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后院养鸡鸭患上“鸟疫”,高烧不退!这种病不罕见
民生
2024-12-08 07:30
湖南
为了让家里的孩子们吃上新鲜的鸡蛋鸭蛋,杭州的张爷爷(化名)在自家郊区的别墅空地里养起了鸡鸭,并专门上网学习如何科学喂养。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鸡小鸭们,张爷爷心里很有成就感。
有天,张爷爷突然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熬到第四天,已经烧得有些迷糊了,家人赶紧把他送到社区医院,测出来的体温竟然有40℃!图源图虫创意医生发现张爷爷的肺部有大片炎症,血液当中C反应蛋白也高出正常值30多倍,被诊断为“重症肺炎”。情况十分危险,要赶紧到上级医院明确诊断接受治疗,否则很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张爷爷被送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沈凌及其团队接诊时,发现他除头晕和有些气急之外,整体状态还可以,但是脉搏仅有每分钟七八十次。如果一个人发热到39.0℃,脉搏应该达到90次/分-100次/分,如果患者脉搏仅有70次/分-80次/分,体温却增加了2℃,脉搏没有跟随着增加30次/分-40次/分,这时患者的脉搏就称为相对缓脉。很明显,张爷爷的脉搏出现了异常,这一系列表现引起了沈凌的怀疑,他判断张爷爷可能不是普通细菌感染。沈凌进一步询问张爷爷的日常生活,得知他在自家后院养了一窝鸡鸭,并且每天都会喂食、悉心照料。这一线索至关重要,结合症状,沈凌初步判断张爷爷患的可能是“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进行了血液mNGS 检测后,结果不出所料,DNA阳性,张爷爷被正式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鹦鹉热又称“鸟疫”,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通常以野鸟、家禽等动物传播给鸟类密切接触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人类通过吸入被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鸟类或禽类的尿液、粪便或其他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因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易误诊漏诊,尤其在重症患者进行衣原体检测的情况下,可能低估鹦鹉热的诊断率并延误治疗。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病死率约为1%,但未及时治疗的重症患者病死率可达15%-20%。因此,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疾病预后、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好在,张爷爷的诊断及时,沈凌为他进行了特定药物治疗。令人欣慰的是,用药第二天病人体温就显著下降,头晕症状也缓解了,炎症指标快速下降接近正常,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并不罕见,人类多因接触鸟类或禽类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其症状易与普通呼吸道疾病混淆,如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相对缓脉,就像张爷爷一样。但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有一个与普通肺炎非常不同之处,在于它虽有高热,但却以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突出,咳嗽、咯痰不明显,所以常常被患者忽略了。沈凌提醒,冬季来临,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除了警惕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饲养宠物鸟或者家禽还要警惕鹦鹉热衣原体。日常生活中,若有鸟类、禽类接触史且出现类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经历,以便精准诊断。同时,与家禽接触时做好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接触后及时洗手等,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综 合:央视新闻
编 辑:糖粒子
责 编:梁月静
编 审:刘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