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经典音乐演奏”免费加入
《秋叶》
来源:晚读书房(ID:DC001234)
自周代起,中国便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制度,后来经由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不断发扬传承,使得餐桌礼仪为后世延续,并将其作为彰显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自古至今,饮食文化一直为百姓们尊崇,餐桌这一形象,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有很多功能,上至宴请王公大臣、招待外宾、贸易往来、交谈生意等,下至接待亲朋好友、家庭聚餐等,这其中当然就包括各种各样的礼仪和规范。
例如,上席的位置只能留给家里的长辈座,菜没上齐之前不能动筷子,吃饭不要发出声音,筷子不能长短不一也不可以敲碗筷等等,这些用餐规矩至今都还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并且还会不断的传承发扬下去。
那么,除了上述常见的餐桌礼仪外,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餐桌礼仪,具体到菜肴上几个、筷子怎么摆、客人怎么坐等等,答案就是“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俗语一: “菜不摆三”
所谓“菜不摆三”的意思就是在宴请宾客时,哪怕只有一两个人,也不能上3个菜,原因有三个:
首先,中国人聚餐或者吃饭讲究一个团团圆圆,好事成双,双数在中国人眼中就是成双成对圆圆满满的意思,3为单数,听起来不是很吉利;
其次,三的谐音为“散”,寓意解散,中国人习惯将字谐音化,例如看望病人不能送梨,意味“离”,所以同理,三这一数字在大家眼中不是一个好的寓意;
最后,在祭祀时,常摆设三盘贡品或者菜品,如此招待宾客,客人可能会心生芥蒂。
俗语二:“筷不成五”
所谓“筷不成五”,并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它是指的筷子的长短。
主人分给每个人筷子必须长短统一,并且我们在用餐前和用餐完毕后摆放筷子时不能胡乱摆放,看起来长长短短的,因为这样会有“三长两短”的意思,并不吉利,甚至还会得罪人。
除此之外,筷子也不能竖插在米饭上,这一行为有烧香拜佛祭祀之意。
俗语三:“席不成六”
最后所谓的“席不成六”就更有意思了,酒席桌上一般是“八仙过海”,也就是坐八个人,而不能坐六个人,主要是为了避免宾客们坐成“乌龟席”。
所谓“乌龟席“是指一张桌子的两侧分别坐两人,上下分别坐一人,俯瞰如此形态像是一只乌龟,别称王八,虽说乌龟在古代文化中有长寿的意思,但是也难免会让人心生歧义,为了避免误会,所以才有了这一谚语。
以上仅是中国传统文化餐桌礼仪的冰山一角,还包括上菜顺序、食用礼仪等等,虽说现在的我们除去那些惯用规范以外,很少了解其余餐桌礼仪,但在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字里行间里所积淀出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经验,更是彰显了治国平家、为人处世的真谛和道理,所以称之为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你还了解哪些鲜为人知却极有意思的餐桌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