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临泽】(2024第42周)

政务   2024-10-18 17:34   甘肃  




 秋色入佳境,发展正当时。

本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等多家上级媒体报刊持续关注临泽发展,宣传和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工业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关键领域亮点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撑。

快来一起看看吧




人民日报客户端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甘肃临泽县:做优“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


近年来,临泽县坚持“大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治理、一键式响应”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构建“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体系,不断向基层末端延伸党建触角,推动民情在家门口感知、民需在家门口回应、民力在家门口聚合。

组织体系建到“家门口”

合理划分网格。统筹社区“人、地、事、物、情”,以小区、楼院为单元,以300-500户为单位划分社区基础网格,整合党建、综治、公安、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打造集党建、议事、代办等功能为一体的“全要素网格”,划短距离、划全功能、划明责任,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经纬网”。

健全组织体系。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五位一体治理体系,推行“支部+网格”模式,按照“一网格一支部”要求,全县5个社区建立网格党支部20个、网格党小组77个,确定党员联系户105户,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了每个住宅小区,延伸到了每个单元楼栋。

建强网格队伍。推行“1+1+1+N”网格力量配备模式,每个网格由1名乡镇党员干部包联,配备1名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多名网格协管员。建立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定期走访制度,推动入户走访、政策宣传、志愿帮扶等工作常态化开展。

力量资源沉到“家门口

共驻共建融起来。广泛吸纳社区“两委”成员、结对联系单位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热心居民参与,全覆盖构建“包抓领导+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群众代表”四方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一季度一主题”开展协商共治活动,做到决策共谋、难题共解、建设共管。

党员干部沉下去。建立社区兼职委员“轮值主席负责制”,推行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1+N”契约化结对模式,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一个社区,落实“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党员定期到社区服务,推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搞“五联”共建。

各类组织动起来。加大商圈市场党建工作力度,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党委和外卖服务、物流快递等党支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物业服务行业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98%、100%、47%。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驿站、暖心之家,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志愿者队伍跟上来。依托覆盖城乡的“1+8+N”志愿服务网络,围绕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纠纷调解等,组织392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200余场次。应急时社区党组织依据响应级别和实际需要,及时召集志愿服务力量到社区网格报到,有效解决了社区应急力量不足的问题。

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

构建“幸福微生活”。升级“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推广“惠民帮办”微信小程序,公示社区党群、政务、法律、文化、管理等42项服务事项清单、办理流程、便民电话,为独居老人全覆盖免费安装“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让群众足不出户,服务就能一键响应、直达家中。

开展“楼院微服务”。聚焦解决“一老一少一困”实际问题,在所有社区开办敬老爱心餐厅、建立“红色先锋驿站”,同步设立“便民代办窗口”,为楼院居民、商圈市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宣讲、诉求反映、养老助餐、婴幼托管、娱乐休闲、商务会谈等综合服务,把社区各项服务延伸到楼栋单元。

打造“交换微空间”。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先锋驿站建成社区闲置物品交换、调剂平台,同步配齐各类维修、医疗等生活用品用具,定期开展“旧物换‘新’友,闲置焕‘新’生”“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活动,让“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邻里式关系深深融入小区。

倾力“点亮微心愿”。在社区设置微心愿墙、微心愿树、微心愿征集箱,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共驻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办理“微心愿”,通过一般“心愿”入户办、共性“心愿”组团办、难度较大“心愿”协商办的方式,着力答好社区治理“必答题”,画出干群“同心圆”。

议事说事聚在“家门口”

民事民提民议。打造社区“红色议事厅”5个,各类议事长廊、议事亭40多处,组织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志愿服务队“四方合伙人”定期说事议事,通过“我说您听—您说我想—我做您看”,研究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

诉求线上办理。全覆盖推广“码上响应·接诉即办”民情直通平台,升级12345服务热线平台功能,优化“接、转、办、督、考、用”等流程,实现诉求“秒接”、工单“直派”、结果“双反馈”、全量“回访”,做到一条热线听诉求,一张单子管到底,12345热线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服务精准投送。全面推行“点单式”服务模式,健全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居民“项目、资源、需求”三张清单,社区按需定单、共驻单位精准派单、联系党员主动接单,实现群众诉求和服务资源有效衔接,推动各类问题“发现-解决-处置”闭环式、一站式办理。(赵龙)


中国新闻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绘话临泽 | 看临泽的烽燧,仿佛就在昨天 这一转身,就是岁岁年年


中国新闻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绘话临泽 | 东北的大米有五常,蓼泉的稻米煮饭香


中国新闻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绘话临泽 | 倪家营里忆红军,白饼上面烙五星



凤凰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张掖临泽这些成绩很亮眼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强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做大做强工业成为临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临泽县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向新而行强动能、转型发展提质效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推动特色产业聚链成群、传统产业改旧换新、新兴产业增效赋能上取得新进展,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加速推动特色产业聚链成群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风光电新能源、凹凸棒石、通用航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六大行动”,加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大力发展风光电新能源,全县已建成和在建风光电新能源项目186万千瓦,建成投用330千伏汇集站2座,分布式光伏发电已累计并网装机20.4兆瓦,百万千瓦风光电新能源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创新升级凹凸棒石新材料,加快推进实施总投资2.84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脱硫脱硝催化模块生产线、凹凸棒石抗菌新材料等7个项目已建成试产投运,高值化利用迈出了新步伐。做优做强农特产品加工业新链条,聚焦临泽小枣、蔬菜等农特产品,持续扩大精深加工体量,全县农特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3.3%。依托京东5G零碳智能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培优扶强西域、祁连红等红枣加工企业,全力打造产业闭环,实现“中国枣乡”向“中国枣都”质变。

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围绕项目引进落地和推进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保姆式”“点餐式”服务,“一企一策”助推项目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引入新动能、再添新活力。

强化项目招引,由县级干部带头“走出去”招商8批次,对接洽谈“央字头”“国字号”企业86家,签约上谷制造年产6GWh锂电池产业园、张掖(丹霞)京东5G零碳物流园、中交天和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18项,招引工业产业链项目8个、签约金额24.6亿元。深化项目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协调解决宏鑫80万吨综合选矿项目资金筹措、万福塑业供电线路架设、中交天和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用地、供水等问题21个,为12户重点企业落实省市奖励资金543万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和重点项目建设。聚力升规培育,抓牢在建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促升规,上半年中恒达、肃源新能源2户企业完成升规,规上企业数量由2021年的21户增至目前的34户;精准落实“一企一策”服务,发挥工业专班作用,年内培育打造亿元以上企业10户、5亿元以上企业3户、10亿元以上2户。

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抢抓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改造,将强科技深入融入强工业,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围绕现代玉米制种、凹凸棒石新材料、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推荐奋君、鼎丰源及惠临铭阳公司申报市揭榜挂帅项目,西域、祁连红等红枣加工企业研发推出系列产品90余种,奋君、融万等14家凹凸棒石企业围绕“六料”方向研发出新产品42种,备案省级工业新产品11个。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加快金沙、鸿宝康、鸿泽等企业技改项目建设进度,成功申报新合作百惠、福睿斯产业项目2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户、推荐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各1户,全县命名县级节水型企业10家,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速企业设备更新,推荐申报总投资7.27亿元的更新改造项目13项,宏鑫等重点企业已完成设备更新38台(套),设备类投资3520万元,同比增长87.4%。(汪永凡 黄蓉)


凤凰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张掖临泽迁出幸福新生活

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实施以来,临泽县紧扣“搬出安全、搬出绿色、搬出幸福”的目标,统筹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高质量住房建设,聚焦打造宜居家园,不断改善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加强宣传动员,全面摸底到位。发挥行业部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充分利用线上媒体,采取悬挂横幅、发放政策宣传单、村社干部会议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搬迁政策的重大机遇,帮助群众算好“安全账”“经济账”“长远账”“生态账”,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引导大家转变观念,消除顾虑,把握机遇,享受红利。严格坚持以点带面、以户带村、整体推进原则,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建立搬迁工作台账,确保做到应纳尽纳,应搬先搬,2022—2024年累计搬迁734户。

合理规划选址,科学落实安置。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按照“向城区、集镇、中心村、主干道、群众集聚区集中”原则和壮大已建在建集聚区体量的思路,打破村与村行政界限,把鼓励农民进城、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搬迁安置有效对接,把高质量住房建设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有机结合,合理规划选址,做好用地审批服务。严格落实“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选址要求,广泛征求搬迁群众意见建议,从规划、选址、建设、验收等各环节,让群众全程参与,把搬迁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三年来,在县城、集镇商品房安置358户,在集镇、中心村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安置搬迁群众376户,有效解决了“哪里搬”“怎么搬”的难题。 

聚焦保障民生,优化公共服务。加强资金统筹,落实财政补助资金,争取专项债支持,综合利用各项政策和各类项目资金,把避险搬迁工作同乡村建设行动、增收业态打造一体推进,协同安置点做好水、电、路、气、暖、污水管网、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7292万元,道路铺设49.53公里,架设电力路线52.21公里,安装路灯242盏,铺设给排水管网70.73公里,硬化路面92697万平方米,架设供热管网8.02公里,新植果树景观树15.45万棵;争取用于公共服务建设资金5745万元,配套修建学校2个,卫生院1所,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各1所,党群服务中心2个,文化广场9个,市场2个,新增公交站点4个。

坚持地方特色,拓宽增收渠道。坚持把后续产业发展纳入搬迁总体规划,把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富集区域,布局建设新合作百惠现代设施农业、千亩现代化加工番茄种植等设施农业基地6个,小枣、葡萄、蓝莓等特色林果基地4个,高庄滩万头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园、美加农和牛等养殖小区10个,确保搬迁户每户有1人稳定增收就业,镇、村有1—2个增收致富主导产业,带动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坚持避险搬迁与发展路衍经济相结合,布局建设张掖丹霞综合货运枢纽(公路港物流园)、梨园红色美丽村庄、红沟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商贸流通和乡村旅游业态,推动形成“规模化发展产业、搬迁户就近务工、农产品就地销售”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动员搬迁群众参与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电商服务等培训25场次,通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企业就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灵活就业等方式,解决791人就业问题,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的目标。 

强化基层治理,做好融入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实行“人-户-网格-村社”服务管理机制,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无缝衔接,深度融合。对搬迁群众实行“双向”管理,着力解决“两头跑”、办事难等问题。全方位搭建党群深度沟通、民情民意汇集、联系服务群众等平台,实现搬迁群众承包经营权、村集体经济收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三个不变”。县城安置群众拥有“双重身份、双重保障”,在享受原居住地政策补贴的基础上,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医疗政策、养老待遇、社会福利、公益救助等保障服务。县自然资源部门采取统一验收、统一测绘,统一登记“三统一”工作方法,为集中安置点搬迁对象“送证上门”,切实以“点滴”之力汇聚搬迁群众幸福之源。(杨玲萍)


凤凰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张掖临泽打好“四张牌” 注金融活水“贷”动县域经济

今年以来,临泽县立足县域经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至目前,各项贷款余额99.86亿元,同比增加5.6亿元,增长6%。

打好“特色牌”,助力县域产业升级。综合运用支持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产品,推动信贷资金向绿色产业、生态工业、全域旅游业等重点领域流入,用足用好农发行连续5年10亿元授信额度,种子产业园改造提升、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相继获批政策性贷款支持。 

打好“创新牌”,不断丰富产品工具。持续践行“两山”理念,鼓励银行机构创新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挂钩的“生态贷”“GEP贷”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GEP质押+信用担保”模式,为临泽县倚天生态家庭农林场发放首笔“GEP贷”80万元。

打好“服务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通过丰富政策宣传、提高审核效率、加快放款速度、创新服务模式,健全完善面向企业“金融问诊”机制,以民营和小微企业“增户扩面”为抓手,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定期编制融资目录和需求清单,实现银行信贷资金与企业融资信息有效衔接。

打好“环境牌”,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发挥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线上融资对接功能,引导企业注册“甘肃信易贷”平台。聚焦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银行卡盗刷、虚拟货币交易等金融诈骗陷阱,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提升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和能力,守住了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宋伟 王亚宁)


凤凰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张掖临泽“葡”写致富新篇章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在板桥镇张罗公路两侧的万亩露地鲜食葡萄基地,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沉甸甸的葡萄圆润饱满、晶莹剔透,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果香味,甚是喜人。走进种植户吴金霞的葡萄地,收购葡萄的客商早已等在门口,果农们穿梭在葡萄架下,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

“以前只知道埋头种地,不懂市场行情,好好的葡萄卖不上价钱。”吴金霞说,“现在有了党建联合体,从种植到经营再到销售都给我们提供服务,我们的葡萄也形成了产业品牌,不仅品质上去了,还能卖上好价钱。”

板桥镇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葡萄产业,目前已成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特色林果产业,但此前也一度因生产粗放分散、质量参差不齐而难以实现品牌效应。吴金霞所说的“党建联合体”,就是在为解决全镇葡萄品质下降、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无法成规模发展大产业等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的。

2022年,板桥镇紧扣“党建引领作用好、富民产业发展好”的主线,将党建引领和葡萄产业深度融合,组织葡萄种植面积较大的红沟、土桥、友好、古城4个村成立葡萄产业党建联合体党委,把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链上,充分整合国有公司、私营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等产业链上各类主体和资源要素,规划建设5000亩产业园区,推动葡萄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了“党建提升、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多方共赢局面。

“以前,我们这4个村发展产业各自为政。现在,我们组织共建、产业共育,涉及产业的事情由联合党委组织集体商议、统一协调规划、统一安排。”说起现在的变化,红沟村党总支书记付荣深有感触。

付荣说,之前很多农户还是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刻意追求一串葡萄三四斤重,搞大水漫灌,使用化学肥料,不仅效果差,而且破坏了土壤的酸碱性,慢慢地葡萄树都结不出好果子了。葡萄产业党建联合体党委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牵头制定葡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通过积极引导农户使用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生态葡萄,为葡萄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标准就有了品质保障,自己单干的一家一户如今也有了改包装、贴标签、印标识的“遇仙桥”专属“品牌感”。“通过这些努力,板桥种植的葡萄不仅颗粒饱满、甜度适中,而且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赢得了良好口碑,葡萄销售实现了从‘卖得出去’到‘卖得好’的转变。”红沟村党总支书记付荣说。

有了完整的党组织网络,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网络就覆盖到哪里。如今,全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有夏黑、阳光玫瑰、茉莉香、美人指等30多个葡萄品种,葡萄产业总产值可达2亿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河西走廊葡萄风情小镇”。同时,还充分利用张罗公路贯穿全境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路衍经济,先后建成休闲观光采摘农业示范园23个,每年接待游客达20000多人次,直接经营收入800多万元。2023年,建设集采摘休闲、特色餐饮、网红打卡、山地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乡村旅游业态葡萄欢乐谷,不仅为板桥葡萄打开了新的销路,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到周末,处处是组团来游玩、采摘的游客。渐渐,葡萄有了更多品种,樱桃、无花果、莲雾等特色种植也发展起来。

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产业链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党建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板桥镇的探索并非个例,近年来,临泽县积极强化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头雁”“推进器”“主心骨”作用,探索以产业链上建党委、融入人才链、镶嵌群众链的发展思路,着力打破地域、业态等壁垒,组建成立全县玉米制种产业片区党委和葡萄、蔬菜、肉牛、旅游等产业链党组织12个,覆盖55个村党组织、吸纳91家企业及合作社、结对72个机关事业单位、带动1万多名党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走出一条产业链党建赋能强县兴村富民的新路径。(李伟丽、于华)


学习强国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区县新闻 | 张掖市临泽县创新社会化服务提升现代种业“软实力”

视听甘肃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张掖临泽面塑


临泽面塑来源于生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它是河西地区塑作类民间技艺的杰出代表,传承了河西地区塑作类民间技艺的制作工艺,其作品造型立体感强,形象逼真,人物的须发、动物的羽毛根根可见,栩栩如生,在其他地区的面塑技艺并不多见。


新甘肃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县:水利建设惠民生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永伟

10月13日,在临泽县板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工地,工人正抢抓金秋施工“黄金期”进行昔喇干渠的水泥浇筑、衬砌施工作业。

位于合黎山下的临泽县板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是解决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的惠民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缩短灌溉轮期3至5天,年节约水量339.97立方米。


新甘肃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金沙湾:沙漠驼铃响 秋日好风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宋其彪 摄影报道

秋日,走进位于临泽县平川镇壕洼村的金沙湾沙漠旅游度假营地,金色的沙子环抱着一汪清泉,在夕阳下,沙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带来视觉的无限享受。


新甘肃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县:非遗“葫芦烙画”走进第二课堂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安学海

10月16日,临泽县第三中学的学生们正在学习非遗“葫芦烙画”工艺。近年来,临泽县第三中学将“葫芦烙画”引进第二课堂,请“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贾永飞为学生传授传统文化工艺,烙画社团也成了该校的特色社团之一,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每日甘肃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工业经济 稳健前行


每日甘肃网10月17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今年,临泽县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力促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企业提效,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要素保障强化提升。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全力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12个重点企业兑现奖励资金543万元,切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产业链条拓展延伸。聚焦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充分发挥易事特、天合等龙头企业的“磁吸”作用,深挖行业上下游供应链,共招引工业产业链项目8个,签约金额24.6亿元。

工业投资提速扩量。严格落实“指挥长”等有效机制,清单式管理、极简化审批、常态化调度、跟踪式推进,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7项,项目开复工率93.6%。

传统产业赋能焕新。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机遇,找准政策与工业产业契合点,谋划储备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26个,总投资36.93亿元,完成重点企业设备更新38台。(赵礼婷 黄 蓉)


每日甘肃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生态治理“活”了沙产业


近年来,临泽县将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培育和发展沙产业,推动沙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优的有机统一。

近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甘肃红桥庄园酿酒葡萄基地,5000亩沙地葡萄喜获丰收。“酿酒葡萄进入采收环节,今年气温高,糖分比较高,产量比往年增产10%到15%。”甘肃红桥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进说。

板桥镇北部原来是一望无际的荒漠,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如今沙漠边缘各类特色林果挂满枝头,沙地成了“聚宝盆”。“通过这几年改造,葡萄长得越来越茂盛,周边生态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看着荒漠变成绿洲,贾进高兴地说。

该县把绿化与产业化、治沙致富相结合,大力发展以特色林果业、林下养殖、中药材等为主的沙产业,沙区开发由单一的防沙治沙向综合开发利用沙区资源转变。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坚持防沙、治沙、用沙相结合,发展以肉苁蓉、葡萄、红枣为代表的沙区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一条沙产业发展新路子。

“至目前,全县建成沙产业示范基地20多个,从事沙产业经济的新型经营主体达56家,沙产业经营面积4万多亩,实现防沙治沙与经济效益双赢。”县林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窦长保说。随着沙地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沙产业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大到治沙造林、林果业、养殖业、草畜产业、种植业、设施栽培、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涌现出红桥酒庄、三二村葡萄基地、板桥葡萄长廊、苁蓉林场等一批以民营企业或民营投资主体为代表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年实现沙产业产值3.6亿元。


每日甘肃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端稳就业“饭碗”

临泽稳岗就业为脱贫人口托起稳稳的幸福


  每日甘肃网10月14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今年,临泽县把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作为脱贫家庭增加收入的有效举措来抓,制定落实乡村公益岗位补贴、外出交通补贴、乡村就业工厂奖补等政策,鼓励引导脱贫人口持续外出务工,实现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双提升”。

  强化政策宣传,扩大务工信息“覆盖面”。依托零工微信群、零工市场抖音号,不定时发布招聘信息。畅通“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机构作用,在劳务派遣企业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零工招聘就业专栏,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至目前,举办招聘会15场次,发布各类务工信息5000多条,提供务工岗位5000多个,服务2.5万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务工技能“含金量”。紧跟全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建设需要和劳动力个性化培训意愿拟定培训计划,以“提技能、稳就业、促增收”为目标,面对就业帮扶重点群体,依托优质民办培训机构,采取小班制和“7天理论+8天实操”方式,大力开展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切实提升其就业能力。至目前,开展职业培训需求登记103人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4期1201人,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92人。

  强化政策引导,增加务工就业“数和量”。为有效激发脱贫人口外出务工积极性,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13.06万元,实施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稳定就业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费补助、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奖补、乡村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补贴4个项目。至目前,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83万人,输转脱贫劳动力2303人,实现劳务收入6.7亿元,共为403名脱贫劳动力落实交通费补助32.34万元,为514名乡村公益岗位人员落实补贴222.8万元,6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622人,带动61名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权 琳)


每日甘肃网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临泽制种玉米加工忙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汪永凡)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质种子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眼下,临泽县31.8万亩制种玉米陆续收获完毕,各个种子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加工生产良种,为来年全国各地的春耕春播准备。


在张掖航农种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紧抓生产优质种子,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从自动化生产设备中“脱颖而出”,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定量包装,一袋袋优质的玉米种子即将销往黄淮海地区,整个车间机械轰鸣,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2024年,张掖航农种业有限公司共落实制种面积10058亩,现已全部收获完毕,共收获8000吨左右,预计10月28日左右全部加工完毕。”张掖航农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丰滔介绍道。

张掖航农种业有限公司在临泽县共建有7个玉米制种基地,为确保每一粒种子都合格,公司严格按照生产规定操作,严把种子质量关,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在该公司的质量检测室,工作人员正在对出厂的种子进行水分、纯度、芽率和净度检测,每天有近200吨玉米种子的抽样样本都是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检阅”。

“目前做了14个批次的检测,合格率几乎是100%,后续我们会加大种子的质量检测力度,保证把质量最好的种子送到客户手里。”质量检测部门工作人员王永杰说道。

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临泽县多措并举推进玉米制种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常年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1.5亿公斤左右,供种量约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13%。临泽县坚持把做强玉米制种“五化”基地、扶优种业企业、提升种子加工产能作为推动种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据悉,临泽县配套建设“一站两台三中心”(张掖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耕地质量监测站、甘肃省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监管信息平台、农产品质量信息监管指挥平台、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张掖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产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实现了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国家级玉米DNA数据库实时互联,业务遍及国内17个省(区、市),进一步确保了农业用种的安全,为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2024年,全县落实玉米制种基地31.8万亩,亩均产值4000元,预计全产业链产值可达30亿元。



张掖日报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一河一林的守护


“生态越来越好,白鹭也越来越多。”10月10日早上8时,临泽县鸭暖镇林草河道管护员普建国沿着黑河鸭暖小鸭段开始巡河,一边查看河岸环境,一边捡拾岸边垃圾、枯枝,芦苇丛中飞起几只白鹭。

这条巡河的小道,普建国再熟悉不过,每周他都像会见老朋友一样,沿着河道去看看在河岸嬉戏的白鹭、在水中游泳的野鸭。黑河鸭暖小鸭段河道总长度17.19公里,林草及湿地面积2000多亩,穿林带、走河道,在一次次的巡护中,作为管护员的普建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有所改变的是整个管护队伍结构和体系更加优化,现在他不仅是河道保洁员,也是林草和湿地管护员。

护林员为何会当起护河员?这源于今年4月在全县推行的林草河道湿地管护人员整合优化的一项制度改革。在以往管护工作中,护林员和巡河员分头聘用、各司其职,存在综合素质偏低、巡护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如今县上按照“多员一体”“优胜劣汰”“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把现有的专职护林员、护河员、网格员“三员”整合,把护林资金、巡河资金、乡村振兴资金“三资”整合,构建统一布局、分级负责、覆盖全县的管护人员体系,降低行政执法成本,让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前就是谁巡谁的,存在人力资源的浪费。整合以后,林草河道湿地实现‘一条路巡护’,‘一次性上传’,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劳务报酬,工作起来更有积极性。”制度变革带给管护工作的变化,让普建国深有感触。

可是,要想当上管护员、当好管护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初,镇上发布公告、举办管护员招聘会后,普建国作为地地道道的小鸭人踊跃报了名,在他看来能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出一份力,很骄傲。当然,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做好管护员不仅得胜任野外巡护工作,还得熟悉周边林情、河情、村情、民情,能熟练使用巡护APP。普建国凭借突出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养”,顺利成为了一名管护员。

当了管护员要管什么?普建国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了“门清”。每周他对管护区的林草、河道、湿地进行日常巡护和设施维护,加强重点火险期和重点季节管护,及时排除管护区域安全隐患。对管护区域发生的毁林毁草、林草火情等行为,及时制止并向村民委员会或镇人民政府报告。

一次,普建国在巡林途中发现有人违法放牧,他立即将现场情况拍下来,进行制止并上报情况,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随即赶到现场,成功查处这起违法行为。

要从源头上控制!在普建国看来,违规取水、倾倒垃圾、乱搭乱建等很多违法违规行为只要发现得早就能规避很多问题,只要前期做好工作,处理时就轻松很多,“像这类违法违规行为偶尔发生,在我们巡护过程中,见到一起就要随时制止,并进行政策宣讲和劝导,如果不从源头上控制,等到事态蔓延只会恶性循环。”

独木难支,合抱成林。在工作中,普建国在做好本区域管理的同时,还加强横向联系,和其他管护员对接沟通周边情况,相互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区域,形成了共同保护林草、河道、湿地资源的强大合力。

“群众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熟人,但职责所在,他会直言相劝。普建国说:“工作久了,每个护林员都有自己的‘土办法’,村民们理解支持管护员的工作后,也会更加配合。树变绿了、河道变干净了,村民们护河护林的意识也变强了,有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反映过来,从‘一人护’变成‘家家护’,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丽。”

虽然以往巡林只需花半天时间,如今还要继续巡河、巡湿地,及时处理报告异常情况,普建国看起来比以前更忙了,但群众的变化、生态的变化,让他对这份工作充满干劲。“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明显减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有所增强,家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感觉很值得。以后,我会认真履行管护员职责,加大巡查管护力度,做好政策法规宣讲,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普建国说。


张掖新闻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视频】张掖市首家“乡村美术馆廊”在临泽县开馆


10月11日,张掖市首家“乡村美术馆廊”在临泽县倪家营镇梨园村揭牌开馆。据了解,“乡村美术馆廊”建设工程由省农业农村厅、省文联、省美协、省书协共同实施,旨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END


编 辑:刘   颖

责 编:魏红光

审 核:李一波


更多新闻请扫描关注以下二维码





临泽发布
阐释临泽特色,讲述临泽故事,传播临泽声音,塑造临泽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