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翻红”的老味道,好city啊!

时事   2024-11-11 16:39   江苏  

“糯叽叽”“好兆头”,每逢喜事,一份糕粽团圆是必备品。“主要客户群从50岁以上下降到40岁以下。”宜兴糕粽团圆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文玲透露。在黄文玲看来,她不仅是个做团子的手艺人,还是文化传承者。一团面经过她的手可以变成各种造型,工作室内体验、文化展示等功能一应俱全。




随着citywalk、骑行、特种兵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的涌现,一些城市角落的“宝藏”店铺,一些流传多年的传统老味道逐渐成为年轻人体验地方文化的最新“打开方式”。这批不断“翻红”的老味道大多出自食品小作坊,不少还是传统非遗,释放出了发展新生力,成为乡村旅游新代言。


玩跨界,咖啡搭配猪婆肉

坐在安静的小院里,沐浴着阳光,欣赏着田间丰收的景象。桌上除了一杯咖啡,还有一盘沙沙脆脆的猪婆肉皮,这样的土洋结合便是高塍老杨猪婆肉开出的“新菜单”。

高塍猪婆肉已有100多年历史,2013年,高塍猪婆肉制作技艺被列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油腻腻,上不了台面,老年客户多……”高塍老杨猪婆肉制作坊负责人时林燕道出了消费者的“刻板印象”。

一块好吃的猪婆肉需要用20余种天然香料,经过长时间的烹饪而成。虽然是卤制品,但作坊在卫生、加工工序上很讲究,工艺也不断随着当下人们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在旺季时,每天销售量可达1000斤。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记住“老味道”?时林燕为其打造了一个传播新场景。今年初,时林燕在老家附近租下了一间老房子,打造“猪婆肉+咖啡”体验店。

“村咖很火,但在这里,我要让猪婆肉成为主角,实现‘网红’带动‘长红’。”时林燕说。

400多平方米的地方一半是制作工坊,消费者可以参观。剩余空间则布置成复古、精致、家居等多种风格。

10月中旬开业,体验店迅速在网络平台走红。这一顿很“荤”的咖啡让年轻人兴致满满。

时林燕透露,已有不少尝过产品的人选择回购,且多为年轻人。下一步,体验店还将结合手工体验、研学等形式,丰富体验场景,让老味道更city。


走融合,承载地方文化

走进宜兴市徐舍老街,混合着芝麻、花生和麦芽糖的浓郁香气扑鼻而来,这就是江苏老字号“豫和泰”小酥糖的甜蜜滋味。宜兴市豫和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航介绍,“豫和泰”小酥糖已有200多年历史,是老一代人礼赠亲友的标配,也是宜兴食品类目中唯一的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品虽主打“怀旧风”,有着小时候的味道,但口味单一、甜味浓。“保证传统不丢,做好新产品研发。”周航介绍。美栖村的玫瑰花能否与小酥糖结合?把两种东西糅合看似简单,但在制作过程中在哪一环节加、加多少,只能通过不断尝试。

历时半年,玫瑰小酥糖正式面市。

粉色的外观、甜中带花香的口感让人耳目一新,前来订购的年轻人不少。到美栖花田游玩的客人,几乎都会选择到豫和泰打卡。

目前,豫和泰还在结合百合、乌米、板栗等宜兴地方特产开发更多衍生产品。

除了口味,一个小小的包装也能做出“大文章”。周航设计了“宜兴有好物”系列,主打“国潮风”,在包装上融合了宜兴善卷洞、竹海等地理标识,配上苏东坡、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地方故事,还有宜兴全域旅游地图等,让消费者从小酥糖这扇小小的“窗口”,品味宜兴深厚的文化。


沉浸体验,为乡村旅游代言

没有了红丝绿丝,融入年轻人喜欢的蔓越莓、低糖果干等,宜兴的归径王氏月饼近年来名气越来越大。没有进商超、没有开设网店,想要吃到这口苏式老味道,必须到位于归径村的店铺购买。

每逢中秋佳节,店铺门口都要排起长队。“我们月饼可以快递到澳门,还有的顾客专门买了带到海外。”归径王氏月饼负责人王珏介绍。

让老味道为乡村旅游“调味”,今年,新街街道启动了归径老街的修缮,以归径老桥为中心,对老街核心区旧房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发挥核心点位的带动效应,将月饼、十番锣鼓、风行青舞狮等传统元素融入老街,逐渐形成以老街观光、月饼体验、月饼研学、民俗文化、农家风味等为主题的归径特色主题街区。

“开设的多期研学体验受到了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后期还将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打造‘精而美’的手工作坊。”王珏说。

未来,归径老街将串联陆平红色文化、潼渚、铜山生态休闲等资源,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在归径王氏月饼的带动下,归径村开出了10多家苏式月饼店。宜兴市市场监管局以“归径月饼”为试点,开展小作坊相对集中加工区建设,打造更多“名优特”,提升地域特色食品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和知名度。近期,宜兴正在修订关于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助力更多锡食名坊破圈出道。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蒋梦蝶(图/文)

编辑:孙涔铭、朱迎儿

编审:沐滟


点个“在看”再走

无锡日报
了解无锡的第一入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