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揭阳古城震撼人心的五大“书楼” | 寻味揭阳古城

旅行   2025-01-07 19:45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探秘揭阳古城震撼人心的“五大”书楼



当我还想着如何拥有自己一个小小的“书房”时,豪横的揭阳古城人早在百年前就建起了“书楼”!


“寻狮记”到“搜神记”,我已记不清自己在揭阳古城里的同一条街巷走过多少次,也全然记不清我与这里的各座“书楼”擦身而过多少回,我只知道当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叶,洒落在那些浸染着岁月尘土的老宅上,我跨过“书楼”一道道古朴的门槛,就仿佛走进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梦境。这些或颓唐或劫后余生的书楼,仿佛是时光在揭阳古城刻意雕琢留下的精神印记,满载着诗书传家、文脉传承的厚重气息。


是的,揭阳古城,远不止有依山傍水的市井街区,远不止有飞檐翘角的寺庙祠堂,远不止有雕刻繁复的牌坊石碑……那些被光阴深藏的“书楼”,藏着商贾的诗意、名士的风骨、教育的理想与一代代人的家国情怀。今天,就让我化身一位“寻书”的旅人,带大家走进这些古城里的“书楼”,细细聆听它们的故事。





林氏学囿



/一位民俗学家的起点/


穿过揭阳古城深处的禁城,我来到了林氏学囿。这是一座典型的潮汕“四点金”民居,青灰色的砖墙、老旧的朱红门窗,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门额上的“学囿”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虽已被时间打磨得温润,却依旧显得庄重厚重。


这里,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先驱林培庐的诞生地。或许他的名字不如胡适、周作人那般响亮,但在民俗学界,林培庐却是一位重要的文化学者。他以细腻而真挚的文字,编撰了《潮州民间故事集》《潮汕畲歌集》《揭阳乡土史理》等著作,将潮汕地区的乡野传说、俚语歌谣与地方风俗一一记录成册,保存了潮汕独特的文化记忆。


最具代表性的,是1936年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潮州七贤故事集》。这本书封面由美学家张竞生题签,扉页由胡适亲笔题字,更有周作人、赵景深、容肇祖等文坛巨匠联袂作序。如此豪华的文学阵容,足见林培庐在民俗学界的地位之重要。


也许正是这座书房里的诗书气息,让林培庐从小对家乡的故事有了别样的情感。他用一支笔,让原本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故事,成为了可以代代相传的文化珍藏。那些原本只在乡间流传的歌谣与传说,被他一一细致地整理成文,使它们不再随着讲述人的老去而消逝。


如今的林氏学囿依旧静静伫立,朱红的门窗缝隙中仿佛还留着往日的书香。站在狭长的阳埕上,仿佛能听见昔日塾堂里传出的别具韵味的畲歌……

林氏学囿


百兰山馆



/“百宋千元”的藏书奇迹/


离开林氏学囿,我来到人流熙攘的学宫广场。从学宫广场一侧沿着观音仔街,向着双峰寺方向前行,途中便能邂逅揭阳古城一座极富传奇色彩的书楼——百兰山馆。它静静伫立在古城深处,古朴雅致,宛如一座沉淀着历史温度的文化殿堂。


这座书楼的主人,便是清末洋务名臣丁日昌。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代名臣,曾任江苏与福建巡抚,更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行者之一。然而,丁日昌并不仅仅是一位政坛重臣,他还是一位痴迷古籍的藏书家,毕生致力于文化传承,拥有近乎执着的藏书信仰。


百兰山馆之所以闻名于世,正是因其藏书之丰,被誉为“百宋千元”。所谓“百宋千元”,意即馆内珍藏有百余种宋刻本、千余种元刻本古籍。宋刻以雕版精良、字体清雅著称,宋、元刻也因存世极少且校勘严谨而弥足珍贵。这些古籍不仅是纸墨的载体,更承载着古代文献的智慧光芒。在这座书楼中,曾珍藏着《尚书表注》《毛诗要义》《昌黎集》等珍稀古籍,每一本都书写着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厚度。


然而,岁月无情,这些珍贵古籍未能完全留存至今。丁日昌去世后,百兰山馆内的藏书逐渐散失,部分流入上海涵芬楼,部分被日本商人购走,还有一些被国内藏书家辗转收藏。尽管如此,百兰山馆依旧静默伫立,如今被辟为榕城区博物馆,以另一种姿态见证了一位晚清名臣对文化的执着,更见证了一个时代未曾熄灭的知识光芒。


在白兰山馆内徘徊着,轻抚那些古老门窗,仿佛还能听见古籍翻页的声音,感受到一股深厚的文化气息在空气中弥漫。那一刻,我想白兰山馆不仅仅是一座藏书楼,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一份跨越百年的精神守望。

百兰山馆


姚氏学苑



/社会名流荟萃之地/


离开百兰山馆,我来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山路。在揭阳中山街道店马社区史巷横街,有一座低调却极具文化分量的“书楼”——姚氏学苑。


姚氏学苑由民国时期著名的桐城派文学家姚秋园于1925年购地建成。整座学苑格局中轴对称,分为两进,两侧共有8间房,前方是开阔的阳埕,学苑的主体是一栋二层主楼。更特别的是,学苑前还设有一排商铺,这正是姚秋园极具前瞻性的“以商养苑”模式,通过商铺租金维持学苑的正常运转。


姚秋园,这位享誉民国的学者,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他是北京大学首届毕业生,以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按照旧制,他本该被授予“翰林修撰”的荣耀,但政局变动,让这份荣耀未能兑现,但民间也因此称他为“姚状元”。


抗战时期,潮汕沦陷,揭阳成为战火下难得的文化避难所。姚氏学苑不仅是一座书楼,更成为了潮汕名流避难与文化交流的堡垒。中国学界泰斗饶宗颐、著名书法家范家驹等文人雅士曾在此驻足避难。他们在战火中依旧吟诵诗文,用文化之光照亮动荡中的人心。


有趣的是,学苑东边的藏书楼外墙上还嵌着姚秋园和范家驹书的石刻,其一《姚氏学苑》:“藏山园苑多余地,振古经纶待达人。惭愧嵩庐明德后,一仰老我半闲身”,其二《秋园藏书楼》:“朝市海田经我目,东南文献待谁肩。书巢却喜新营构,收拾丛残付后贤”。诗文中的自省与文化守望,跨越时间,依然让人动容。


如今这座近百年历史姚氏学苑,依旧静静伫立在那里,在冬日的阳光下,学苑一侧时不时传来办事群众的声音,恍若几十年前诗人学者荟萃,正在里头高谈阔论。岁月荏苒,门前的罗马柱也迎风屹立,表露着民国时期的风尚时髦,成为古城一道独特文化风景。

墙上的石刻


姚氏学苑


小酉山房



/一位夏布商人的诗书传家梦/


走进滘墘路,到中段幽深的太和巷,那里静静藏着一座名字极具诗意的书楼——小酉山房。这座书楼虽隐匿于深巷,但它承载着一段跨越时光的文化理想,以及一位夏布商人超越财富的精神追求。


小酉山房的原主人,是清代著名夏布商人黄仲惠。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富商,他凭借夏布贸易富甲一方,积累了丰厚的家财。然而,在那个重文轻商的年代,财富并非他追求的终点。和古人所推崇的社会风尚一样,黄仲惠也深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意识到,真正的家族传承,靠的不只是金银财富,更是文化与教育的力量。


于是,他用心修建了这座书楼,以“小酉山房”命名。“小酉”二字,源自古籍传说中的“酉山藏书”。相传酉山石穴中曾藏有大量珍贵古籍,象征着藏书之所。以此命名,寄托着黄仲惠“诗书传家”的教育理想,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在这片浸润着书香的空间里,成长为有学问、有志向之人。


小酉山房的建筑也极具文化气息。整座书房坐西朝东,布局古朴雅致,中间为厅堂,左右各有两间房,前方是一处精心布置的庭院,曾设有假山与水池。据小酉山房的近邻王先生介绍,原来小酉山房里还有一株两人难以合抱的杨桃树。


黄仲惠的付出不会被时间辜负。正是在这座充满书香的书斋里,他的后代逐渐走上了仕途。他的儿子黄见龙,在光绪五年(1879年)中恩贡,后成为候补教谕,同时也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画家;另一位儿子黄翔龙,更是成为了增生,官至广西候补通判。他们的成就,正是对“小酉山房”教育理念最好的回应。


进入民国时期,小酉山房依旧延续着“诗书传家”的传统。黄氏后人黄子庐曾在这里创办了“小酉初小”,亲自担任校长,用这座书楼继续为地方学子启蒙教育,传承着祖辈对文化的执着信仰。


然而,岁月流转,这座曾经承载着家族荣耀与文化梦想的书房,也在历史的风霜中逐渐褪色。庭院中的假山池沼和杨桃树已不复存在,旧时的厅堂也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但那份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却始终未曾消散

小酉山房


寻味揭阳古城 


魏氏书楼



/从商铺到学校的传奇/


行程的最后,我来到了揭阳古城西马街道北市社区西马路,在繁华的骑楼群中,一座四层高的骑楼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魏氏书楼。它既不同于林氏学囿和小酉山房的古朴典雅,也不同于百兰山馆与姚氏学苑的书香厚重。魏氏书楼的故事,带着更多历史的动荡与悲壮,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历史沉浮。


魏氏书楼始建于1930年,由当地商人魏为显出资建造。最初,这座四层骑楼是为他的四个儿子各自居住而建,一楼作为商铺,二三层为居住空间,四层还特别设置了防空警报设施。从外观上看,它更像一座集生活与商业于一体的民国骑楼,既现代又充满生活气息。然而,随着历史的动荡,这座本应承载着家族安稳生活的骑楼,却逐渐成为民族苦难与文化坚守的象征。


抗战时期,揭阳城沦陷,日军看中了魏氏书楼的战略位置,强行驱逐魏家,将整座书楼霸占为宪兵部队驻地,用于布防与监控全城局势。这里曾多次传出与爱国群众交火的枪声,成为那个年代动荡与抗争的真实见证。


然而,即便战火的阴影笼罩,魏氏书楼仍然顽强地守护着文化的火种。战后,揭阳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而魏氏书楼的命运也迎来了新的篇章。1948年,这座骑楼被改造成了一所名为正心小学的民办学校,成为古城儿童的求学之地。从战争废墟中走出的孩子们,重新在这里听见了朗朗的书声,教育的力量得以重生。


如今,当我站在魏氏书楼前,最触动人心的,是二层外墙上依旧清晰可见的灰塑字样:“CHEN.SIN.SCHOOL”(正心学校)。那是一段无法被时间抹去的记忆,仿佛还能听见那些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诵读课文的声音。他们之中,有人已年逾古稀,有人已走向远方,但这座书楼,却依旧保留着他们年少时对知识与未来的渴望。


魏氏书楼,已不只是一个家族的住宅,更是一段关于家族兴衰、民族苦难与文化传承的历史标本。它曾被战争占据,也曾成为教育的灯塔,在动荡与和平中不断转换角色,却始终保留着那份对文化的执着守护。


站在这座斑驳的骑楼下,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教育,或许会被战火打断,但它的力量从未被摧毁。真正的文化自信,不会因动荡消亡,而是深深地植根于脚下的大地,融入百千万群众的血液与日常,不断牵引着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魏氏书楼 

寻味揭阳古城





来源:北山石芋





发现揭阳
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官方政务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