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砥砺前行—我科在2022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喜获佳绩

2022-09-08 12:57  

2022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师节表彰

        惠风和畅,丹桂飘香。9月7日下午,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在宽仁会议中心举行2022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潜心专研教学、热心关爱学生,在教学一线认真从事教学工作、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个人和集体。我科任建丽副教授、杨扬副教授获“宽仁好教师”,超声科获“宽仁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宽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杨扬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任建丽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超声医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心血管超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项目1项、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及其他项目7项。近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最高IF=12.712),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编各类学术专著与教材7部,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杨扬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超声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浅表小器官及肌骨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教学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获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

超声影像学教研室团队:经过20余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具有成熟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集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介入治疗于一体,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要相结合,实现了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人才培育模式、科研学术等方面的整合,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提出并践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培养向多元化培养模式的转变,紧密结合现代医学发展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服务人才为核心,实现人才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符合现代影像医学发展需要的,凸显超声影像学在影像医学专业中的特色,不断提高学科专业水平。2020-2021学年,超声影像学教研室所在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超声诊断学》获评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团队成员共发表教学论文2篇,其中高质量教学论文1篇;在研重庆市教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项。

超声分子影像学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超声分子影像与靶向治疗研究,重点围绕超声以及多模态影像分子探针研制、超声分子影像与靶向精准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学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经20余年的学科建设,已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确、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团队成员获得国家863、973、自然基金重点与面上、国家自然基金仪器重大专项、中加合作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编各类学术专著2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奖三等奖1项,重庆市卫生科技一等奖1项,其中2项实现了成果转化,并获得1项医疗器械产品批文;与造影剂上市企业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国产超声微泡造影剂“华声显”,目前已完成生产线建设和中试生产,即将申报临床试验。

微信号|cyfeycsk

重医附二院超声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及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学习讨论平台。
 最新文章