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成效显著

政务   2024-10-15 17:34   甘肃  



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实施以来,临泽县紧扣“搬出安全、搬出绿色、搬出幸福”的目标,统筹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高质量住房建设,聚焦打造宜居家园,不断改善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加强宣传动员,全面摸底到位。发挥行业部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充分利用线上媒体,采取悬挂横幅、发放政策宣传单、村社干部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搬迁政策的重大机遇,帮助群众算好“安全账”“经济账”“长远账”“生态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引导大家转变观念,消除顾虑,把握机遇,享受红利。严格坚持以点带面、以户带村、整体推进原则,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建立搬迁工作台账,确保做到应纳尽纳,应搬先搬,2022—2024年累计搬迁734户。

合理规划选址,科学落实安置。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按照“向城区、集镇、中心村、主干道、群众集聚区集中”原则和壮大已建在建集聚区体量的思路,打破村与村行政界限,把鼓励农民进城、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搬迁安置有效对接,把高质量住房建设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有机结合,合理规划选址,做好用地审批服务。严格落实“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选址要求,广泛征求搬迁群众意见建议,从规划、选址、建设、验收等各环节,让群众全程参与,把搬迁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三年来,在县城、集镇商品房安置358户,在集镇、中心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安置搬迁群众376户,有效解决了“哪里搬”“怎么搬”的难题。

聚焦保障民生,优化公共服务。加强资金统筹,落实财政补助资金,争取专项债支持,综合利用各项政策和各类项目资金,把避险搬迁工作同乡村建设行动、增收业态打造一体推进,协同安置点做好水、电、路、气、暖、污水管网、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7292万元,道路铺设49.53公里,架设电力路线52.21公里,安装路灯242盏,铺设给排水管网70.73公里,硬化路面92697万平方米,架设供热管网8.02公里,新植果树景观树15.45万棵;争取用于公共服务建设资金5745万元,配套修建学校2个,卫生院1所,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各1所,党群服务中心2个,文化广场9个,市场2个,新增公交站点4个。

坚持地方特色,拓宽增收渠道。坚持把后续产业发展纳入搬迁总体规划,把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富集区域,布局建设新合作百惠现代设施农业、千亩现代化加工番茄种植等设施农业基地6个,小枣、葡萄、蓝莓等特色林果基地4个,高庄滩万头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美加农和牛等养殖小区10个,确保搬迁户每户有1人稳定增收就业,镇、村有1—2个增收致富主导产业,带动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坚持避险搬迁与发展路衍经济相结合,布局建设张掖丹霞综合货运枢纽(公路港物流园)、梨园红色美丽村庄、红沟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商贸流通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形成“规模化发展产业、搬迁户就近务工、农产品就地销售”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动员搬迁群众参与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电商服务等培训25场次,通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企业就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灵活就业等方式,解决791人就业问题,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目标。

强化基层治理,做好融入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实行“人-户-网格-村社”服务管理机制,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无缝衔接,深度融合。对搬迁群众实行“双向”管理,着力解决“两头跑”、办事难等问题。全方位搭建党群深度沟通、民情民意汇集、联系服务群众等平台,实现搬迁群众承包经营权、村集体经济收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三个不变”。县城安置群众拥有“双重身份、双重保障”,在享受原居住地政策补贴的基础上,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医疗政策、养老待遇、社会福利、公益救助等保障服务。县自然资源部门采取统一验收、统一测绘,统一登记“三统一”工作方法,为集中安置点搬迁对象“送证上门”,切实以“点滴”之力汇聚搬迁群众幸福之源。(杨玲萍)





编 辑:刘   颖

责 编:魏红光

审 核:李一波


更多新闻请扫描关注以下二维码



临泽发布
阐释临泽特色,讲述临泽故事,传播临泽声音,塑造临泽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