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上午,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今年6月份公布的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目前都整改得怎么样了?
严格“三公”经费管理
推动压缩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
《审计整改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通过清理节庆展会论坛、取消违规培训和示范评比等整改问题涉及资金74.3亿元,通过严格“三公”经费管理,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针对审批程序问题,已停止或取缔相关活动,规范活动审批办法; 针对活动安排问题,加强对承办方监督,从严控制活动规模和财政资金支出口子; 针对经费来源问题,已停止违规收费摊派,退回赞助费或归还国企垫资等2579.19万元; 针对实际成效问题,做好与投资意向单位的回访对接,推动达成投资额的框架协议正式签约。
12家所属单位终止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外的培训,将“山寨证书”中极易与目录内职业资格证书相混淆的样式、字体等元素剔除。 10家所属单位和社会团体已停止举办借助部门行政影响力违规开展的评比表彰等活动。
3个部门已停止利用5个系统数据违规对外收费行为,涉及金额8101.29万元; 2个部门修订3项数据管理制度,完善数据业务审批流程。
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助金问题
已处理处分1200人
在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中,曾发现学生营养餐补助金被挪用等情况。今天公布的《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40.39亿元,完善制度248项,处理处分1200人。
针对直接挪用问题,66县已原渠道归还、支付拖欠补助等19.51亿元。 针对变相挤占问题,41县和1533所学校已通过原渠道归还或上缴财政后重新安排等整改问题涉及资金2.7亿元。 针对串通套取问题,4县终止与原供应商的供货协议或重新招标;1县补拨资金72.96万元提高供餐标准,弥补学生受损利益。
121县已处理处罚相关学校负责人237名,解除与147家违规食材供应商的合同等,追回资金或罚款等4.2亿元,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食材出入库检查。
25县终止通过直接指定等方式违规确定的供应商合同并重新招标,追回涉事企业不当获利等8.96亿元。 35县取消串标供餐企业投标资格、招标代理公司代理资质等,已追回资金等4.53亿元。
9个省份已补发社会保险补贴等1.9亿元,24个省份已追回被套取骗取的各类补贴1.3亿元。
2个省份严肃查处欠薪欠保等违法行为,已督促劳务派遣企业补发截留克扣的劳动者报酬、补缴社保费等3201万元。 针对一些劳务派遣企业串通用工单位非法经营问题,有的用工单位已将劳务派遣企业返还、设立“小金库”的资金收回并上缴财政。 有关地方加大涉税违法打击力度,严格代开发票监管。
在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对会计信息不实问题,22户中央企业通过调整账表等整改问题涉及资金886.03亿元,追责问责41人。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对信贷投放虚增空转问题,有关银行完善存贷款考核指标体系,停止即贷即收;等额存贷余额较审计时下降66%。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5省市积极引导农户将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基本农田改回粮食种植,严肃查处违规占地搞商业开发等行为,将无法复耕的耕地依法变更土地性质或异地调整补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