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支部生活 | 美好家园耀闽东

文摘   2024-11-13 10:33   福建  
金秋时节,闽东大地处处美景醉人。
近年来,宁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深化“党建聚力为民 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努力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美好家园是什么样子的?本刊采访组深入宁德,探寻宁德建设美好家园的“幸福密码”。

党建引领聚合力

“过去这里环境不好,待不下去,所以选择离开。”今年88岁的陈大爷,是蕉城区蕉南街道芦坪社区的老住户,说起过去的芦坪社区,陈大爷牢骚满腹。
“搬出去已经17年了,如今我又回来了!”陈大爷说。类似陈大爷这样经历的居民在芦坪社区还有很多。
芦坪社区地处中心老城区,曾经是个无物业、无人防、无物防的“三无小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改变源于芦坪社区党支部领办了“好厝边”红色物业公司。2022年以来,蕉城区聚焦老旧小区、老旧街区治理难题,探索党组织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模式。作为首批试点社区之一的芦坪社区乘势而上,大干快干。
社区党支部能做到什么程度?居民交的物业费能不能和获得的服务成正比?……对于芦坪社区党支部领办物业,不少群众心存疑虑。
“我们跟大家约定,先试用3个月,党支部提供服务后,再由居民决定去留。”芦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仰彬下定决心——让党员干部站出来啃“硬骨头”。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社区对居民大小事的响应率、解决率达100%,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红色物业一“试”就“试”进了群众的心里。目前,芦坪社区每月每户物业费20元,月收缴率达95%以上。“现在物业费都不用上门催缴,有的居民还会主动提前交到社区来。”张仰彬笑着说。

改造后的芦坪路。


“党支部领办好厝边红色物业,不仅让老旧小区实现从‘无人管’到‘一起管’的转变,更有力链接各方资源一起社会治理。”蕉城区委组织部钟华杰说。2023年10月,芦坪老街改造启动。社区党支部主动向上级争取,推动市、区相关部门原有旧办公楼功能置换、整治提升与业态更新。一个以上世纪80、90年代的记忆和年轻人的创意文化为核心的“一里时光”特色文化街区破茧而出,让老街焕发新活力。
党建强则事业兴,红色物业“蕉城样板”,是宁德市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生动缩影。在美好家园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在推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让群众心头有期盼、眼里有期待。

志愿服务添魅力

“想都不敢想我能够站起来,甚至独立生活。” 在蕉城区金溪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中心,李艺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受脑瘫病影响,李艺长期以来行动不便,出行都要靠轮椅。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学会了迈步行走。“多亏了社区服务队,他们就是我的家人!” 
李艺口中的“社区服务队”,是一支由金溪社区协同共建单位、社区党员干部、热心群众、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重点开展助学助困、法律咨询、无障碍阅读等志愿服务活动。
金溪社区辖有全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2.2万人,其中残障人士90余人。金溪社区探索实施“一个红色阵地、两支志愿队伍、三进群众家门、四个工作目标”的扶残助残“1234”工作法,汇聚各方力量,重点解决残障人士的急难愁盼问题。
“以‘康复中心’为主阵地,社区已经打造形成集康复训练、日间照料、文娱活动、便民办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15分钟无障碍生活圈。”金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美希说,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残疾人重拾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

宁德蕉城区金溪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请大家上报一下污水管网数量”“国庆假期马上就要到了,一定要筑牢消防安全屏障”……早上八点半,晨会开启了寿宁县鳌阳镇敖东社区网格员们“元气满满”的一天。
深入网格提供服务的不仅仅网格员,还有干部。2023年,寿宁县创新“逢三进格”工作机制,每周三定时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集中进网入格,让干部“四下基层”与网格化管理“同频共振”,构建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得益于‘逢三进格’机制,居民平时没渠道反映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下沉党员干部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也更快。”寿宁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支持社区党组织从分身“全包干”到牵头抓总“放管服”,寿宁县委组织部进一步探索近邻党建全域提升机制,引导社区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社会工作者、社区党员志愿者、社区“大党委”党建资源联动,让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从“每周一见”到“天天见”。
宁德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把各类组织、各方面力量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和保障美好家园建设的发展优势。
“原来杂草丛生的楼房架空层,变成了社区居民活动交流的好去处,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周宁县狮城镇长安社区居民王晓勇所说的“好去处”,是自家楼下新设立的“近邻红色驿站”。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长安社区通过党建共建联席会,协调各方资源,把涉及三十几户群众产权问题的闲置空房盘活起来,建设“近邻红色驿站”,精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人才下沉化动力

“老铁们,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款香囊,结合了北山村的畲药,味道闻起来很舒服。”……在蕉城区七都镇北山畲族村,宁德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兰作掇正在“畲乡物语”直播间销售文创产品。上线一分钟,在线人数1.8万人。
“我们的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达到3.5万多,2023年,直播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兰作掇介绍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宁德市深入实施“头雁引领”行动、“能人回引”工程,引导社会有志于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担任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以志愿服务、兼职服务等形式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带领村民群众富起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和持久动能。
2022年,在浙江创业的兰作掇被蕉城区选聘为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他的文创团队被引进到北山村。直播带货、IP设计……一系列“操作”,将北山村的畲族文化与特色农产品深度结合,推出畲族文创产品400余款,2023年销售额达600多万元。一批具有畲族特色的美丽庭院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2023年北山村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
人才“一子落”,发展“全盘活”。宁德持续选派“一书记三大员”,选派干部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他们帮助乡村筹措帮扶资金近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00多个。

宁德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兰作掇(右)在直播间销售文创产品。


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是一个以茶产业为支柱的山区村,如何做大做强茶产业,是摆在眼前的“必答题”。
福建能化集团派驻首章村第一书记朱俊平与村党支部书记陈桂清携手,在村里建起茶产业交易中心和茶叶精制加工厂,注册“首章”商标、推行有机生态管理,大幅提升了首章村的茶叶经济效益。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8万元。
“群众腰包鼓了,生活越来越好,对美好家园的建设更有动力。”陈桂清说,她正物色和栽培“接班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我愿意无偿为年轻人成长和乡村发展提供帮助。”

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一隅。

产业先行有活力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寿宁县武曲镇承天村致力打造的“十里山河”研学教育基地迎来一批批游客。每天慕名来基地游玩的游客超过4000人次。
承天村是闽东最大的“红美人”柑橘种植区。去年11月,当地西溪流域(承天段)河滩地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工程启动建设,承天村顺势而为,对沿线河滩进行改造升级,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今年5月,来自泉州的“新农人”张凯濠被美丽风景吸引,在村里开了一家咖啡屋。经过精心打造,这家咖啡店已成为承天村的打卡点之一。

“新农人”张凯濠在制作茶饮。


在宁德,让好生态“变现”的,不只承天村。蕉城区九都镇云气村露营基地平日里也是人气火爆,前来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
位于霍童溪沿岸的云气村风景秀丽,因先人于百年前在河边的石头上镌刻诗文,便有了“云气诗滩”的美名。云气村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对“云气诗滩”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带动50多户村民自愿出资入股,打造出“露营+围炉煮茶”、烧烤、亲子户外等“1+N”的模式。同时,云气村在闲置区域设置20个摊位免费提供给村民,发展地摊经济,让村民们共享发展红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云气村实现年创收50万元。
“我们将进一步对村里的古民居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亲子活动区。”谈到未来规划,云气村党支部书记吴际新信心十足。

宁德九都镇云气村露营基地好风光。樊巍 摄

宁德市牢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殷切嘱托,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制定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18条措施”等,引导广大党员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起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寿宁县南阳镇东吉洋村毗邻2家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2023年,东吉洋村“两委”下定决心发展特色民宿,用乡村旅游带动村集体、村民增收致富。
但是,要拆除各家鸡棚鸭舍、危房,整治门前屋后卫生,村民并不配合。“很多人不接受。”东吉洋村党支部书记徐锡森坦言,工作一起步就遇到了许多难题。
“党员干部先带头拆除鸡棚鸭舍,同时让村里有威望的乡贤作村民思想工作。看着村子慢慢变好,村民也都主动投入到整治工作中去。”徐锡森说,村子环境变好了,产业园的员工纷纷住进村里。“村民靠房租一个月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 
山海之间,美好家园的画卷不断铺展。今年以来,宁德持续推动农村片区党委、县域产业链党建联建、跨县跨乡村党组织联建共建,着力打造形成“大坦洋”“大下党”“大柏洋”“大赤溪”等一批乡村振兴典型集群。美丽宁德,未来可期。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2024年第11期 记者|张权

宁德组工
传承闽东精神、弘扬组工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