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共青团
海南青年官方平台
想要管理体重的人
常常会纠结于这个不能吃
那个也要忌口
早餐该如何选择?
午餐又该如何搭配?
这一餐热量是否超标?
……
每天因为吃把自己搞得非常累
事实上,一天24小时里
有2个“发胖时刻”
若能把握好这两个时段
控制体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一天中有2个“发胖时刻”
专家指出
“发胖时刻”有2个时间段:
10:00~11:00
10月17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这是国内首部
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
国家出手教你减肥!
速速收藏↓↓
我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
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比例,均高于女性; 男性肥胖症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为70~74岁; 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则相反。
体质指数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我国成年人群的标准:
低体重状态:BMI<18.5kg/㎡ 正常体重:18.5kg/㎡≤BMI<24kg/㎡ 超重:24kg/㎡≤BMI<28kg/㎡ 肥胖症:BMI≥28kg/㎡
如何科学减肥?
权威《指南》来支招
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 降低肥胖症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脱水、肌少症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建议每3~6个月,对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进行评估。
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3~6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 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肥胖症的病因复杂,干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等。《指南》指出,对于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应当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吃饭细嚼慢咽,缓慢地进食可以让胃和大脑同步感受到吃饱的感觉,热量摄入也更不易超标。
餐具习惯用小号的,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吃完后就会提醒自己,已经吃完了一碗了,也就不容易吃多。
饭前先喝汤后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胃里已有能量低、饱腹感强的食物垫底,后面就很难吃得太多。但要注意避免油炸等烹调方式。
水是参与我们人体代谢重要的一部分,每天保证足量的饮水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养成每天多喝水的习惯,建议每天保证6~8杯水(约1500毫升~2000毫升),如果实在不喜欢白水,可以在水中加些新鲜柠檬片或者薄荷叶等,增加水的色彩和味道。也可以选择喝些茶水或者牛奶,健康又养生。
6. 走路挺腰收腹
斜倚在办公椅上、半躺在沙发上等,长时间保持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会使肚子上的肉越积越多。日常保持挺腰收腹的姿势,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有助于保持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