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为传承好大运河文化底蕴,挖掘精神内核,中国日报网推出了“文物里的国潮”创意作品征集活动。
征集活动围绕千年大运河主线,以文物为载体,艺术为纽带,通过传统文化与时尚国潮的视觉碰撞与巧妙结合,面向全球画家画手、设计师、艺术爱好者、文化创意工作者以及博物馆、美术馆、高校等机构,通过创作者的切身走访,创作出一系列可视化创意产品,生动呈现千年运河江帆万千的历史盛景,水清岸绿的现实图景,让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潮起来”、“活起来”。
穿越千年的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遇上“国潮”,会绽放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同欣赏(作品展示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一条龙舟承载着华夏文化从过去驶向美好未来
作者:鱼鱼和桃桃
作品简介:文物潮流,是当下文化领域中一股蓬勃发展的力量。曾经,文物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却与大众有着一定的距离感。然而,如今的文物潮流打破了这种隔阂,让文物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作者:鱼鱼和桃桃
作品简介:如果文物活起来会说话,那我笔下的这对大运河的清代掐丝珐琅,一定是一对可爱的童子,葫芦在中国文化里谐音“福禄”,而一对的葫芦更是难得。童子身上批的的是清代的云肩,葫芦身上的缠枝纹样被我解构出来作为了画卷的边框,形成了这幅葫芦拟人。
作者:鹿溟山
作品:国立潮头,运抵中华
作品简介: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与万里长城齐名,辉煌千年。运河起则繁华兴,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商贸不止,文化不息,再唤时代之庆,百姓富庶平和,南北皆为悦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和风起,慢捻轻笼,玉指纤纤柳梢头,以水为韵,看满眼绿波,听新蝉微鸣,踏小桥栈道,围湖信步,赏西湖垂柳,个园青松。盛世美景应接不暇,吾辈有幸,见证千载运河国潮新貌。
作者:静荷
作品简介:这幅海报展现了大运河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画中一个划着船的老人代表着一个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人,为年轻一代树立了一个热爱故土、维护团结、为共同繁荣而奋斗的榜样。
作者:MAS Hedi Suryatna(印度尼西亚籍画家)
作品简介:五亭桥是扬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它横跨于大运河之上,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是当时社会交流的重要纽带。这幅画以现代抽象图案和醒目色彩呈现五亭桥,它不仅是作者艺术想象的一部分,本身就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即便不了解艺术的人,也能从这幅抽象画作中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作者:MAS Hedi Suryatna(印度尼西亚籍画家)
作品简介: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源自杭州西湖。杭州的大运河与西湖,在地理与历史上都有着不解之缘。大运河作为中国的重要水路,与西湖相连,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的运输业与商贸往来。历史上,二者的紧密联结推动了货物流通与人员往来,为杭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水面上的睡莲,象征着纯洁、和谐与美丽;而蓝天,通常寓意着希望、清澈与自由,也象征着和平与吉祥。
作者:Bano Shah巴努(巴基斯坦籍留学生)
作品简介:这幅画作将传统元素与大运河巧妙融合。夜幕之下,流水与天空交相辉映,展现出和谐的色彩美。运河两侧墙壁上,装饰着以鱼与龙形象诠释的阴阳符号等传统图案。这些元素共同为大运河赋予了层古典韵味。此外,装点运河的灯笼寓意着繁荣昌盛与好运连连,而天空中飘扬的灯笼,则寄托了人们消除烦恼、向天祈福的美好愿望。
作者:Bano Shah(巴基斯坦籍留学生)
作品:运河印象
作品简介:画面的灵感来源于中国运河博物馆的现场感受,其中运河的舟楫展馆中悬挂的船给我很强的印象。作为观赏者的我们,了解到浩如烟海的运河文化后,感叹自身的渺小与运河文化的浩瀚多彩。
画面采用上下布局的构图形式,对应“现在”与“过去”两个时空。下方的代表当下的人物行走在运河博物馆文物之间,一齐往上看去,看到桥梁纵横,建筑云集,船只往来的景象,一览浩瀚的运河历史文化。
象征着我们透过博物馆历史的文物看到运河历史的风华多彩,意味着运河对于当代人的影响和启示,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鸣川
作品:扬州曲
作品简介:画面的灵感来源于宋代词牌名《扬州慢》。初听名时,乍觉惊艳,总会觉得古人取名如此美妙,作为古时曲调,应该非常动听。
在夜晚游览瘦西湖的时候,感叹于园林的精巧,烟柳画桥,风帘垂幕,杨柳依依,月光皎洁。于是脑中有了这样的画面。画面中杨柳飘摇,竹影婆娑,二十四桥上的诗人吹奏起了竹笛,一首扬州曲调随着柳絮翻飞,飞过钓鱼台,越过了五亭桥......
作为大运河畔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文化美景太多。借此《扬州曲》表达对于扬州的喜爱。扬州承载的不仅是物质文明,更是灿烂的人文情怀。愿这里欣欣向荣,永葆光彩。
作者:鸣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