,为宁夏建设贡献力量。“平时在家,父母经常给我们讲述他们吃苦耐劳、奉献在先的精神。作为三线人的后代,我们要继续传承‘三线精神’。”张慧荣的女儿说。从年轻的热血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张慧荣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牢记“三线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情怀。
文章里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